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2025年05月26日17:00:19 育兒 2102

5月23日,公安部、國家網信辦等六部門聯合公布《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自今年7月15日起施行。此前,國家網路身份認證app已經上線。該app怎麼用?為什麼要推廣國家網路身份認證方式?它跟我們的數字生活有什麼關聯呢?先來看幾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

注意!你的個人信息可能正通過這些方式被販賣

前不久,上海的顧先生剛剛喜添新丁就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聲稱是一家兒童攝影機構的工作人員,向他推銷嬰兒百天照上門拍攝套餐。對方對他妻子的姓名、電話、孩子的出生時間等等這些精準信息了如指掌,顧先生立即報了警。警方很快鎖定了這家機構的法人鄒某某。警方發現,鄒某某掌握了4萬條母嬰信息,涉及上海大小十幾家醫院,這些信息都是他從一個月嫂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王某某手中購買的,而王某某同時拉攏了月嫂服務總公司的文員劉某某參與其中。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鄒某某在獲得這些母嬰信息後,和一家話務公司簽訂合同,把信息發送給這家話務公司,由話務公司向新生兒母親撥打推銷電話,這些個人信息就這樣被層層轉賣。在三年時間裡,王某某先後向鄒某某出售母嬰信息3.9萬餘條,非法獲利合計人民幣31萬餘元。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除了騷擾電話,一旦個人信息被詐騙分子獲取,就很可能會被他們用於實施電信網路詐騙。上海的李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快遞公司客服打來的電話,稱其快遞在運輸過程中丟失了,會予以賠償。對方提供了二維碼,讓李女士掃碼後等收賠償款,對方又稱因為李女士支付寶賬號存在異常,需要轉入小額款項用於驗證。就這樣李女士前後轉入兩萬多元後發覺被騙。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警方經過調查後,將嫌疑人抓捕到案,調查發現,在這起電信網路詐騙案件的背後隱藏著一個竊取個人信息的犯罪團伙。以王某某為首的犯罪團伙以洽談業務為幌子,伺機在快遞網點的快遞信息面單機上安裝了木馬軟體,遠程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然後將這些信息轉賣給實施電信網路詐騙的嫌疑人。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3月1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網路空間安全協會等聯合發布《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與泄露問題分析研究報告》。報告聚焦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和泄露問題,在對現有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工作梳理和對典型案例實證分析的基礎上,總結出目前個人信息超範圍收集和泄露表現為三大突出問題:

個人和企業能力與信息不對稱加劇信息濫用

企業技術防護不足導致泄露頻發

海量數據彙集放大泄露後果

過度收集用戶信息 是信息泄露的原因之一

為什麼總有人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取我們的個人身份信息?據了解,不法分子利用「數據介面」等渠道竊取數據,合作夥伴和機構「內鬼」數據泄露,一些機構在源頭端過度收集用戶數據,這些都是信息泄露的重要原因。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不久前,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接到轄區一家網路教培公司報警,稱該公司的辦公電腦被某員工私自動過。

接到報警後,民警立即趕到了現場,在該公司電腦內提取木馬樣本10餘例。面對民警的詢問,員工魯某起初只承認出於提升銷售業績的目的,私自窺探同事電腦里的客戶資料,但隨著調查深入,民警在魯某的手機上發現了一個隱秘的聊天群。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經過進一步偵查,警方確認這是一個針對在線教培機構人工投放木馬病毒、獲取他人數據的犯罪團伙。在掌握充分證據後,北京海淀警方迅速開展抓捕行動,先後抓獲涉案人員11人,現場起獲木馬u盤、手機、電腦等作案物品。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行為也會成為黑灰產業的孵化器。今年3月份,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民警在網上巡查時發現,有人通過社交軟體發布售賣個人信息的廣告,聲稱有全國各地銀行貸款、股票、教育、醫美等多個行業的活躍客戶數據。通過對相關樣本數據分析,合肥警方發現,這些數據明顯超出正常獲取信息的能力範圍,而這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使用違法手段獲取公民信息的犯罪團伙。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隨著犯罪嫌疑人被抓,這條網路個人信息買賣的黑色產業鏈逐步顯現了出來,警方發現,這一團伙販賣個人信息達百萬條。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據警方調查,從2023年11月開始到現在,短短數月時間,該團伙非法販賣公民個人信息100餘萬條,涉案金額120餘萬元。目前,11名犯罪嫌疑人已經被警方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如何從源頭防止個人信息被泄露?

一旦個人信息泄露,就有可能滋生電信網路詐騙等犯罪行為,為了解決因個人實名身份信息的服務需求增長而引發的個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風險問題,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出現了。它具體是如何保護我們個人信息的呢?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針對當前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世界主要國家紛紛明確將數字身份生態體系發展作為其重要戰略目標之一。在此背景下,有關部門組織建設了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上線了國家網路身份認證app。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是指國家根據法定身份證件信息,依託國家統一建設的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為自然人提供申領網號、網證以及進行身份核驗等服務。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通過「網號+網證」雙軌認證機制,將傳統身份證信息轉化為加密的虛擬憑證,實現身份信息的「可用不可見」。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研發專家表示,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在應用過程中,嚴格依照《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規定,在信息收集、提供和處理方面,按照「最小必要」原則,充分保障公民個人信息權益。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據了解,目前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已對接400餘款app,包括各大互聯網平台和政務服務、金融徵信、教育考試、文化旅遊、衛生健康等行業領域的線上應用。目前,用戶在互聯網平台註冊賬號時,一般都需要輸入自己的身份證件號碼、手機號來證明自己的身份。現在,有了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在互聯網平台需要認證本人身份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來證明自己,替代傳統身份證件號碼、手機號等明文信息。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信息技術領域專家、清華大學教授鄭方表示,以往傳統身份認證模式下,會產生信息流轉環節多、防護能力弱的弊端。而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平台的應用,正從源頭壓縮非法獲取個人身份信息的黑灰產業生存空間。

月嫂機構「內鬼」販賣新生兒信息獲利超31萬 如何給隱私加「鎖」? - 天天要聞

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有關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國家網路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在更多領域落地,並深化與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的協作,建立「數據最小化收集」標準。在法治利劍與科技護盾的雙重保障下,朝著網路空間清朗有序的目標穩步邁進。

(總台央視記者 張李彬 陳風辛)

(來源: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 天天要聞

一碗下肚,懷孕37周女子流產!竟是家中「藏毒」

隨著炎熱夏季的到來,各類冰鎮冷藏食品逐漸「火熱」起來,但安全問題仍需重視,因為即便在冷藏環境下,許多嗜冷細菌仍能大量繁殖。其中一種名為李斯特菌的細菌需要格外引起警惕,因為它專愛挑孕婦和嬰兒「下手」,生活中該如何避免呢?近日,一位「准媽媽」在社交平台講述自己的遭遇:懷孕37周,因食用冷藏食品引發李斯特菌...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 天天要聞

別再盯成績了,你娃快沒電了

「養廢了」——這個詞最近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討論中越來越常見。是的,不是被別人說,而是你自己做的。你當初一心想讓孩子好,結果,你用你的好心情,把孩子的未來給捧上了山崖。那些「養廢」孩子的家長,真不是嘴巴上講得好聽,結果卻不知不覺把孩子弄得很差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 天天要聞

嚴防!「冰箱殺手」來了!

炎炎夏日許多人的冰箱中存放著西瓜、哈密瓜、冰激凌等美食但是如果家裡有老人、孕婦或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小心「冰箱殺手」——李斯特菌李斯特菌在夏天尤為常見,許多感染事件的發生,都是因為人們吃了被李斯特菌污染的冷藏即食食品,例如奶製品、熟食肉類、沙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父親因工死亡,試管嬰兒能申請撫恤金嗎?法院判了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5月2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典型案事例,其中涉及一起試管嬰兒享受撫恤金待遇案件。陳某與郭某婚後因不孕症就醫,冷凍9枚胚胎。在胚胎移植前,陳某因工死亡,被認定為工傷。隨後,郭某接受胚胎移植生下陳小某,並銷毀剩餘胚胎。2024年5月,陳小某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遭某社保中...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 天天要聞

兒童針筒玩具熱銷,是「解壓神器」還是「危險利器」?多方提醒——

一個針筒、一個捏捏樂,組成了一款近期風靡校園周邊文具店的兒童玩具產品,針筒看上去和醫院使用的注射器幾乎一樣。網路視頻里宣稱,這款玩具玩法簡單,十分解壓,只需要用針筒把空氣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氣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然而,這款兒童玩具卻引起了家長們的不安。不少家長表示,此類玩具非常危險,存在安全隱患。...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 天天要聞

【視頻】父親工亡後,冷凍受精胚胎植入母體成功分娩,他是遺腹子嗎?

什麼是遺腹子?《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的解釋為:懷孕婦人於丈夫死後所生的孩子。在自然受孕情況下,遺腹子是先懷孕、丈夫死亡之後出生的孩子。那麼,一對不孕不育的夫妻進行胚胎體外培育,在丈夫工傷死亡後,胚胎再植入妻子體內之後出生的兒子小強(化名)是遺腹子嗎?小強能申領其父工亡後供養親屬撫恤金嗎?近日,在江蘇某...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 天天要聞

防「溺」於未然,安全伴成長!這些防溺水知識一定要教給孩子!

夏季炎熱,親水活動成為不少人的消暑選擇,但隨之而來的溺水風險也顯著增加。湖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急診科龍華君主任醫師提醒: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高發期,尤其是青少年和兒童群體,溺亡悲劇時有發生。掌握科學防溺知識、強化安全意識,是守護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一、為什麼青少年容易發生...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 天天要聞

語言發育黃金期:0-3歲親子對話質量影響未來學習力

►本文2227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 天天要聞

雙胞胎姐妹苦求媽媽不要離開,爸爸外出找了一年無果,七旬爺爺靠三畝地養活倆娃

初夏的風拂過門前的苞谷地,兩個孫女彎腰除著多餘的雜苗。「當年她不要,如今就是給一座金山銀山也不換,咱家這一對小棉襖比啥都金貴。」李爺爺在地頭抽著煙袋,心裡的滿足不知不覺爬上了眼梢。莊上的人都知道李爺爺有一對孝順孫女,雖然兒子兒媳都不在身邊,可家裡有一對雙生姐妹花,這在莊上屬於獨一份。七十歲的李爺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