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成年人的世界,只能悟,不能渡。
悟,指的是通過各種酸甜苦辣的經歷,去感知這個世界,搞清楚世道、人心的真相。而至於渡,其實很遺憾,你我只能自己渡自己。
這個世界有80億人,哪怕真的存在上帝,他也渡不了那麼多人。既然渡不了,那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悟」,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談到「認知水平」,《教父》中有一句話:「一秒鐘內看透一件事真相的人,跟半輩子也看不透這件事真相的人,本就有不一樣的命運。」
在這個繁鬧、喧雜的人世間,每個人都只能靠自己,他人愛莫能助。正如佛陀所言,智慧不可傳,因果不能渡。
缺乏這4個悟性,就算再老實,再善良,老天爺也不會渡你。

悟性一:看透而不說透,該糊塗時要糊塗。
直來直往的老實人,為什麼會被人針對、傷害?因為這些老實人總是堅持「有話直說」的原則,看透了還要說透。
曾仕強教授說過,那些總是有話直說的人,遲早害死他自己。你跟老闆有話直說,你看老闆會不會整你,你跟外人有話直說,你看外人會不會害你。
人在江湖,要想保護自己,就需要有「看透而不說透」的大智慧。我看透了這件事的本質,但我不會說出來。因為我知道,說出來,會惹來麻煩。
所謂「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就是這個道理。是非、煩惱,不會平白無故來到我們的身邊,只是我們亂說話,就招惹是非罷了。
該糊塗的時候,最好要裝糊塗,別人問什麼,都要熱情、大方、一問三不知。把話藏在心底,不在人前戳穿,給自己和別人台階下,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

悟性二:再有錢,也不能炫富,而該裝窮。
上一年有個報道,妻子將丈夫月入9萬元的情況,在朋友圈中炫耀,誰知道惹來了別人的針對、舉報,導致丈夫以及他的行業,都被降薪了。
今年也有類似的報道,妻子在互聯網上炫耀,說丈夫是哪個單位的員工,年入幾十萬,從而惹來了非議,導致這夫妻倆成為了眾矢之的。
現階段,有點錢的人還真的飄了,不知道世道險惡,認為自己有錢,就能在網路上炫耀。他們不知道的是,越是顯擺,不會越有面子,只會被人針對,被人非議。
所謂「客不離貨,財不露白」就是這個道理。出門在外,不要離開自己的行李。兜裡面的錢財再多,也不要讓別人知道。別人不知道,自然就不會針對你。
在人情社會,有一個說法,槍打出頭鳥。誰突出,那誰就會倒霉。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也許,你很善良,但你太高調了,終究不會有好果子吃。

悟性三:放下該放下的,擁有該擁有的。
那些屬於你的,不論你是否強求,都會來到你的身邊。那些不屬於你的,哪怕你過分勉強,也還是得不到。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世人崇尚得到,而做不到放下。得到了100塊,卻捨不得10塊錢。越是放不下,越是過分糾結,只會讓自己走入到深淵當中。
最好的人生態度是,這些錢屬於我,那我就欣然接受。他跟我有緣分,那我就與之相處。反之,這些人與錢都不屬於我,那我當看不見,悄悄遠離就好。
正如蘇軾所言:「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如果不是真正屬於我的東西,那我一絲一毫都不會擁有。天地萬物,本就屬於天地,哪屬於人呢?
我們只是塵世間的普通人,能夠擁有多少東西呢?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要珍惜。對於得不到的,要淡然放下。放不下的,終是苦。放得下的,才是福。

悟性四:慾望適度,不急不躁,靜待天意。
在《七宗罪》中,有一個觀點,讓人類生活在地獄當中的,不過是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和色慾這七個原罪。
這七個原罪,最關鍵的一點,其實是「貪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暴食、色慾這六點,都是由「貪婪」這一點無限延伸出來的。
人類活得不幸的根源,就是慾望太重。沒有錢的時候,就想有錢。有錢的時候,就想有權。有權之後,就想長生不老......如此下去,哪有盡頭呢?
越是慾念深重的人,越是失去所擁有的一切,貪婪到了最後,只會剩下貧窮。慾望就像是一個深淵,吞噬了不少人與事,永無止境。
人吶,要想這輩子活得幸福點,最好要保持適度的慾望,不急不躁,才能有「自渡者,天渡之」的福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