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之畔,科技之光如点点星火,渐成燎原之势。随着2025年南昌市科技活动周圆满落幕,这场以“科普+产业+民生”深度融合为特色的科技周活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11项重点活动、12个县区联动、超10万人次参与,江西省南昌市科技局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掀起了一场科技热潮,共同绘就了南昌科普新画卷。
多方联动 共筑科普“大棋局”
开幕现场,江西安义门窗特色产业小镇内人头攒动,600余名企业代表、学生和医务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年南昌市科技活动周启幕。“科技周不仅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协同各方力量的平台!”南昌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翁贤杰在启动仪式上宣布。

本届科技活动周以“高位统筹、多方联动”为特色,由南昌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委宣传部及安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市属单位与各县区横向联合、纵向协同,形成“一盘棋”推进格局。活动期间共安排11项活动,涵盖现场展览、科普讲解大赛、送科技下乡等多方面。

活动现场,5个主题展区各具特色。智能机器人展区里,教育机器人“小科”与孩子们对弈围棋,AI算法实时分析棋局,引得孩子们或皱眉思考,或欢呼雀跃;生命健康展区中,医务人员耐心讲解健康知识;数字科普展区里,市民戴上VR眼镜,仿佛置身南昌航空城总装车间,指尖轻触即可“拆解”C919大飞机机翼结构,同学们纷纷惊叹:“原来科技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

为确保活动高效推进,南昌市科技局建立“线上+线下”资源调度平台,整合科研机构、高校、企业技术资源,开放32个科普基地。
科技魅力 点燃科普热情
2025年南昌市科普讲解大赛作为活动周核心赛事,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参与。102名晋级市级决赛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怀揣着对科技的热爱和对科普的热情。
大赛由南昌市科技局、市科协等四家单位联合主办,通过“线上动员+线下服务”双轨推进,确保选手覆盖全市各行业。赛事严格分组评审,成年组与少年组分别邀请7名、5名专业评委,保障评判公平公正。

组委会遴选优秀选手参加江西省科普讲解大赛终极对决。最终,成年组5名选手表现出色,在省级大赛中斩获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为南昌赛区争得荣誉。南昌市组委会还为市级五强选手开设训练营,邀请专业导师进行指导。成年组决赛全程直播,吸引3.03万人次观看,线上互动量突破5万次,成为科技活动周的“流量担当”。

5月28日,“智创未来·科技启航”校园科技嘉年华活动在南昌东湖区育新学校紫金校区火热启动。科学秀场上,液氮速冻的玫瑰在触碰热水的瞬间绽放成“冰花”,孩子们被这神奇景象深深吸引。“我们希望用‘魔法’般的实验,让孩子们爱上科学。”南昌航空大学科普团队负责人张教授说。活动吸引了辖区十余所中小学师生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创新模式 构建长效科普生态
主场启动仪式选址安义门窗特色产业小镇。作为“中国铝材之乡”,南昌安义县近年来凭借科技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活动周期间,南昌市首次将产业招商纳入体系,探索“科技+招商”新模式。
在安义县举办的专题招商恳谈会上,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2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代表与安义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招商”展开智慧碰撞。最终,3家企业与安义县铝型材产业技术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预计总投资额达2.3亿元。安义县委常委、副县长余超表示,将通过构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矩阵推动地方招商工作。

本届科技活动周成为南昌市构建长效科普机制的起点。南昌市科技局计划整合元宇宙、AI等技术,将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素材转化为线上互动课程,打造“永不落幕”的线上科普平台。届时,市民可通过VR技术“云参观”安义门窗特色产业小镇,或通过AI助手参与科普问答。
南昌市还将推动《南昌市科普条例》修订,明确科技活动周的法定地位与经费保障,为科普工作长期开展提供法律支撑。同时,设立“科普驿站”,依托社区、学校建设常态化科普阵地。目前,首批30个“科普驿站”已挂牌。(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