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會說的8句話,專家建議,換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2022年12月18日20:21:03 育兒 1007

父母經常會說的8句話,專家建議,換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 天天要聞

我們知道要跟孩子好好說話,可脫口而出的還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幾句。下面的8句話,是很多父母經常會說的。在《最溫柔的教養》一書中,作者吳恩瑛建議換一種說法去表達,效果會更好。

1.「你為什麼會這樣想?」換成「啊,原來你是這樣想的啊。」

前面的問句毫無意義,孩子回答不出,最多只是家長發泄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了斥責,後面這一句則讓孩子感受到理解。

家長也無須擔心孩子做了「壞事」,這樣是縱容了孩子。其實,接納孩子的情緒與感受,並不代表家長就認可了他的行為,該不同意買的東西還是不同意,該不允許做的事情還是不能做。只是,孩子覺得你理解了他,接下來你說的話他才可能會聽。

2.當孩子磨蹭時,把「你怎麼還不快點?」「你怎麼就不能好好地吃飯呢?」「你怎麼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呢?」

換成:「當時間走到這,我們就出發。」

當出現問題時,家長要明白的是當下我們想解決的是什麼問題,是要快點出門呢還是要教他們穿衣吃飯的技能?一次解決一個問題。

家長說到就要做到,當所說的時間到了,家長就要帶孩子出門,就算他們沒有穿好衣服,就把衣服帶著出門吧。

3.把「你哭什麼哭?」「你到底為什麼哭?」換成「哎呦,真是個愛哭鬼呢,盡情地哭吧,沒關係,等你哭完再說。」

前面的話,充滿了家長不耐煩的情緒,而且明顯是想制止孩子發泄他的負面情緒。這樣說的效果並不好,要麼孩子看家長不高興了,哭得更凶,要麼孩子把自己的委屈收起來藏心裡,但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更加不利。

所以,不妨靜靜地等孩子哭完,說不定孩子一聽你這樣說,他反而就安靜下來了呢。

4.當孩子對你說:「能陪我一起玩嗎?」很多家長會說:「玩什麼玩?還不趕快去寫作業。」「你沒看見我正忙著嗎?」「你都多大了,還要我陪著玩?去找你的小夥伴去玩/自己一邊玩去。」


父母經常會說的8句話,專家建議,換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 天天要聞

這樣說孩子會覺得索然無味,他們只是想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歡樂時光。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回答:「好呀,媽媽也喜歡跟你一起玩,玩多好呀,但等媽媽把這些碗洗完,再跟你一起玩。」

孩子纏著我們的時光不會太久。等他們長大了,就是我們往他們身邊一坐,他們也會覺得我們想打探他們的秘密,而跑得比兔子還快。所以,珍惜這些每天聽他們叫「媽媽、媽媽」的日子吧。

5.當孩子挑食時,把「不吃長不高」「不吃就會感冒」這樣的話換成「你再嘗嘗,嗯,多好吃呀。」

孩子不喜歡吃我們弄的食物時,我們可以先問他想吃什麼,孩子說了之後,我們可以說,等晚上再做給你吃,但你現在嘗嘗這個。孩子如果吃了一口,家長就要誇獎他們。然後問他們「是好吃吧?」如果孩子還是說不好吃,我們也不要說別的。

飯桌上不教子。吃飯,就是要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要不,吃了也不容易消化。

6.如果孩子不小心打碎了碗,他說:「媽媽,對不起,請原諒我,下次我不會了。」你是怎麼回答的呢?你是說:「看吧,我說了叫你別去拿,你偏不聽。下次注意點,這次就算了。」還是說:「好了,你知道錯了就行,媽媽原諒你了。」

其實,這兩種回答都不妥。孩子還小,出現失誤向我們請求原諒時,我們可以這樣說:「不需要道歉,你學會了就好,慢慢就會好的。」

因為孩子還小,他們不會、做不好、做錯,都是正常的事情,不需要父母來原諒他們。父母要做的,只是好好教他們就行了。

7.當家裡兩個孩子搶東西時,請把「你是哥哥,你應該讓著弟弟」這樣的話換成:「這個玩具是哥哥的,你如果想玩,要徵得哥哥的同意才行。」

哥哥照顧弟弟、哥哥讓著弟弟、哥哥幫助弟弟,都是對的。但是,玩具的歸屬權是誰的,我們要先肯定這個事實,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8.孩子玩得不願意回家,媽媽說:「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我就不該帶你來」「現在就回家,我說不行就不行」,或者跟孩子講一通道理,結果孩子還是不買賬,哭著鬧著就是不肯走。

其實,媽媽可以這樣說:「今天玩得很開心吧?現在該回家了,我們回家吧。」


父母經常會說的8句話,專家建議,換一種表達方式更好 - 天天要聞

孩子越小,我們的語言越要簡單,孩子才能聽明白。如果孩子還是哭著不肯走,家長可以直接抱起孩子回家,記得回去的路上也不要指責孩子。如果孩子實在想玩,家長有時間可以承諾「明天再帶你來玩。」記得說到就要做到哦。

語言是溝通的橋樑。孩子年齡小,我們認為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們不一定能理解。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說話,溝通才能順暢,親子關係自然會更加和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