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2023年12月10日09:43:11 历史 1198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前言

1960年,中央通知邓华转业地方,到四川省任副省长。

临行前,毛主席嘱咐罗瑞卿总参谋长给邓华捎话:

“到四川后不要灰心,多到下面走走看看,向群众学习,争取早日改正错误。”

邓华让罗总长转报毛主席,他决不会消极,一定遵照主席的指示去做。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邓华也做好了长期在四川工作的打算。他与妻子李玉芝商量后,打算把家搬到四川去。

邓华先乘飞机去了省委报到,回到北京后又办理了一切相关手续。他对妻子和孩子们说:“全家一锅端,去四川安家落户去。”

之后,省委给他安排了秘书、公务员和小车。其中,谢功贵秘书深得邓华赏识,他在邓华身边待了18年。

至于邓华转业地方,为何能贴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这么说。

李井泉对邓华的嘱咐

来到成都后,邓华去看望了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李井泉很热情地向他问候:“欢迎你来四川工作。”

邓华接过话说,以后还得省委和西南局多多帮助。

接着,李井泉向邓华谈起了工作,省委决定让他主抓农机工作。另外,李井泉还给他介绍了地方上的一些同志:

廖志高是管农业的书记,苗逢澍是农业机械厅厅长。

邓华以后是要经常和这二人打交道。

从李井泉那里回去后,省委给邓华安排的工作人员已经到了。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邓华对在农科所工作的谢功贵说:

“过去我当兵,在部队时只爱练兵打仗,什么工业、农业都没搞过。但既然中央决定调我到地方工作,省委又明确要我抓农业机械,作为个人,只有服从组织,不懂就学,变外行为内行。但我需要一个帮手搞具体工作,组织上调你到我这里来任秘书,你意下如何?”

谢功贵推辞说,他一直从事的是人事党务工作,从未干过秘书,更未有给副省长当秘书的才能。

邓华很看好他,直接道:“我看你能行。你在四川工作比我条件优越。”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这是因为谢功贵是本地的农民家庭出来的,参加工作后,一直在农业部门工作。

虽说他没做过秘书,但邓华觉得没关系。他让谢功贵以后碰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去找他。

就这样,谢功贵来到了邓华的身边。

谢功贵后来回忆说,他随邓华第一次出差,到了川中、川南十几个市县,时间将近一个月。

对此,有人就说了,不过是挂个副省长的名,还是少管点儿事,以养病为好。

邓华回答道,我拿人民的钱,就要为人民服务。此外,他什么都不考虑。

为了让自己从外行变内行,邓华虽已年逾五旬,却仍然很自信地从头学起。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他买来大批农机方面的书,孜孜不倦地专研起来。遇到不懂的问题,他就虚心请教技术人员和老工人。

慢慢地,邓华有了内行的味道了。

谢功贵经常陪同邓华下工厂调查。邓华总是先到车间找工人谈,或是找车间的干部座谈,等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才听厂长的汇报。

向邓华汇报工作,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不允许有丝毫虚假,稍有差异,便要追查到底。

有位市农机厂厂长说,每次向将军汇报时,我都要出一身汗。

有一次,邓华来到自贡的一个农机厂视察。他边走边看,突然停了下来。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邓华盯着一个地方,问:“这里原来有台机床,去哪了?”

厂长回答:“没有。将军怕是记错了。”

邓华肯定地说:

“不。这里有台铣床,你把它搞哪里去了?”

厂长只好承认,说是把铣床换了汽车,用来解决厂里的运输问题。

事后,厂长悄悄地对谢功贵说:

“我原以为这点小事能瞒过他就算了。哪知将军如此精明。”

谢功贵解释邓华为何能贴身带两支枪

1961年7月,邓华协同秘书谢功贵等人,乘坐着他的专车,前往阿坝甘孜两地视察。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26年前,红军在这两地翻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险。

邓华还讲述了一个战斗故事。当年部队快到打鼓之前,遇上了受国民党唆使的土司头人的阻击。

时任团政委的邓华与团长商量后,决定给土司头人一点教训。团长去视察敌情时,不幸中弹身亡。

邓华瞬间被点燃怒火,率队冲上去为团长报仇。

说起这段往事时,邓华依旧感慨落泪。他很深情地说:

“我和团长从井冈山就在一起,谁知在这里分手了。”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视察途中,邓华兴致很好,突然提出:“把枪带上,咱们打一会儿猎吧!”

当时,除了警卫员带枪,邓华也是随身带着两支手枪。邓华一支交给了谢功贵,另一支自己拿着。

邓华的那支是不锈钢手柄,当年也门国王子送给他的,很有纪念意义。

而交给谢秘书的那支,是苏联国防部送的。

说起苏联的那支手枪,邓华还讲了一个小故事。

50年代初期,邓华与陈赓大将等我国的一批高级将领,收到苏联政府邀请,去他们国家参观原子弹爆炸。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临别前,苏联方面送给中方将军们每人一支手枪,并在手枪上刻着自己的名字。

但送给陈赓的那支,上面竟然写着“陈诚”的名字。大约是苏联方面搞错了,把国民党将领的名字写上去了。

由此,陈赓没有接受。后来,苏联作了更改。

说起手枪,邓华既然离开了部队,为何还能拿走武器呢?对此,谢功贵揭秘。

他说,这属于一种特殊情况。邓华从沈阳军区走后,由陈锡联担任军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

邓华走之前,带走了手枪,望远镜等军用品,开具了一份清单交给了军区。赖传珠看过后,没有提出异议。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毕竟邓华是开国上将嘛。

虽说是打猎,可一行人在树林里转悠了老半天,都没见到山羊、野兔等猎物,最后只是空鸣了几声。

放松之后,视察继续。7月下旬,邓华一行人到了阿坝的大金县

藏区出产许多名贵山货,很凑巧,在邓华他们到达前不久,县委公务员在防守野兽危害农作物时,打了一支野鹿。

他们将鹿角割下,说是要送给邓华补身体。

当地领导告诉谢功贵,说这鹿角不是专门为邓副省长购买的,请先不要告诉他。

说罢后,他们就把鹿角包扎好,放在了汽车后背。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谢功贵晓得邓华的脾气,若是瞒着他,必然会发火的。当邓华知晓后,他说道:“不退还东西,我就不上车。”

8月,邓华一行人到了阿坝的红原若尔盖县,视察牧区。他发现牧民们都是手工操作挤牛奶和制作酸奶。

邓华提出,可否改为机械操作?

期间,邓华吃着奶茶和人参果,对洲委副书记说,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草地时,还未发现人参果这玩意,若是知道是这么好的佳品,红军就不会吃树皮草根了。

在谢功贵的印象中,他大多的时间都是跟着邓华到下面视察。对此,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廖志高称赞邓华,他跑了不少地方,工作上有发言权。

邓华转业到四川任副省长时,为何能随身佩戴两支手枪?谢秘书揭秘 - 天天要闻

1977年8月,邓华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重返部队。

这时,谢秘书因中年从戎,不熟悉工作,再三请求要返回四川。最后得到了邓华批准。

1978年3月,谢功贵回到了四川。

1980年7月3日,邓华因病去世。在这之前,谢功贵到医院看望过他,邓华拉着他的手,紧紧不放。

对于与邓华相处的时光,谢功贵表示,值得一辈子去怀念!

静心历史录,每天会更新历史类的文章,希望您能关注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