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高伟
通讯员李璐 汪龙
“挺高兴的,没想到我能得到这份荣誉,也为我们这个事业感到骄傲。希望以此激励家乡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陈明秀说。5月4日,曾亲历那场伟大事业的九旬老人陈明秀回到梦萦魂牵的故乡,向钟祥市博物馆捐赠了一枚珍贵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陈明秀(左)向家乡钟祥捐赠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有力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向世界传递出自己振聋发聩般的声音,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陈明秀1935年6月出生于钟祥郢中,现居北京。1962年,陈明秀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放射化学专业毕业后,便投身国家核工业事业。
“不管是在长沙研究所工作,还是北京研究院工作,都是在分析室开展分析业务。”陈明秀回忆道。面对人员流动、条件艰苦等重重考验,陈老坚守岗位三十载。
为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开展了颁发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活动,以致敬对核武器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老前辈,更为铭记历史、致敬前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两弹精神”,激发新时代的爱国爱党热情和努力奋斗精神,促进“两弹精神”的繁荣与发展。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纪念章
“参加工作的好多人已经走了,他们也为这个事业做了很大的贡献。”陈明秀深情地说道,“我有幸能够得到这一枚纪念章,感到很高兴,也为我们这个事业感到骄傲,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既是体验者,也是受益者,也是参与者。”
家乡钟祥见证了这份赤子情怀
在即将迎来90岁寿辰之际,陈老特意选择将这份象征国家荣誉的珍贵“礼物”,送回自己的家乡湖北钟祥,也见证了一位荆楚学子将青春许国的赤子情怀。
“我已经90岁了,当时还在想怎么很好地保存好纪念章。家人建议我捐出来收藏,包括我的兄弟姐妹、亲属、老朋友都支持,希望以此激励家乡后人铭记历史、传承艰苦奋斗精神。”陈明秀说。
择一事,从一生。陈明秀老人无悔当年的选择,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老人对家乡钟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既亲切又欣慰。“我是钟祥人,城关人,这一个地方的变化,就能体现我们全中国的变化,现在我们在原子能这个事业当中,核电这些方面发展进步都挺快的,希望我们的青年踊跃参加这项工作。”陈明秀动情地说。
让薪火永相传
“作为文物工作者,我们深知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精神的传承。”钟祥市博物馆馆长周红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博物馆会精心收藏这枚镌刻着国家记忆的纪念章,未来还会结合红色教育主题将此枚纪念章一起展出,讲述老一辈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让这一精神薪火相传。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