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首家!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挂牌

2025年05月11日19:50:19 健康 1696

极目新闻通讯员 聂文闻 雷德强

5月9日,以“聚于首·创之极”为主题的第二届武汉协和脑胶质瘤前沿论坛在武汉举办。会上,该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正式挂牌。作为华中地区首家设立独立脑胶质瘤及儿童神经肿瘤病区的医疗中心,武汉协和医院再树行业新标杆。

华中首家!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挂牌 - 天天要闻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正式挂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继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良辅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教授,湖北省医学会宋咏堂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赵洪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顶尖神经外科专家齐聚武汉,共绘神经肿瘤诊疗新蓝图。

开幕式由协和医院王旋教授主持,姜晓兵教授、赵洪洋教授、夏家红院长、宋咏堂秘书长分别致辞。

打造区域神经肿瘤诊疗新高地

大会现场,神经外科胶质瘤诊疗中心正式挂牌,标志着华中神经肿瘤诊疗迈入新纪元。该中心依托协和医院神经外科60年学科积淀,特别设立脑胶质瘤与儿童神经肿瘤独立病区,开创性地构建起“精准诊断—多模态手术—个体化治疗—全程管理”的完整诊疗体系。

协和医院院长夏家红表示,作为湖北省首个实现脑胶质瘤专科化管理的医疗单位,新成立的诊疗中心将深度融合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推动形成覆盖华中、辐射全国的神经肿瘤诊疗网络。据悉,该中心已配备术中磁共振复合手术室等尖端设备。

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姜晓兵教授介绍,团队率先打破传统诊疗模式,将脑胶质瘤与儿童神经肿瘤设为独立病区。由于儿童与成人肿瘤分子特征差异显著,需专属治疗方案;集中顶尖设备与多学科团队,可实现“精准诊断-手术-康复”全流程闭环管理;这一模式将构建临床数据平台,推动华中地区诊疗标准化。

据了解,该中心设立在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紧邻华中地区最大的质子医学中心,具有先进的精准肿瘤质子治疗设备与团队。未来,还将建立华中首个儿童神经肿瘤生物样本库,未来三年将开展多项临床研究,目标将胶质瘤以及儿童神经肿瘤5年生存率进一步提升。

院士领航:解码诊疗新范式

在主论坛环节,三位院士呈现了学科发展的战略视野。赵继宗院士系统阐释《人工智能助力攻克脑胶质瘤的思考》,揭示ai技术如何重塑从影像判读到手术规划的全流程;周良辅院士提出的《复发或残留gbm治疗新策略》为临床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江涛院士发布的《中国神经肿瘤基因组图谱计划》则展现了二十年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的“中国方案”。

大会设置了六大前沿板块,20项创新成果集中亮相:王旋教授团队展示的“脑网络连接导航技术”使功能区肿瘤全切率提升至92%,杨学军教授研发的3d手术模拟系统实现毫米级精度规划,陈洪敏教授研发的辐射响应探针技术降低放疗副作用40%,蔡金全教授揭示的核旁斑蛋白调控机制为靶向治疗开辟新径。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协和医院提出的“三维立体化诊疗模式”引发热议。该模式通过建立患者专属数字孪生模型,整合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多维度数据,实现从术前评估到术后随访的全周期管理,目前已在中心开展临床验证。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 天天要闻

控制体重,如何防止“借吃消愁”

有人面临工作压力、情感焦虑时,会出现“情绪性进食”行为……这些看似满足口腹之欲的举动,实际上是情绪困境的“求救信号”。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到来之际,心理健康与体重管理的关联再度引发关注。
护士节丨这个科室的护士每天制作超千个“安心包”,用“任意门”送往全院 - 天天要闻

护士节丨这个科室的护士每天制作超千个“安心包”,用“任意门”送往全院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外科楼四层,“消毒供应中心”的标识牌低调悬挂。作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枢纽,这里采用了模块化的布局和设计——物料传输系统好像精密的物流矩阵,以确保医用器械从污染到灭菌的全流程闭环。湘雅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主管护师杨霞告诉潇湘晨报记者,在这里,“包”是很重要的单位。消毒供应中心会...
每天该走多少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这样走路才健康 - 天天要闻

每天该走多少步?如何避免运动损伤?这样走路才健康

走路也能走出健康。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规律步行不仅能有效锻炼身体,还能预防多种疾病。每天走多少步才科学?怎么走更健康?如何避免运动损伤?一起来看规律步行对身体有哪些益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股骨头坏死科主任医师陈镇秋介绍,规律步行的好处多多:防止肌肉萎缩:让腿部肌肉保持活力,走路更轻...
年轻人开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专注力有科学依据吗?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开始用“多巴胺排毒”,提升专注力有科学依据吗?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爽 谭琪欣)一段时间内禁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听音乐,也不吃垃圾食品……“多巴胺排毒法”,正在不少年轻人中悄然流行。这有科学依据吗,是否真的这么神奇?“我也跟风试了一次,但只是不刷短视频和社交媒体,一开始会很不习惯,总想打开手机,但后面学进去了也就还好,而且等到晚上结束...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风险都降低! - 天天要闻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风险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认为吃核桃补脑,但也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2025年2月,英国雷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食物与功能》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早餐中加点核桃,可以对记忆起到延迟保护作用,并改善大脑认知功能。
大脑很爱的5种食物却要少吃,为什么呢? - 天天要闻

大脑很爱的5种食物却要少吃,为什么呢?

大脑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补脑健脑的需要,大脑健康年轻自然长寿。除了保证每日足够的睡眠和适量运动,还可以通过食物为大脑补充营养。鱼肉防止脑细胞退化鱼肉是促进智力发育的首选食物之一。
73岁普京的养生之道:深夜尽量不吃东西,每天运动强心肺! - 天天要闻

73岁普京的养生之道:深夜尽量不吃东西,每天运动强心肺!

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谈养生”的消息引发了不少人关注。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新社5月4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纪录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普京·25年》中表示,他尽量不在深夜吃东西,但有时会喝国产的开菲尔(一种无糖酸奶),他的冰箱里还有熟酸奶。报道截图纪录片中,普京还展示了自己位于克里姆林宫内的健身房。他还表...
消停了一段时间后,上海“种植牙口腔医院”骚扰电话怎么又多起来了? - 天天要闻

消停了一段时间后,上海“种植牙口腔医院”骚扰电话怎么又多起来了?

去年7月底,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刊发《疯狂打电话骚扰上海市民的“种植牙口腔医院”,究竟是“哪一家”?》一文,曝光了上海多家口腔医院委托一些开展“AI外呼”业务的第三方营销企业,通过大量拨打“AI语音电话”的方式开展营销,为口腔医院拉客引流,给上海市民带来了不胜其烦的电话骚扰。今年3·15期间,央视再次曝光了“...
弗里克:我需要去检查一下心脏;这段始于去年的旅程还没结束 - 天天要闻

弗里克:我需要去检查一下心脏;这段始于去年的旅程还没结束

带领球队在国家德比中4-3逆转击败皇马后,弗里克的巴萨距离夺冠只有一步之遥,赛后他在采访中点评了这场跌宕起伏的比赛。以下是赛后快速采访的内容。您的心脏还好吗?我需要去检查一下(笑)。球队的表现不可思议,在米兰踢了120分钟后,要应对这场比赛并不容易,我们的表现非常出色。教训犯错就要付出代价,皇马的前锋速度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