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原创 谢建华 思享者新论 2025年05月16日 22:52 北京
好友张铁道博士发给我几张他去“和政问月”参观的照片,顿时令我感动不已,不禁让我瞬时想起那个2022年初春的夜晚,电话里,郭鹤立的声音带着西北汉子的爽朗与急切:“咱们得给临夏的娃娃们建座摘星星的楼;建在和政县合适。”我说:“那就叫“和政问月”吧!”你坚定的说:“咱们要让娃娃们知道,抬头看见的月亮,不只是个传说。”那一刻,我们誓言要让航天梦照进每一寸土地。于是那个春夜,我们隔着电话线描绘蓝图,以嫦娥三号任务月球车为形,以宇宙星河为魂,在这片曾被贫困烙印的土地上,筑起一座连接现实与梦想的桥梁。那时的我未曾想到,这句跨越山海的约定,会成为您用生命托举的星辰梦想,更未曾想到,您笔下的“和政问月”四个字,竟成了永别前送给临夏人民最珍贵的礼物。
曾有人说:“在穷地方搞航天,太奢侈。”您却拍着桌子反驳:“正因为穷,才更要让孩子们知道,山外有个更辽阔的宇宙!”当“和政问月”的设计图敲定的那一刻,您像孩子般兴奋地告诉我说,等建成了,我要带着第一个来参观的娃,亲手摸一摸月球模型。”
如今,这座形似嫦娥三号任务月球车的航天殿堂终于落成。14000平方米的星际空间里,六大沉浸式体验区如六扇时空之门,在“破解宇宙密码”区,孩子们用小手拨动星系沙盘,看星云在指尖流转;“聆听月想私语”的耳机里,聆听陨石撞击月球的回响,最动人的是“绘制探月蓝图”区,孩子们用小手画出太空农场,画里的拖拉机长着火箭翅膀,每个孩子们的眼中泛着激动的泪光。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在这片曾被视为“贫瘠”的土地上,竟能长出通向宇宙的阶梯。而这一切,都源于您当年那句“值得”!您用透支的生命作赌注,赌一个“科技火种照亮贫困角落”的未来。
可惜,您终究没能等到开园的那天。当“和政问月”揭幕时,春风里还留着您的体温,您的名字与“和政问月”,也早已经刻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这片土地正在改变。曾经的放羊娃,如今能准确说出火星探测车的名字;辍学的女孩在航天科普课上重拾课本,说想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东乡族姑娘。而“和政问月”的每一束灯光、每一段讲解,都在传递着您未竟的心愿:贫困可以限制脚步,但不能束缚仰望星空的权利。您种下的梦,正在发芽!您请放心,我会永远记得那个春夜的约定——当人间的“嫦娥”落子西北,天上的星辰,必是您欣慰的目光。有些生命注定要成为星辰,他们燃烧自己,只为让更多人相信:梦想从不因土地贫瘠而枯萎,只要有光,就能照亮宇宙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