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2岁的杨钧,是河北一家小型装修公司的老板,他白天在工地奔波,晚上则不是在饭局,就是在酒楼包间里谈项目,经常是啤酒、白酒、红酒轮番上阵。除此之外,杨钧还尤其爱吃海鲜,尤其是三文鱼、金枪鱼等刺身几乎是每天必备。慢慢地,长期作息紊乱、过度饮酒、过度食用海鲜等高嘌呤食物,让他的血尿酸值正在不知不觉地升高...
6月12日,这天晚上杨钧结束完一场酒局,回到办公室准备加班处理图纸,可他刚坐下不到半小时,却突然感觉腰部有些隐隐发沉,后腰还有些酸胀感。杨钧以为是坐太久导致的腰肌疲劳,便站起来活动了几下,可没想到活动完这酸胀感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在他扭腰时还猛地加重了一下,像是有一股钝钝的压力从腰窝深处往外顶。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连忙从抽屉里翻出了一片膏药,好在贴上后不适感便消失了。
时间很快到了7月4日早上,杨钧迷迷糊糊地起床去卫生间排尿,可低头冲水时,却惊讶地发现尿液的颜色明显偏深黄,像是一杯隔夜的浓茶,而且泡沫很多,漂浮在水面上久久不散。他低头仔细看了一会儿,心中却突然觉得不对劲:“明明前一晚喝了不少水,不该这么浓呀?”从这之后,杨钧开始留意尿液的变化,他发现自己每天早上的尿液泡沫都异常粘稠,气味也比以往刺鼻,排尿时还伴有轻微的灼热感。
意外就发生在7月27日凌晨,今天晚上喝了不少酒的杨钧睡得正香,却突然被一阵剧痛惊醒,右脚大拇趾好像被人狠狠砸了一锤,疼得他瞬间清醒,整个人直接从床上弹坐起来。杨钧赶紧低头查看,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趾根关节高高肿起,皮肤泛红发亮,摸上去像一块烧红的炭,就连床单轻轻擦过,都像刀割一样疼。不到两分钟,就疼得他额头冒汗、牙关紧咬,捂着脚蜷缩在床上半天动弹不得。
这么大的动静终于吵醒了一旁的妻子,见状连忙拨打了120电话。到急诊时,杨钧连脚上的凉拖都穿不进去,只能赤脚包着毛巾,一瘸一拐地被搀着走进来。医生首先进行了简单的体格检查,见他脚趾红肿明显,局部皮温升高,立即安排血液生化和X光影像检查。
不到一小时,检查结果出来了:血尿酸浓度高达580μmol/L(正常男性范围为208~428μmol/L),C反应蛋白升高,白细胞总数也偏高,提示体内处于急性炎症状态;而X光未见明显骨质破坏,但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综合检查数据和临床表现,医生明确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了解到杨钧的生活习惯后,医生耐心地分析道:“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比如三文鱼、金枪鱼这类深海鱼,还有频繁饮酒,尤其是啤酒和烈酒,都会大幅提升体内嘌呤负担,增高血尿酸水平。而当你的肾脏无法及时将这些尿酸代谢出去后,尿酸就只能在关节沉积,形成结晶,一旦引发炎症,就是急性痛风发作。”
见杨钧还一脸茫然,似乎满不在乎的模样,医生语气严肃地继续说道:“痛风还不是最严重的,如果不及时控制,尿酸结晶还会沉积到肾脏,形成肾结石,甚至发展为痛风性肾病,导致肾功能受损。临床上有些患者就是从痛风一路拖成了尿毒症,到了那个阶段,就只能终身透析了!甚至要换肾!”
听到这番话,杨钧终于重视了起来,连忙问医生需要怎么做。最终,医生给他开了非布司他,并嘱咐他平时要多喝水、少喝酒,忌海鲜刺身、火锅、动物内脏、浓汤、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每天早点睡觉,规律锻炼,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非布司他是一种选择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嘌呤在体内转化为尿酸的关键步骤。嘌呤是人体细胞代谢的自然产物,而黄嘌呤氧化酶正是将嘌呤转化为尿酸的酶。非布司他通过抑制这种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从源头降低血尿酸浓度。相比传统的别嘌呤,非布司他对肾功能依赖较小,更适合肾功能不全或对别嘌呤过敏的患者,是控制高尿酸血症和预防痛风发作的有效长期药物。
这次出院后,杨钧像变了一个人。他不再在酒桌上“来者不拒”,也不再把深夜宵夜当成犒劳自己的方式,尤其是三文鱼、金枪鱼等海鲜刺身,更是不敢再吃了。同时,杨钧每天都会按时按量服用非布司他,饮食上清淡了不少,尽量保证自己晚上十点前就睡觉。每天下班后,他还会被妻子拉出去散步,风雨无阻。
三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杨钧的血尿酸已降到正常范围。医生点头夸他:“你的生活方式终于对了,继续坚持下去!保持肾脏健康!”杨钧点头答应,并决定继续这么按部就班下去。可谁也没想到,前方还有一场更大的健康危机在等着他...
时间转眼过了一年,2023年8月13日,这天中午杨钧正在会议室里开会,可他刚讲到一半,却忽然觉得胸前一阵发紧,好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肋骨一样。他下意识深吸了一口气,却感觉吸不满,呼吸浅浅的,像堵了半截。紧接着,一股莫名的心悸感涌上来,心跳突然加快,仿佛胸腔里多了只乱撞的鼓。杨钧不得不中断会议,赶紧捂着胸口去茶水间接了一杯温水,喝完后缓了好一会儿不适感才慢慢消失。他以为是天气太热,会议室里空气不流通导致的,也就没有多想。
直到晚上六点,杨钧准备下班回家,可刚站起身,却突然脚下一软,身体一个踉跄就坐回了椅子。不到两分钟,他就感觉胸口像被重拳猛击似的,疼得他瞬间脸色惨白,额头冷汗直冒。杨钧连忙张着嘴喘气,可每一口都艰难至极,只感觉胸骨正中剧烈绞痛,像有火在灼烧一样,而且这股疼痛感还迅速放射到了左肩和后背。下一秒,杨钧竟是头一歪,直接瘫倒在了椅子上。门外的秘书听到办公室里不对劲的声音,连忙推门进来查看,见状吓得大惊失色,赶紧拿出手机拨打120电话。
救护车赶到时,杨钧已倒在了椅子上,面色苍白,意识丧失,呼吸浅弱,双侧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现场医护迅速展开胸外按压,并用便携式除颤仪检测心律,监测显示为心室颤动,心跳无法有效泵血。现场给予电击两次,情况依旧危重,立即转送急诊。
到达医院后,心电图监测示无脉性电活动,血压测不出,SpO₂降至62%,医生立即实施高级生命支持。静脉通道迅速建立,给予肾上腺素1mg每3分钟一次,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心电监护、持续除颤。而抽血检测结果回报:肌钙蛋白I:4.8 ng/mL;CK-MB:83 U/L;血钾:5.8 mmol/L;动脉血气分析:pH 7.02,乳酸 8.6 mmol/L,提示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根据检查数据,医生初步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猝死,可能因冠脉痉挛或斑块破裂引起急性闭塞,这才导致心脏泵功能瞬间失效。尽管心肺复苏持续超过30分钟,累计除颤5次,可杨钧仍未恢复自主循环。最终,医生沉痛地宣布抢救无效。而死亡诊断为心源性猝死,疑由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诱发致命性室颤所致。
等到妻子赶到医院时,杨钧的遗体还未从抢救床上移走。妻子冲进急诊室,一把扑向他的身体,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你快醒醒啊!这是怎么回事啊……”而在了解到丈夫是死于心源性猝死时,妻子竟是直接破口大骂:“你们这群庸医!肯定是搞错了!我丈夫平时一向饮食清淡、早睡早起、勤锻炼,而且他也不抽烟喝酒,也没有三高等心血管疾病,怎么可能突然猝死?你们必须给我个交代!”
看着家属崩溃痛哭的模样,医生连忙上前安抚她的情绪,接着医生心中也感到有些疑惑。一般来说,三高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源性猝死,而杨钧确实没有三高病史,而且生活习惯还如此健康,怎么会突然猝死呢?为了找到病因,医生开始询问有关杨钧这段时间以来的生活细节,最终发现罪魁祸首竟是——非布司他!
了解到杨钧的服药习惯后,医生一拍大腿,满脸惊疑地怒斥道:“哎!我差点把这个给忘了,虽然你丈夫是按时按量服用的非布司他,但是细处不慎,满盘皆输啊!他在服药时这两个下意识的举动,正是使得他突然猝死的罪魁祸首!这也是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本来病情控制得十分稳定,却突然被查出肝肾损伤、尿毒症,甚至是猝死的原因...”
非布司他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处方药,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生成。它对血尿酸水平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痛风患者的长期管理。但正是这样一种看似“温和有效”的药物,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几个关键细节,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诱发严重后果。
首先要明确的是,非布司他并非人人适用,更不是“吃了就安全无忧”的保健品。在国际上,包括美国FDA和欧洲药监局都曾对其发布过安全性预警,提示其可能存在增加心血管死亡风险的可能。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或曾经发生过心梗、中风的患者,使用该药前应格外慎重,需由医生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非布司他本身不会直接引发猝死,但不恰当的使用方式,尤其是忽略药物启动期的风险和搭配问题,才是潜藏的隐患。
第一个常被忽略的细节是:在服用非布司他初期,容易诱发急性痛风发作。这并不是药效不好,而是由于药物迅速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晶体“松动”,诱发炎症反应。而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同时服用秋水仙碱、NSAIDs等预防性抗炎药物,患者往往会误以为病情加重,盲目停药、换药或自行加量,极易引发一系列混乱反应。
第二个风险点是:对肝肾功能的潜在影响。非布司他主要在肝脏代谢,并经肾脏排出,因此一旦用药过程中未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肾功能,就有可能出现无声的损伤。一些患者在服药初期感到轻微乏力、食欲减退,往往不当回事,等到出现肝酶升高、肌酐上升甚至蛋白尿等异常时,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机。
第三个关键细节,是服药期间的饮水和运动习惯。很多人在服药的同时,仍保持“节水饮茶”甚至“剧烈运动后才喝水”的老习惯,这在高尿酸血症人群中是极其危险的。因为非布司他虽然降低了血尿酸浓度,但溶解出来的尿酸会通过尿液排出,如果水分摄入不足、尿量减少,就容易在肾小管中形成结晶,进一步损伤肾脏,甚至导致肾结石、肾功能恶化。
此外,还有一种不太被重视的用药误区,就是擅自长期服药、缺乏复查。非布司他属于处方药,本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按阶段调整剂量,并结合定期血尿酸、肝肾功能监测来动态评估。但不少患者在初期效果不错后,就习惯性长期服用,忽略了复查,结果在无声无息中出现肝酶升高、肌酐异常,甚至是更严重的代谢紊乱。
还有一些个体差异也不容忽视。有少部分患者在使用非布司他后,会出现过敏样反应、胸闷、心律不齐等症状,如果此时仍然勉强服药,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用药初期,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处理,切不可拖延或自行对症服药。
资料来源:
1.吕文英,闫彩瑛,覃淋英,等.活络清风方用于非布司他降尿酸不达标2例患者临床体会[J].中国民间疗法,2024,32(23):84-86
2.刘康燕.非布司他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33):40-42+46
3.高慧,周恩.非布司他对慢性肾脏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4,34(05):43-45.
(22年,河北一男子患痛风,坚持吃非布司他降尿酸,结果让人意外《》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