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之后第一次,默茨这是要“送走”德国的节奏

2025年04月10日14:30:22 历史 5507

据报道,德国在立陶宛举行仪式,正式启用第45装甲旅,标志着德国自二战以来首次在外国领土上进行永久驻军。这支部队最终将包括约5000名军事与文职人员,并配备约2000件重型武器,预计将在2027年全面具备作战能力。驻地靠近俄罗斯盟友白俄罗斯。

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多次警告,俄罗斯或将在2030年前对北约采取军事行动,因而坚定支持此次部署。

根据2023年柏林与维尔纽斯签署的驻军协议,该旅将包括两个由德国士兵组成的营,另一个营则来自其他北约国家,主要驻扎在立陶宛东南部鲁德宁凯训练场以及维尔纽斯与考纳斯之间的鲁克拉地区。

希特勒之后第一次,默茨这是要“送走”德国的节奏 - 天天要闻

驻军现场图

希特勒之后第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纳粹德国战败后,德国曾长期限制军队在海外的永久驻军,仅在阿富汗战争等特殊任务中以北约成员身份参与短期部署。

这意味着,德国开始走军国主义老路。

恢复军力是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的主张,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跨大西洋关系已经受到了冲击,现在不只是德国,整个欧盟都在嚷嚷着国防自主。

这没什么问题,自己想有能力保护自己,属于人之常情,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

而德国现在的问题,并非单纯地寻求军事自主,德国现在的思路是重新变成军事大国,以便与俄罗斯作战。

这个味道就不对了。

希特勒之后第一次,默茨这是要“送走”德国的节奏 - 天天要闻

德国候任总理默茨

德国不只是为了自保

由于在军事实力方面的短板,德国的战略影响力,始终差点意思,毕竟没有核武器,毕竟德国自己还得靠美军保护,一个靠其他国家保护的国家,谁又敢寄希望于真出事了你能提供保护?

而这一次,德国直接驻军立陶宛,以证明德国可以提供保护。

但这种保护,并不是以德国强大的军力为支撑,而是德国的综合国力以及背后的北约做支撑,说白了,这些德国士兵部署到立陶宛,就是当人肉盾牌的,赌俄罗斯不敢动德军,就像赌俄军不敢动波兰的美军一样。

这背后的思路表明,德国现在要提高军力,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自保,而是如皮斯托里乌斯说的,准备与俄罗斯的战争。

真要是发生这种事了,默茨就彻底把德国“送走”了,毕竟你再怎么强横,没有核武器也是白搭。

希特勒之后第一次,默茨这是要“送走”德国的节奏 - 天天要闻

德国国旗和俄罗斯国旗

碰瓷不可怕

碰瓷俄罗斯不可怕,过去几年,欧洲没少碰瓷俄罗斯,真正可怕的是,一些看似碰瓷的动作,实际上不是碰瓷。

德国现在就有点这个意思了,打着俄罗斯威胁的旗号发展军力,但目标设定为应对与俄罗斯的战争,已经逐渐脱离了碰瓷的范畴。

这意味着,德国正在主动构建热战条件,而非仅仅塑造威慑态势。

当一个国家开始为具体战争做准备,而不是为了防止战争而准备,那它本身就已经走在战争逻辑的轨道上。

德国人可能忘了,上一次他们这么干,结果不仅自己国破家亡,还把整个欧洲拖进了火坑。这一次,如果默茨真按这个方向继续推进,德国恐怕不是“复兴”,而是再一次走向毁灭的开端。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