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7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9%。

总产值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46%,达到1699亿元人民币,在总产值中占比为29.51%;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8.21%,达4059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70.49%。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总数量已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近百万;在境内上市的业内相关企业(含新三板)总数为94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9.52%左右。在知识产权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突破12.9万件,同比增长4.8%,继续保持全球领先。
白皮书指出,2024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主要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升级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使得对卫星导航设备及时空数据的需求持续释放,为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市场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北斗在行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的深化应用,使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北斗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北斗系统服务及相关产品已输出到140余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模式不断丰富,多项国际标准的发布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的国际话语权。随着北斗规模应用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回升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力推动了专业领域和大众消费领域具有北斗功能终端设备的销量新增和存量替代。
自北斗系统提供服务以来,已在交通运输、气象预报、通信授时、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公共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4年,北斗系统在多个领域实现了深度应用与创新突破,其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时空信息服务等核心能力持续赋能千行百业。北斗跨界融合不断深化,与5G、AI、物联网技术结合,催生无人农场、数字工地等新业态;精度与可靠性不断提升,米级定位、短报文功能已在电力和应急等关键领域成为标配;国际化拓展顺利推进,北斗加速“出海”,服务“一带一路”。
在农业领域,北斗应用向着智能化和精准化升级,已从单一导航向全产业链智能化延伸,显著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为提升单产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交通领域,北斗已经成为公路巡检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障“两客一危”车辆的安全运行和高速公路与铁路的边坡、桥梁、路基等基础设施的安全;在港口装卸和堆场的全自动化作业中,安装了北斗导航设备的无人集卡运行效率提升了25%,“5G+北斗”的模式正在打造更多的智慧港口;中国民航已建成低空飞行服务三级体系,北斗机载终端覆盖率已达95%,支持无人机配送、城际运输等新业态,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关注低空经济。在电力领域,北斗技术助力电力系统实现精准监测与高效管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将北斗用于设备监测和巡检,输电隐患排查效率大幅提升,同时还利用北斗短报文解决配电网信号盲区问题,故障处理效率显著提升。在应急管理领域,北斗助力快速响应与灾害防控,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关键作用,在地质灾害多发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自治区),已累计部署了数万台/套北斗普适型接收机,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预警准确率。此外,低空经济已经成为北斗应用的又一重要领域。北斗将在低空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关键设备及零部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和运营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北斗产业化发展方面,我国建立北斗规模应用机制,坚持研发自主产品,构建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夯实生态发展链,持续推进各行各业和大众消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已成为新旧动能转换、催生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北斗基础产品供应链稳定,芯片、模块、天线等系列基础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性价比持续提升,已经实现亿级量产规模,有力支撑了自主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稳健发展。北斗芯片制程不断进化,2024年国内首款14纳米北斗高精度授时芯片模组已经研发成功,基于该芯片开发出一系列模组和终端,推向市场后反响良好。北斗专业应用市场也不断拓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交通、公安、应急、能源、通信、水利、农业、广电等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接近3000万台/套。在交通、农业、公安、广电、移动通信、能源等6个行业或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均已超过100万台/套,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数量最大,超过1350万台/套。北斗大众应用发展快速,工信部批复了北斗三号短报文公众应用商用试验,中国移动推出了北斗短信产品,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款型具备了北斗短报文功能;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已基本实现了全国城乡镇道路全覆盖,可在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面提供车道级导航功能,提升用户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
2024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过4.1亿台/套,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94亿部,车载导航仪市场终端销量超过2000万台,包括手持、物联网、穿戴式、车载(含两轮车)、高精度、船载等在内的各类监控及定位终端设备销量超过1.2亿台/套。截至2024年底,国内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出货量接近23亿片(含智能手机),具有北斗功能的各类型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20亿台/套(含智能手机)。(赵步云)
原标题:《2024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758亿元》
阅读原文
来源:资源中国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