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问“糖尿病患者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想必大家都会回答说“要将血糖控制在平稳状态”,而若想血糖平稳,除服用降糖药物外,便是要控制对饮食的摄入。
然而,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会存在容易饿的情况,肚子一饿就会不自觉的吃下过量的食物,如此便会致使血糖升高。
因此,或许有很多人不禁要问,是不是只要找到使糖尿病患者饥饿的原因,就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呢?
首先,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主要是这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患者在血糖很高的时候,由于胰岛素缺乏血糖得不到利用,吃得多还容易饿得快,也就是血糖持续很高的患者也会表现为饥饿。
另一种情况是糖尿病患者使用了促胰岛素分泌的降糖药,或者使用了胰岛素有出现低血糖的可能。低血糖时患者也会有明显的饥饿感,还有的患者原来饭量很大,得了糖尿病之后控制饮食,饭量明显减少会觉得吃不饱,此时也会感觉饥饿。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解决所出现的饥饿?
1、明确热量总和
热量总和是指糖尿病患者每日所消耗的总热量,在明确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后,才能够确定每日能够进食哪些食物,以及食物量有多少。
2、选择一些饱腹感比较强的食物
糖尿病人要调整好饮食方案,尽量选择一些升糖指数比较低的食物,另外还要选择一些饱腹感比较强的食物,可以选用一些粗粮来代替细粮,粗粮有很强的饱腹感,它能够帮助肠胃降低排空的速度,还能够帮助糖尿病人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这些食物不仅在食用后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还可以帮助缓解饥饿。
3、减慢进食速度
糖尿病患者若想将饥饿这一问题解决,还应减慢进食的速度,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
这是因为,当进食速度过快时,吃饱的信号会传达得更慢,如此之下便会不自觉地吃下更多食物。
而慢慢吃则会更有助于身体对饱腹感的传达,其也会更有利于对餐后血糖的控制。
4、少食多餐
在明确每日所能够摄入的总食物量后,则可以进一步制定少食多餐的食谱,所谓少食多餐就是指,既可以缓解饥饿感又可以避免或减少血糖发生波动。
对于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患者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自控力,若是一不小心变成“多食多餐”,则会引发血糖出现大幅波动甚至失控。
5、检测血糖
若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有饥饿感出现,且饥饿感即便是在进食后也得不到缓解,则应及时测量一下血糖水平,以确定饥饿感是否是因血糖过高所引起。
若检测后发现血糖的确过高,则应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以免糖尿病发生恶化。
6、坚持计划。
如果饮食控制计划适宜,就必须坚持到底。要知道糖尿病病人吃多了后进入体内的食物并不能被完全充分利用,而是产生高血糖,会让血糖越来越高。所以要控制饮食,等身体逐渐适应了,就不会经常出现肚子饿。
温馨提示,由于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肚子饿的现象,但是如果包含恶心、乏力等现象就要及时跟医生沟通。如果经常性地感觉到肚子饿就说明血糖没有控制好,那患者就要特别的注意,必要时让医生重新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