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冬一个县委书记的一天一夜,徒步八九十里,吃了两块半茴饼

2025年02月13日01:22:14 历史 1540


1960年冬一个县委书记的一天一夜,徒步八九十里,吃了两块半茴饼 - 天天要闻

示意图

1960年冬天,正是三年困难中最难熬的日子。一天下午,平江县委书记张凝祥在开全县三级扩干会议,部署整风整社、安排群众生活和来年生产。开完会,张凝祥马上就喊通信员和他一起去县委工作重点——三阳乡大坪大队。

大坪离县城二十里。二人动身时太阳快要下山,趁着黄昏急匆匆地赶路。路上,张凝祥时不时向通信员发问,讨论粮食连年减产,社员吃粮缺口很大,如何带领群众渡过面临的难关?怎样坚定信心度过苦日子?扩干会上提的要把苦日子过好的口号行不行?

等两人赶到大坪大队时,天全黑下来,食堂早已熄火。张凝祥听了工作组汇报,参加完生产队干部会,县里又传来通知,晚12点半要听地委关于整风整社的电话会。两人于是请邮电局想办法把线路接到了大队的单机上。

张书记伏在桌子上,一手拿着听筒,一手飞速地记录地委书记王治国的讲话内容,直到凌晨2点多钟,全然忘记了两人还没有吃晚餐。

大队会计见他们熬夜加班,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菜碗颜色黑黄的茴粑,端到两人面前。茴粑完全是红茴蒸做的,没有一颗米粒,还可以看得到那没有削去的暗红色的茴皮。在这缺粮的日子里,这种食物也很难得。

茴粑渐凉犹温的丝丝香气飘了过来。通信员觉得已经挺过去了的饥饿感重又在肚子里翻腾开了。

他看看书记,张凝祥仍聚精会神听电话,头也不抬一下,突然,用浓重的山西口音掷出几句话来:“哪弄来的?不能吃,拿走!”语气显着严厉。

会计急忙把通信员拉到门外解释,说这是找附近生产队食堂事务长临时做的,两斤红茴都过了秤,折算了粮钱,一无油,二无盐,只烧了几 把火,你们就放心吃点吧。通信员想折中处理,要他先端下去,待电话会结束后再吃。

会后,大队会计又把茴粑端上来。张书记批评说:食堂粮食定量到人,我们饿一两餐算什么,怎么能在这里占用社员的口粮呢?再说,半夜三更吃特殊餐,影响多不好,这怎么带领群众渡过难关?

好心的会计把一碗茴粑端出去又端进来,反复几次,最后急得,也许是感动得,几乎流下泪来,不情愿地把茴粑送回食堂。

深夜,张凝祥和通信员在附近一农家住宿,两人同睡一张木床。书记把一条薄被子全给通信员盖上,自己和衣而卧。

也许是饿的缘故,通信员一点也睡不着,挨到黎明急忙起身,来到刚开门的供销店。供销店的货架上并没有多少商品,摆着几只玻璃亮瓶,其中一只盛些叫做茴饼的食品。

通信员眼睛一亮。这茴饼是平江的传统食品,过去是城里正宗斋铺加工厂用面粉做原料精细烤制的,内面有特殊香甜味的糖馅,面上打有斋号的圆形红色印记,吃起来又枯又脆又容易饱肚子。

现在多是用代食品如麦麸皮、野生栗子粉掺和加工的,又黑又粗糙。正所谓“饥不择食”,何况这种东西此时已变得稀贵了。

通信员想都没想一下,便买了六个,高兴地揣着返回房间。张凝祥也早已起床,坐在那里抽烟。通信员想肯定他饿极了,急忙递给他一个。张凝祥瞪他一眼,问是哪来的?

通信员如实地告知,是刚刚从供销社买的,二两粮八分钱一个,粮钱两清,没有一点问题。张凝祥从来言语不多,这时发出两字:那行。接着便咬起来,也没有喝水,干巴巴地一气吃完。通信员又递去一个,张凝祥问:你有吗?通信员点点头,便同他一道吃。

张凝祥是随军南下的北方大汉子,两个小饼子不知咽到哪个旮旯里去了。通信员担心他饿着,想要他再来一个。张凝祥咂咂嘴,摇摇头说:行了,留下点等上午赶路时用得着。

晨雾还没有散去,太阳还没有升起,等不到公共食堂开饭,两人就按照原先的安排,往幕阜山那边、毗邻江西的虹桥区行进。因为那里地处偏僻,群众生活严重困难,需要迅速去了解情况,帮助干部落实救灾措施。

两人经县城往北乘一段车便徒步登山。

幕阜山海拔1596公尺,为平江第一高山。计划的盘山公路没有修通,步行必须越过大山中段“七(里)上八(里)下”的山西岭。路又窄又陡,攀登很是吃力,体力消耗很大,没到半山,两人腿就挪不动了。

通信员趁歇脚的时候,拿出留下的两个茴饼,一人一个,平均分配。张凝祥不肯,掰下他那个的一半塞给通信员。通信员推回去,张凝祥坚持掰给他四分之一,鼓励他努力跟上,又给通信员讲战争时期,他在敌后武工队几天几夜不吃不睡打敌人的故事。

张凝祥说:你年轻,没有经过大的艰苦,现在碰上苦日子,是全局性的困难,要有充分思想准备,经得起,挺得住。

他示范地带着通信员紧一紧裤腰带,到路边捧喝些山泉水,还从口袋里掏出一盒万金油,教通信员抠出一点和水吞下,说这样不会闹肚子。

就凭着一个小小的茴饼充饥,两人终于在中午时分走过六七十里山路,到达幕阜山麓属虹桥区长庆公社的一个生产队。

公社党委书记听说县委书记来了,赶到队里请他们去公社机关食堂吃中饭。张书记则要他一道观察生产队公共食堂开餐,询问生产队留粮比例,社员口粮标准,如何对不同男女劳动力、老弱病残、学龄儿童和幼婴儿分别定口粮数量,如何低标准、瓜菜代,增产节约,尽可能吃饱点?

问完这些,又问如何管理集体存粮?如何民主管理食堂?账目是否公开上墙,让群众明白放心?跟公社书记说完,张凝祥还俯身问群众有什么意见,讲解中央的十二条紧急指示信和省委十大农村政策,等等。

他这样看着、问着、谈着、商量着,好象忘记了自己熬深夜,走长路,爬高山,几餐没吃饭。通信员知道,他不是不饿,而是硬撑着。他撑着的是一个七十好几万人口的大县,是一种共产党人的可贵精神。

很多年后,张凝祥已届八旬高龄,虽身体多病,但脑子清楚,语言清晰。当年的通信员去看他,同他提起这些过往旧事,张凝祥仍只是平静地会意笑笑,从没有一句表白自己的大话漂亮话,还是那样朴实得不能再朴实。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 天天要闻

【史学争鸣】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翔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多重视角下的绵阳“周原说”宋 翔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周原位于今陕西关中地区,然而,综合水文地理、自然资源、历史文献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线索,可提出另一种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许并非局限于传统认知中的陕西岐山周原,而是涵盖了今四川绵阳一带。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