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2025年04月13日21:33:04 健康 1976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 天天要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最近,90后李力(化名)总觉得眼睛不对劲,时常感到干涩,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

国家喊你来减肥,体重管理成了热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杨帆医生接受采访时表示:李力的个案为当下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尤其是生活习惯不太规律的年轻人。肥胖对眼健康竟存在诸多潜在威胁,守护眼健康,或许要从“减肥”开始。

这段时间以来,“体重管理”已然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自己的身材和身体指标。28岁的李力便是其中一员,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程序员的他,工作忙碌,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生活被代码和各种项目任务填满。为了节省时间,他一日三餐基本靠外卖解决,高油高盐的食物是常态,而且几乎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不知不觉间,李力的体重从刚工作时的140斤一路飙升到了180斤。

最近,李力总觉得眼睛不对劲。起初,他以为是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导致的用眼过度,便自行购买了眼药水,然而滴了一段时间后,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这可把他吓坏了,赶忙前往医院检查。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才得知,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

“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肥胖,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眼部疾病。”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的杨帆医生告诉记者,肥胖绝不仅仅是影响外在身材那么简单,它往往是身体内部出现一系列病理性改变的外在表现。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肥胖极易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对眼睛的伤害不容小觑。

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长期血糖、血压控制不佳,就如同在眼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会对眼底视网膜血管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血管出现动脉硬化、渗出、出血等状况。一开始,患者可能只是感觉视力有些下降,看东西不如以前清楚,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失明。与此同时,眼部代谢紊乱还会致使干眼症和白内障等眼前节疾病高发。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因肥胖导致高血脂的患者,过量的脂肪就像河道中不断淤积的淤泥。这些脂肪不仅会在冠状动脉颈动脉等大血管形成斑块,让血管变得狭窄,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还可能产生致命的“流动杀手”——血栓。一旦栓子随着血流“飘”到眼底,堵住视网膜动脉,就会引发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患者会突然出现视物模糊、变形、视力急剧丧失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终生视力损伤。对于年轻人来说,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此外,相关研究显示,肥胖引发的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等因素,还可能加速眼底黄斑区的退化,增加老年性黄斑变性(尤其是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几率。患者会出现视物变形扭曲、色觉异常、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状。

专家特别提醒,对于肥胖的年轻人,除了要做好全身体重管理,务必重视眼部健康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管住嘴、迈开腿”的良好生活方式来控制体重。饮食上,尽量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运动方面,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同时,要严格管理全身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定期进行体检,监测各项指标。眼部体检也不能忽视,定期进行眼底检查、OCT等,以便尽早发现因肥胖带来的眼部患病风险。”杨帆医生建议肥胖人群与医生、营养师合作,制定个性化健康计划,全方位守护视力与整体健康。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