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的吉林往事:一所设在修道院里的私立小学

2024年10月07日11:22:03 历史 1636

在吉林市的近代历史上,社会各界始终对教育的发展格外重视。尤其是在民国早期,为弥补教育资源有限的实际,出现了许多因地制宜的灵活办学方式。以小学为例,在九一八事变前,城区内不仅有省立、市立、县立等公立小学,还出现了企业办、组织办、个人办的私立小学。此外,为了实现学童就近上学,对一些尚不具备设立固定学校条件的区域,还创办了一些“代用小学”,即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和需求,灵活设置的教育点”,借以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就目前掌握的史料可知,吉林市最早的私立小学为教会创办。1916年8月,吉林城的基督教会在高大夫医院创办了“文化私立女学校”。由于这所教会学校的创办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遂引起吉林城天主教会的重视并决定在条件成熟时进行效仿。

民国十三年八月(1924年,有史料误记为1923年8月),天主教吉林教区主教高德惠决定由教会出资,委任中国籍天主教教徒张德修为校长,设立了一所乐理补习班兼开语文课的私立小学。由于当时只招收了一个女生班,故而学校被称为菁华女校。后来,在李缦艺出任校长时,学校开始兼收男女学童,学校名称也正式定为吉林私立菁华小学校。

菁华小学的办学地点设在吉林城昌邑屯保太胡同东关天主堂院内。史载这座教堂兴建于1903年(也有资料记载为1904年),因体量较后来的神罗修院小了许多,因而也被民间俗称为东关小天主堂。民国时期,小天主堂内附设了一座“圣家修院”,主要培养骨干修女。伪满时期,圣家修道院也是在天主教西关施疗所工作修女们的宿舍。圣家修院由长春吉林教区总务处领导,并接受其经费资助。1945年日本投降后,因经费困难等原因,修院停办。由于身处教会修院之中,菁华小学宗教氛围浓郁。

九一八事变后,私立菁华小学改为吉林菁华两级小学校。1938年伪满施行所谓新学制,菁华小学的高小(五、六年级)被并入公立学校,学校成为只收初级班和初级复式班的“国民小学”(初小),校名也改为吉林私立菁华国民学校。从目前掌握的资料上看,当时学校的规模非常小。吉林市解放后,菁华小学重新成为六年制完小,学校先后由丁静晓、张颖慧担任校长。1951年,学校被教会移交给吉林市教育局,即后来的昌邑区第五小学。

很遗憾,当年的教堂塔楼建筑已毁于文革,其他建筑也在城建风潮中被彻底拆除,加之直接记录菁华小学的图片资料极为罕见,现代人若想一见菁华小学和圣家修院的旧貌,已变得十分困难。所幸前不久发现一张珍贵的老照片,恰好与之相关。

从附带的说明显示,这张照片拍摄于1934年7月3日,是“吉林天主堂私立菁华小学校高、初两班毕业生合影”。照片上的女学生的年龄明显大于男学生,可见她们应为高小毕业生。照片中有两女一男共三名中国成年人,另外还有一名神甫妆容的外国人。三中国成年人应为教职员工,从其均未穿着神职人员服装判断,这所私立学校应为世俗学校而非教会学校。

当然最难得的还是照片的背景建筑,虽然只有门口一隅,但总归是东关小天主堂难得一见的“真容”。

老照片上的吉林往事:一所设在修道院里的私立小学 - 天天要闻

老照片上的吉林往事:一所设在修道院里的私立小学 - 天天要闻

老照片上的吉林往事:一所设在修道院里的私立小学 - 天天要闻

老照片上的吉林往事:一所设在修道院里的私立小学 - 天天要闻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邴赫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 天天要闻

中新建交3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的新机遇

图片来源:新川创新科技园提供最近,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大会搭建全球产业合作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在蓉汇集,为产业园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的增量支撑。在众多园区中,新川创新科技园有些特殊。它是中国内陆省市与新加坡合作的首个大型示范性项目,也是四川国别园区的排头兵。今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