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青藏高原,西南季风气流将不可能存在。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青藏地区的大陆性气候将更加明显,气候变得更加单调。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我国在冬半年将西风盛行,风力大大增强,我国东部地区将处于亚热带、温带的森林草原-草原-荒漠地带中。
但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高原大地形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改变了它及其周围地区大气环流的形势,从而支配着亚洲季风的许多特色。
自上新世末至今大约300一400万年内,青藏地区大面积大幅度地抬升至现在的高度,经历了由低海拔热带、亚热带环境向高寒环境发展的剧烈演变。
除受到全球性冰期与间冰期气候冷暖波动的影响外,海拔高度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也起着主导的作用。
青藏高原冷热源作用的季节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季风现象,对东亚季风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并造成西风气流的分支,对我国西北千旱气候的形成和维持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都对亚洲东部,特别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在我国形成了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并列的格局,在主要的自然特征方面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差异。
如果把青藏高原与其周围低地相对比,便可以看出它们之间自然景观的显著差别。
青藏高原南部的印度阿萨姆平原为湿润的热带常绿雨林地带,而其北部却是极端干旱的亚洲中部的温带荒漠;
高原东缘与亚热带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地带相接,其西侧则毗连着亚热带半干旱的森林草原和灌丛草原地带。
地处在这南北迥异、东西悬殊的中心的青藏高原腹地却有着独特的自然历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高原景观而为人们所瞩目。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