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神科医生,接诊过太多“明明很努力却反复陷入抑郁”的患者。如果你也长期被抑郁困扰,一定要警惕这4个隐形“绊脚石”!
ㅤ ❌ 过度自省➕完美主义 总把错误归咎自己:“都是我不够好”“我连情绪都控制不了”……
✅ 调整关键:
1. 犯错不要自责,接纳自己情绪波动,学会和情绪和解;
2.尝试去记录生活吧,哪怕只是像按时起床、用餐这类的小事。
3.对自我苛责的念头喊停:“这不是事实,是抑郁在骗我!” ㅤ
❌ 抗拒就医➕擅自停药 “吃药会变傻”“扛一扛就过去了”……
✅ 科学治疗观:
1.药物≠懦弱!有必要时,线下就医并积极配合治疗;
2. 若联合诸如认知行为疗法之类的心理治疗,效果将更为理想。 ㅤ
❌ 封闭社交➕日夜颠倒 白天嗜睡不起,深夜刷手机emo;回避朋友邀约,觉得“没人懂我”……昼夜颠倒会干扰血清素的分泌,社交孤立则切断情感支持系统,二者如同催化剂,致使抑郁如滚雪球般不断加剧。
✅ 自救行动清单:
1.每天出门走走,不要整天呆在家;
2.加入正念小组/兴趣社群,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3.设定“最低社交量”:每周至少1次线下见面或视频通话。
ㅤ
❌ 把希望寄托他人➕消极治疗 “心理咨询师会治好我”“家人必须理解我”……
✅ 夺回人生主动权:
1.可以尝试记录自己日常,尤其是和情绪有关的触发点的事情;
2.遵医嘱,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
3.每天做1件“主导选择”的事:比如决定晚餐菜单、规划散步路线。 ㅤ
抑郁不是你的错,但康复需要你成为“第一责任人”。改掉这4个习惯不是否定自己,而是打破困住你的隐形牢笼。记住:“自救者,天必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