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

2022年10月03日18:35:10 科学 1200

北京时间10月3日,“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获得奖项,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他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642万元人民币)。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奖 - 天天要闻

斯万特·帕博1955年4月20日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著名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

诺贝尔奖委员会称,帕博在对第一个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进行测序并发现智人与尼安德特人杂交时,“完成了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这一重大发现的证据在2010年首次出现,此前帕博开创了从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排序和分析古代DNA的方法。由于他的工作,科学家可以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与今天活着的人类的基因记录进行比较。他还轰动性地发现了一个以前不为人知的人种——丹尼索瓦人。

“人类一直对其起源感到好奇。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与那些在我们之前的人有什么关系?是什么使我们,智人,与其他人类不同?”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声明写到。

根据颁奖声明介绍,帕博还发现,在大约7万年前从非洲迁出后,基因从现已灭绝的人种转移到智人身上。这种古老的基因流向当今的人类,在今天具有生理上的意义,例如影响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

“帕博的开创性研究催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通过揭示区分所有现存人种和已灭绝人种的基因差异,他的发现为探索什么使我们成为独特的人类提供了基础。”声明说。

按照惯例,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会在每年10月上旬公布,随后在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举办颁奖晚宴。由于疫情,2020年至2021年未举办授奖仪式,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补办。因此,2020和2021年诺贝尔奖得主将与2022年最新一届得主共同参加12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颁奖仪式和晚宴。

关于诺贝尔奖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签署了他最后的遗嘱,将财产中的最大一份给了一系列奖项,即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初始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俗称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的奖金来自诺贝尔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资收益。随着诺贝尔基金的收益变化,诺贝尔奖的奖金有所浮动。2022年的诺贝尔奖金额设定为每项诺贝尔奖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642万元人民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五年获奖者

2021年,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美国分子生物学家、神经学家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

2020年,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Harvey J. Alter)、英国生物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美国病毒学家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丙型肝炎(Hepatitis C)病毒。

2019年,美国癌症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G.Kaelin Jr)、英国医学家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Sir Peter J.Ratcliffe)和美国医学家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Semenza)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

2018年,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Allison)与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通过抑制负免疫调节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2017年,三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扬(Michael W.Young)共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以来的一些历史数据(1901-2021):

112次

自1901年以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共颁发了112次。期间有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1921年、1925年、1940年、1941年和1942年9年没有颁发。在这112次颁奖中,39次授予了单个获奖者,34次由两人分享,39次由三人共享。

224人

到目前为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有224位获奖者,至今无人二度获得该奖项。最年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加拿大外科医生、发明胰岛素的Frederick G. Banting,他在1923年被授予医学奖时仅32岁。最年长的得主则是美国病毒学家、发现肿瘤诱导病毒的Peyton Rous,他在1966年获得医学奖时已87岁。

12名女性

在224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中,12人是女性。其中,美国细胞遗传学家Barabara McClintock是唯一一个单个人独得该奖项的获奖者。最近一次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是来自中国的屠呦呦。

家族

夫妻:Gerty Cori和Carl Cori获得了194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r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父子:Hans von Euler-chelpin(1929年化学奖)和Ulf von Euler(1970年医学奖);Arthur Kornberg(1959年医学奖)和Roger D. Kornberg(2006年化学奖)。

兄弟:Jan Tinbergen(1969年经济学奖)和Nikolaas Tinbergen(1973年医学奖)。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