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93岁抗战老兵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晶体

2024年05月16日10:20:47 历史 1248

来源: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

四月二十八日,湖北省鄂州市九十三岁抗战老兵高性宽去世。遗体火化后,殡葬人员在其骨灰中发现了三枚弹片晶体——

赫赫战功背后的本色人生

■常梦星 王焱尧 中国国防报记者 吴晓婧

细雨霏霏,哀乐低回。

4月30日9时30分,湖北省鄂州市鄂城殡仪馆,高性宽的长女高水莲小心翼翼地从殡葬礼宾人员手中捧起骨灰盒,一同拿到的还有刚从骨灰中取出的3枚大小不一的弹片晶体。

“弹片和老英雄的骨肉已经融为一体了。”鄂城殡仪馆馆长林志祥感慨道。他在殡仪馆工作23年,第一次在骨灰里发现弹片晶体。老人的铮铮铁骨和赫赫战功,令林志祥肃然起敬。

“这几枚小小的弹片,是父亲的功勋证明。”望着嵌入骨头里的弹片晶体,高水莲忍不住啜泣。家人一边安慰高水莲,一边收起弹片晶体,并用红绸将其包裹起来。

这些弹片晶体,揭开了老人深藏功名而又热血传奇的一生。

高性宽1931年4月出生于河南焦作博爱县,1945年6月在太行军区四分区入伍,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戎马生涯,他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先后荣立特等功1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1次。1956年1月3日,一张印有《各个革命战争时期主要职务及证明人》的表格记录:高性宽负伤4次,三等乙级残疾,批准授予解放勋章。

泪目!93岁抗战老兵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晶体 - 天天要闻

高性宽的纪念章及相关材料

1964年5月,高性宽转业到鄂城县,先后在县供销社、县矿山公司、县农办、县水利局工作。在此期间,由于工作调动,频繁搬家,高性宽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不慎遗失。“我知道老高参加过很多次战斗,但我不知道他竟然立下了那么多战功。”曾与高性宽共事9年、今年81岁的王金元介绍,高性宽平日淡泊名利,不计得失。“那时候,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老高的身影。”王金元说。

1977年,鄂城县决定兴建磨刀矶节制闸。磨刀矶节制闸是集排水闸、船闸、公路桥于一身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关系着长港下游36万亩耕地、40多万人口的安全。时间紧、任务重,高性宽自告奋勇,担任磨刀矶节制闸副指挥长。曾和高性宽朝夕相处的同事刘定生回忆道,节制闸所在区域的岩层坚硬,需要不断爆破。当时爆破技术较为落后,打眼、制作引药、装药、引爆都依靠人工进行,十分危险。每次实施爆破,高性宽都在现场指挥。

“工地上没有房屋,大家用油毡搭建工棚。梅雨季,外面下大雨,棚里下小雨,有时候连续半个月被子都是湿漉漉的。”刘定生介绍,酷暑时节,高性宽坚持跟大家同吃、同住、同劳动,用铁锹搅拌混凝土,肩挑背扛砂石料,每个月只休息两天。高性宽战天斗地的乐观精神,感染了大家。经过整整两年的艰苦奋斗,1979年10月,磨刀矶节制闸提前建成。

1964年11月,高性宽转业至鄂城县供销社。此时,高性宽的大女儿高水莲7岁,二女儿高水香3岁,妻子没有工作,母亲体弱多病,养活一家五口的重担都落在他一人身上。按照当时的政策,高性宽是转业干部,妻子可随迁安排工作。高水莲回忆,当时鄂城县供销社准备将母亲安置到供销社下属幼儿园工作,而父亲得知单位另一名职工家中有6个孩子,生活更困难。于是,父亲反复做母亲的思想工作,将幼儿园的工作机会让了出去。

泪目!93岁抗战老兵骨灰中发现3枚弹片晶体 - 天天要闻

高性宽的戎装照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每家其实都很困难。”高水香介绍,直到姊妹三人都参加了工作,家庭状况才得以缓解。刚开始,姊妹几人不理解父亲的做法,也有埋怨,后来渐渐释然。“自己苦点累点没有啥,再困难也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这是高性宽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1985年8月,高性宽在鄂城县水利局副局长岗位上离休。离休后,他依然闲不住,经常参加所在小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小区邻居吴合年介绍,2018年,老旧小区维修改造期间,施工方准备拆除小区中央花园,遭到居民强烈反对。时年86岁的高性宽在跟施工方沟通无果后,及时将居民的诉求反映至相关责任单位。经过反复沟通,小区中央花园保住了。

“不平事敢说,不平事敢管,是街坊邻居们对他的一致评价。”81岁的小区邻居王爹爹说,高性宽嗓门亮、性情烈、热心肠,街坊邻居私下里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绰号叫“高大炮”。小区里还流传着这样一件趣事:2010年前后,一个小偷盗窃脚踏车时被“高大炮”发现,他一声怒吼,小偷被吓得连滚带爬,逃出小区。听闻“高大炮”去世,街坊邻居们心情都很沉重,一些邻居自发前往殡仪馆为他送行。

“父亲讲话嗓门大,是因为在战争中留下了创伤。”高水莲介绍,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枚炮弹在父亲身边爆炸,他耳膜被震破,血流不止。尽管父亲被战友从泥土里扒了出来,但是耳背的毛病却伴随了他一生。高水莲回忆道:“父亲先后4次负伤,直到去世,身上还有3块弹片没有取出,其中左膝、右肩胛骨、左掌分别有1块弹片。刮风下雨的时候,父亲的旧伤经常发作,疼得满头大汗。”

“上了年纪后,岳父身体大不如前,但他老人家坚持只要吃药管用就不打针,只要打针管用就绝对不住院。他觉得住院是在花国家的钱,不想给国家添麻烦。”高性宽小女婿宋德明说。

从部队到地方,从在岗到离休,高性宽把枪林弹雨中的无畏冲锋转化为在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近年来,鄂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常态化走访慰问当地老兵,收集整理他们的参战经历和英雄事迹。在查阅档案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高性宽曾立下的赫赫战功,深受震撼。当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肖俊向高水莲告知其父高性宽的立功情况时,高水莲惊讶不已,同样感到惊讶的还有高性宽的二女儿高水香和小女儿高水清。她们只知道父亲南征北战,是一名参战老兵,但是从未见过父亲的军功章和立功证书,也从未听他说起过这些赫赫战功。

“这3枚弹片与父亲生死相依70多年,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是父亲荣耀与功勋的见证,也让他尝尽了苦头。今天起,父亲终于不再受病痛折磨了。”5月7日上午,高性宽老人的女儿将高性宽的10多枚纪念章、3枚弹片以及戎装照等遗物捐赠给鄂城老兵红色记忆馆。

老兵走了,留下了3枚特别的“战功勋章”,无声讲述着他的本色人生。

(中国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