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2025年07月01日08:10:17 历史 8553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阿拉大吴越的杨梅在枝头的时候,要防着梅雨天雨水涟涟、小鸟儿啁啾抢食,下枝头后哪有四五天好等,隔一夜就变给你看。新鲜的杨梅硬硬的,刺儿刺儿的,最好就现摘现吃。所以杨梅季节,我大吴越都是拿杨梅当饭吃,拼命吃,晚了就不新鲜了。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沈周《杨梅村坞图》

为这“价比隋珠”的娇贵,弘治十五年(1502)的杨梅季,嗜食杨梅的薛章宪丢下手头农务,从江阴驾舟直奔苏州摘杨梅吃。可惜,可惜啊可惜,杨梅果农比他先了一步,“时采摘殆尽”,杨梅林间,薛章宪引颈搜寻,他身边的童子落寞地拎着一只空篮子,舟子更因疲惫过甚已经懒得动了。只有薛章宪一人,在杨梅林间不厌其烦地绕圈子,最后终于“获一丸紫而大者”。

“千树已空嗟太晚”,薛章宪的忘年交沈周闻知,又好笑、又同情,为薛章宪画了《杨梅村坞图》记之,让五百年后的我们知晓,有一个谗佬胚(吴方言,指贪吃的人),为杨梅发了痴。笑过以后,他觉得还是应该同情一下,便劝解薛章宪道:“一丸也就够了,杨梅也不能吃太多。尝尝就行了,你看那个文征明,连碰都不能碰的。”

后来人考证薛章宪惆怅访杨梅的杨梅村坞,可能是苏州西郊的光福一带,正德《姑苏志》说杨梅“出光福山铜坑第一,聚坞次之”,铜坑山与聚坞山都是光福境内的丘陵。江阴应当也有种杨梅,但不及铜坑和聚坞,故而嗜食杨梅的薛章宪才会从江阴赶到苏州,也算是痴情的吃货一枚。

生在苏州,有地利之便的沈周,留下过杨梅图、杨梅诗,还为杨梅写过传,在行书《杨梅传》里,他写道:杨梅发源于湖州的弁山,随后播迁于杭州、苏州、明州(宁波古称),繁衍出子子孙孙数百不止,就中有一支人丁稀少的白衣族(水晶杨梅),出自明州。他称杨梅作“杨枚”,说杨梅“慕才子扬雄、枚乘之名,故姓杨名枚”,并曾想与荔枝(虞荔)交友,但遭荔枝峻拒了,荔枝拒绝的说法是:“我是受天子诏命进宫的,平日披肝沥胆,为君王解忧,那些一无是处、只懂浮夸的穷酸书生,我可不愿意结交。”——《杨梅传》看到此处,才知,原来杨梅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文/任淡如

编辑/胡克青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倾听尼山2025|李敬泽:我们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闻

倾听尼山2025|李敬泽:我们是在世界中

倾听尼山2025 编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在山东曲阜举办。从2010年9月创立至今,尼山论坛汇集全球专家学者,汇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为解决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贡献智慧,正日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凝聚人类文明共识的重要纽带。当...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 天天要闻

“感谢党接纳了我”,92岁高龄游本昌宣誓入党

“感谢党接纳了我。终于有这样一天,我成为了预备党员。太光荣,太不容易了。感谢党,接纳了我。”七一前夕,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他说,“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为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于1...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 天天要闻

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上海艺术家15天“炼”成百枚劳模肖像

昨天,“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上,王进喜、钟南山、张桂梅等百位全国劳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们不仅承载着历史记忆,更展现了劳动者的精神风貌。这些肖像的背后,是上海画家刘双和他的团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克难关、完成创作的故事。传统版画邂逅AI...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 天天要闻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启动礼举行

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系列活动启动礼6月30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为主题为“同心携手创辉煌 由治及兴谱新篇”的系列庆祝活动揭幕。 作者:阎月巧、梁嘉骏、黄茜恬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