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我奉命为部队机关食堂拉过冬储白菜,对白菜情愫别样
1987年的秋天,天高云淡,秋风一吹,那黄了的树叶就沙沙作响。我跟老王头一起拉菜,老王头一边赶车一边念叨着,“这白菜得好好挑,部队上的同志们冬天就靠它们了。”我应了一声,心里却在想,这白菜怎么就那么重要呢?那时候我二十出头,对啥都好奇,也有些不解。
我家在北边的村子里,家里不算富裕,但也不至于饿肚子。爹娘都是本分的庄稼人,家里除了几亩地,就剩下一头老牛了。那年我十七岁,高中没念完就参了军,想着能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刚到部队那会儿,啥都不懂,老班长就像老牛一样,带着我一步步往前走。我跟他说起家里的事,他只是点点头,没多说什么,但我知道,他心里有数。
这回拉白菜,我跟老王头从早上忙到下午,太阳都快落山了,才把最后一车白菜拉回了营区。看着那些绿油油的叶子,我心里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是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跟老王头说,“王叔,这白菜真是好东西,咱们得好好照顾。”
第二天一早,连长找我谈话,说是部队有个任务,需要我去执行。我一听,心里那个激动啊,以为是要去参加什么大行动,结果连长告诉我,是让我负责这批白菜的保管工作。“这可是大事,得细心,别让人偷了,也别让虫子咬了。”连长的话音未落,我已拍着胸脯答应下来。
可没想到,这看似简单的工作,竟成了我军旅生涯的一道坎。那段时间,我几乎天天泡在菜窖里,检查温度湿度,生怕出半点差错。有一天夜里,我梦见白菜都被虫子吃光了,吓得一身冷汗醒来。第二天,我就开始研究如何防虫,还特意向老乡请教了不少土办法。日子一天天过去,白菜还是好好的,可我心里的石头却怎么也放不下。
我这人倔脾气,认准的事儿就得干到底。连长见我这么上心,也放心了不少。有天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外面有动静,赶紧披上衣服出去查看。原来是个小孩儿,在菜窖附近转悠,我上前一问,才知道他是邻村的小东子,家里穷,父母又病着,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打起了这些白菜的主意。我心里一阵酸楚,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也是这般光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拿了几颗白菜回去。
这事我没跟任何人提起,只是心里多了份牵挂。后来,连长发现白菜少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支支吾吾地说可能是老鼠闹的。连长虽然没再多问,但我看得出他眼神里的疑惑。那几天,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怕连长查出真相,更怕小东子一家挨饿。
就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连长找到了我,跟我说,“小刘,你做的事儿我知道了,做得好!但下次别瞒着,有什么困难咱们一起解决。”那一刻,我眼泪差点儿掉下来,连长的这句话,比啥奖励都让我感动。从那以后,我更加用心地照顾着这些白菜,也时不时给小东子送些吃的过去。
日子久了,我和小东子也熟络起来。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是当兵,保护家人不受欺负。我听后,心里暖暖的,觉得自己的付出更有意义了。每当我看到他那双渴望的眼睛,就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有机会也能穿上军装。
转眼到了年底,部队组织了一次慰问活动,给周边的贫困家庭送去温暖。我主动请缨,带着战士们去了小东子家。看到我们带来的米面油,还有过冬的棉衣,小东子的母亲泪流满面,不住地道谢。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
回到部队,我跟连长汇报了这次慰问的情况。连长听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小刘,你不仅会种菜,还会做人。”这话虽轻,却重重地落在了我的心上。从那以后,我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决心。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新的季节。那批白菜早已被分发完毕,但它们带给我的记忆却永远刻在了心底。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有担当的军人,这其中,离不开那些默默支持我的人。特别是连长,他不仅是我的上级,更是我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起他的话,就会有无穷的动力。
几年后,我退役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村里的书记。我始终记得连长的教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乡亲们。小东子的梦想也实现了,他真的穿上了军装,成了一个有志气的小伙子。我们偶尔还会通电话,聊起当年的事,总能笑出声来。
如今,我已经退休,但那段军旅生涯,尤其是那段关于白菜的故事,始终是我最宝贵的记忆。每当有人问起我的经历,我总会讲起这段往事,告诉他们,有时候,一颗普通的白菜,也能见证一段不平凡的人生。
文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