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事萬物都要遵循這個自然規律,人也不例外。孩子們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是夫妻感情的紐帶。他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社會的鼎力相助,需要父母等親人的陪伴,也需要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只有每個方面都兼顧到,孩子們才會在春天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
如今正是秋天,瓜果蔬菜紛紛掛滿枝頭和田頭,這也就預示著是個大豐收。採摘過後的果苗、田地也被農民伯伯鋤草、施肥,積蓄能量在春天爆發。這個季節也是孩子們成長的黃金期,氣溫適宜,食材多,抓住它助力孩子成長。
中醫上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進入深秋天氣乾燥,需要多吃一些潤肺生津,斂陽補陰的食材,像蓮藕、蘿蔔、荸薺等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另外家長們喜歡給孩子喝牛奶吃鈣片,這樣不僅要花很多錢也容易造成主食攝入不足。建議家長們不要光給孩子喝牛奶吃鈣片,試試用「鈣王」蘿蔔纓子做的麵條,一碗下去既解饞又補充了營養。
蘿蔔纓子經常被用來餵豬或者是扔掉了,其實它是個寶,不吃可惜了。蘿蔔纓子比蘿蔔的營養還要高,每100克胡蘿蔔纓子含鈣量在350毫克左右,是蔬菜中含鈣量最高的,可以稱之為鈣王。
蘿蔔纓子怎麼做才好吃?不要腌制食用,也不要晒乾,試試我這樣做,營養流失少,聞著就香,老少都適宜。
蘿蔔纓子雞蛋肉丸面
食材準備:蘿蔔纓子300克、瘦肉100克、雞蛋2個、小米椒、鹽、色拉油、豬油、澱粉、生抽、蔥、姜、蒜子、麵條300克、獅子頭2個
製作過程
①我們把蘿蔔纓子的根部切掉,再去掉老葉、黃葉、爛葉,泡入淡鹽水中。蘿蔔纓子洗乾淨後撈出來,靠近根部的莖多揉搓幾下,這樣既便於入味又能去掉一部分苦澀辛辣味,更加可口。
②鍋中燒水,水開後加入1勺鹽和1勺食用油保持菜色不變,防止營養流失。倒入蘿蔔纓子焯水,等它顏色加深後撈出來,用冷水沖洗幾次。把蘿蔔纓子擠干水分,切成碎末。
③米面取出來,泡入冷水中,這樣煮出來有勁道。泡發15分鐘即可,久泡就變得軟軟的,不好吃。
④瘦肉洗乾淨,切成小塊後再剁成肉末。鍋中燒油,倒入肉末煸炒。等肉末變色後加入料酒、生抽、老抽去腥上色,翻炒一會兒。加入蒜末、剁辣椒,繼續爆炒幾下。
⑤倒入蘿蔔纓子,開大火爆炒。等蘿蔔纓子顏色加深後加鹽調味,繼續爆炒一會兒。倒入水澱粉收汁,翻炒均勻後出鍋備用。
⑥鍋中燒水,鍋四周冒很多小泡泡時倒入米面,開大火煮。鍋中加入1點鹽和1小勺食用油,防止麵條粘黏在一起。
⑦另取一口鍋,打入雞蛋煎。等雞蛋兩面金黃後取出來,放入麵條鍋中。獅子頭也放入鍋中一起煮,煮到湯汁有點白的時候就可以了。(獅子頭是用蓮藕和豬肉做出來的,一次性多做點放冰箱冷凍起來,隨吃隨取)
⑧取一隻碗,加入蔥花、鹽、生抽、豬油,再加入2勺煮麵條的水攪拌一下。撈出麵條放入碗中,再把蘿蔔纓子、煎雞蛋、獅子頭鋪在麵條上面就可以食用了。
寶媽小貼士
(1)這次我用的麵條是用米做出來的,所以需要先用水泡一泡。大家可以選擇其他的麵條,不過煮的時候記得不要用冷水直接下鍋,也不要用開水。等鍋四周冒小泡泡時水溫就可以了。
(2)蘿蔔纓子本身帶有一點辛辣味,有的小朋友不喜歡。我們事先把它揉一下,再焯水。這樣辛辣味減淡,而且更加入味。
(3)煮麵條的時候加一點豬油,麵條吃起來會特別香。
結語:進入深秋,當家長得不能馬虎。不要光給孩子喝牛奶吃鈣片,試試吃蘿蔔纓子,鈣含量比牛奶還高,價格也不貴。大家也可以把蘿蔔纓子做成包子、餡餅給孩子吃,味道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