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2022年10月07日14:32:46 科学 1604

自从此前北极能穿短袖新闻被报道之后,大家就开始担心起了海洋的情况,认为在这种趋势之下,它用不了多久就会大张旗鼓地来侵袭陆地,将人们建起的家园完全吞噬。这时有人就大开脑洞,指出想解决这个问题也简单,想办法当地球海洋全部冻结就好了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到时候地球可能会变“冰球”

大家可能会想,这想法也太离谱了,科幻片都不敢这么演。但事实上,还真有可能做到,一块“7号冰”就足矣了。那么,这个“7号冰”究竟是什么?它真的能让地球海洋全部冻结吗?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地球上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冰吗?

冰有着诸多冰相

提到7号冰的时候许多人肯定都是满头问号,怎么由水冻结成的冰竟然也被人类划分了“三六九等”,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未听过这种叫法。实际上,科学家从很早就开始给冰进行分类了,之所以要分类,是因为在微观视角下,各种冰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别

很显然,如果你只是从表面上去观察,很难看出各种种类的冰之间有着什么不同,必须要在微观世界当中,去剖析冰的晶体结构

以这种标准来说,咱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冰就属于一号冰,由于其内部的结构,人们也称其为六角冰。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1号冰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当然,最初人们觉得自然界中的冰应该是“量产”的,简单来说它们都一模一样。可是后来大家才意识到,当温度和压强有所变化之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会表现出不同的网格结构和强度,从而会呈现出诸多复杂的冰相,并且每种冰相的冰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人类已经发现了十几种冰晶结构,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当中得到的。因为在自然环境之下,很难让符合人们要求的压强和温度同时出现。其中,只有六方相冰Ih和立方相冰Ic能在自然界当中自然形成以及存在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水的三态变化条件示意图

就这样,人们从1900年就开始探索冰的冰相,那时的人们通过简单的加压就得到了氢有序的2号冰。但是由于观测设备不太行,所以2号冰直到1964年时才被人们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了结构分析

后来随着实验装置越来越完善,观测的设备也越来越高级,人们发现了更多的冰相,其中就有咱们今天要说的7号冰,那么7号冰是怎么被发现的?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7号冰长的和普通的冰不一样吗?

神奇的“7号冰”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那就是科学家在探究冰相的时候,确实会使用数字为其排序命名,但是他们一般都会在冰后面加上罗马数字,比如7号冰就会被表述为冰VII。因此无论是7号冰还是冰VII从本质上来说,指的都是一种东西。

根据资料来看,7号冰的发现者Klotz等人在实验室中发现在95K以下的环境中通过对冰VI进行减压,就可以得到高压相冰VII。并且在这之后,有研究者表示7号冰可以在22kbar的压强下稳定存在。至于7号冰的内部结构,它是由两个相互结构的立方冰晶格组成的,子晶格之间不存在连接的氢键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7号冰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若要将其和常见的1号冰进行对比,就会发现7号冰的密度非常高,大约是1号冰的1.5倍左右。这样来看的话,7号冰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实”。除此之外,7号冰相较于1号冰来说,其凝固点反而更高

大家都知道,一般来说,水在低于0摄氏度的时候才会凝固。可是7号冰却是剑走偏锋的代表,它在4.9摄氏度的时候就可以凝固了,单从温度来看,它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还是很容易出现的。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通常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0度

但是只有温度不够,咱们在前文中刚说了,冰相的变化是受到压强和温度共同作用的。7号冰的凝固温度虽然比较高,但是它对压强的要求也高得离谱。

从研究数据来看,冻结一块7号冰需要30亿帕的压强,而咱们的标准大气压只有101.325千帕,即使进入地表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距离30亿帕这个数字依旧差的很远。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海沟最深处的压力可达110兆帕

当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科学家本来觉得在自然环境下肯定无法发现7号冰了,可没想到就在2018年,有一个美国的研究团队意外发现了一颗钻石。钻石虽然珍贵,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并没有什么稀奇的,问题是钻石当中出现了罕见的7号冰

原来,这颗钻石在意外情况下成为了7号冰凝结的实验室,要知道它不仅在压强方面能够满足7号冰的需求,还能依靠将其锁在体内的方式让温度维持在一定的限值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相当迷你的7号冰就诞生了。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钻石中7号冰的衍射图案

科学家们发现这一情况后很激动,但有些人却很忧心。因为在不少颇具想象力的描述当中,7号冰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它还可能会被犯罪分子当成毁灭地球的武器

难道说,仅凭一块7号冰真的能让地球的海洋直接被冻结吗?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到时候人类可能都不需要学游泳了

7号冰能否冻结海洋

实际上,关于7号冰可以冻结海洋的这种说法,也不能算是“凭空胡诌”,因为7号冰的特性确实比较符合这种设想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看,如果7号冰在自然条件下形成了,并且当时的气压和温度都满足其继续结冰的需求,那么这家伙就会从那一个“点”疯狂地向外扩散。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甚至能让附近1600公里的地方都完成结冰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计算机模拟下的7号冰

因此才会有人认为,如果给人们一块7号冰,在合适的条件和时间下,确实能够冻结整个海洋。不过,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也明白了,仅仅有温度是不够的,而地球的地表根本不存在7号冰形成所需要的压强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将一块完整的7号冰丢进了海里,也不会出现预想中迅速冻结海洋的画面。更有可能的情况是,7号冰在进入其中的时候就已经融化了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还未出手,就已结束……

当然,地球上不存在这样的环境却不代表着其他星球上不存在。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看,距离地球20多光年的系外行星可能有孕育7号冰的潜力。毕竟这个星球上的压强和温度都能满足7号冰,更重要的是它的表面似乎没有陆地,而是完全被海洋包裹着

总之,从理论上来说,7号冰确实存在着能够冻结海洋的能力。但是它想做到这一点,前置条件实在是太多了,地球显然是不能满足它的。所以,像仅凭一块冰就冻结地球的海洋,确实是做不到的。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想冻我?再练练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拥有“快速冻结”特长的7号冰常常被人们提起以外,还有一种神奇的18号冰,自从被发现之后就频频登上讨论热榜

超离子态冰相-18号冰

如果说7号冰能在常温之下凝结的情况已经很让人震惊了,那么18号冰将会再次颠覆我们的认知。早在1988年时,沉迷于研究冰相的物理学家就给出了一个有关“高温结冰”的预言。

虽然看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他却认为,在高温和高压同时存在的极端环境当中,氧离子是可以被锁在固态立方晶格当中的。至于氢离子则可以在其中自由地移动。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18号冰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冰晶结构会更加稳定,熔点也会更高。这个预言,到了30年后,终于被证实了。

据报道,2018年时,LLNL的物理学家Millot等找到了超离子冰存在的第一个线索。他们对液态的水进行压缩,使得液态水在几纳秒内变成了固态冰。导电性在短时间内比之前增强了数百倍,这意味着水冰已经变成了“超离子”态。

一块“7号冰”,足以冻结地球上所有海洋?“7号冰”究竟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超离子冰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与那位物理学家的预测差不多,当压力处在249到278GPa,温度在2000到3000K之间时,18号冰可以顺利出现。从这一情况来说,这块冰是真的做到了“浴火重生”。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