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地方、军队和人才

2023年10月31日20:04:07 历史 1056

明朝的地方、军队和人才 - 天天要闻

文 / 子玉

历史本质上是一个不断试错、更新、进化的过程,各项制度在和实际磨合的过程中只会越来越全面、高效、务实,但太过精细化的制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虽然废除了中书省将宰相制度从明朝的组织架构中抹除,但却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只是给其换了个名称而已。

元朝将天下划分为十个行省由朝廷派人直管,明朝则进一步将大明的蛋糕切割为十三个布政使司,将行省长官的名称改为承宣布政使。

承宣布政使是主管行政的,此外,还设有主管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和主管军事的都指挥使,简称三司。承宣布政使司又被称为藩司,提刑按察使司则被称为臬司

再加上府、县二级行政单位,大明构成了一张由朝廷直管省、府、县三级的管理机制,非常的合理高效。

但明朝同时又在省府之间将大量的监司官派驻到地方去,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叫分巡道。

这其实可以理解,因为明朝毕竟只有十三个省的行政区划,在地方事务冗杂的现实面前,省级长官自然会将一些人员下沉到地方协助布政使和按察使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监司官实际上是省一级在地方上的代言人

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监司官却是不断膨胀的节奏,据统计——

明代山东省有六个府,但却有十六个分司;山西省有五个府,但却有十三个分司;陕西省有八个府,但却有二十四个分司;四川省有九个府,但却有十七个分司。

而这些司背后都是相对应的一个个编制。既增加了财政负担又使地方行政效率大大降低。原因很简单,无论一个王朝的官僚机构规模如何,直接管理地方事务的永远都是县长、县令一级,县级之上的官员则是“管官之官”,他们一般只和下层的官吏进行链接。

也就是说,县级管理的对象是民,县以上管理的对象是官。如果县以上的机构比较简洁,则县官会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治理地方的工作中去,而明朝的县官要应付的不仅是省、府两级长官,还有大量的监司官,那么他分配到工作上的精力就很有限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应付官场往来和人情之故中去了。

而明朝还常常派出总督巡抚去临时管理地方事务,所以县官要应付的关系就更复杂了。

明朝的地方、军队和人才 - 天天要闻

明朝的总督和巡抚只是临时差事 图源/剧照

都说宋朝由于冗官现象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还使行政效率大大降低,明朝也不见得强到哪去。

这样看的话,还是秦汉时的制度更加高效,县官只需应对郡守一级长官而已,而且,县官手下还有大规模的属吏团队协助工作,有足够的精力应对辖区内冗杂的事务。所以,秦汉时地方的治理还是相当不错的。

再说军事。明朝军制实行的是卫所制,大的兵区称“卫”,小的兵区称“所”——

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长官为指挥使;一千一百二十八人为一所,长官为千户,一卫有五个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分两总旗,一总旗有五个小旗。

地方上的军队由各省都指挥使管辖,长官称都司,朝廷中由五军都督府管辖,军政由兵部负责。

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就是因为,明朝的卫所制其实和唐朝府兵制本质上是一样的,士兵靠种庄稼养活自己,农闲时练兵。和唐朝一样,明朝遇到战争时也是临时派出一个将军领兵,称总兵官,战争结束后,将军回朝,士兵归于卫所。

但这种制度在明初时还是非常高效的,等到明朝的系统运转了两百多年之后就已经渐渐不能适应现实。和宋朝的换防制度一样,明朝每次调兵都会引起大范围内的骚动,原因就是,它要从全国各个地方平均调兵。

这些来自各个地方的军队由于语言、习俗、训练程度不一,再加上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所以就造成,明军数量很庞大,但却并不能发挥人员优势,反而是被凝聚力强灵活性高又处于本土作战的女真军队所打败。

明朝的地方、军队和人才 - 天天要闻

明军本质上是败于制度 图源/剧照

再加上明军的军装和武器也不能做到及时更新,导致将士们领到的都是不合身的衣服和已经生锈的刀甲。据说,明军的刀有些连一头牛都杀不死,明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所以呀,明军之败和当年的宋军一样,都是因为其运行了百年之久的军事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和新崛起的游牧民族之间的战争北宋被前金所灭,明朝被后金所灭,本质上都是制度拖了后腿。

最后说科举。明朝的科举相比唐宋,就是进一步对考试制度进行了细化。唐宋的进士都是由地方将考试名单呈送朝廷,考生考试合格后就被称为进士及第,然后就是走入仕途。

明朝由于考试人员的剧增,于是就对制度进行了调整:先进行县试,考中的称秀才;再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完了就是于京师举行的会试,考中之后才能被打上进士的标签

由于明成祖朱棣时规定,吏胥不准考进士,这就导致那些沉淀在底层给各级官员做幕府、师爷的秀才举人们失去了进士及第的资格。

如此,那些有实践经验的举人们就不能走入权力的核心,反而是对人才的一种埋没。相比汉朝时那些考试为乙等被下放到地方实习的太学生还有被再次推荐上来的可能的制度就有些落后了。

但由于教育和纸张的普及,明朝的考生已经处于严重饱和的状态,朝廷照样可以从进士群体中筛选合格的人才。

而且,从明朝开始,进士及第的人一般都会被先安排进翰林院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完了才委以官职,这也是一种进步。

但明朝后期考试所实行的八股文却是实实在在的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后来,明朝的各项制度又被入主中原的清朝所继承,直至封建帝制结束之后,相关制度才被从历史中被动消失,比如科举制。

怎么说呢,历史制度的创建,秦汉为一阶段,唐宋为一阶段,明清又为一阶段,明清的制度虽然精细,但也是存在相关问题,也会出现和历史发展脱节的情况。

总之,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制度,要想永远保持高效,只能是及时更新。

是的,个人的成长靠进化,制度的先进在于更新。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 天天要闻

琉球有权独立!中国将领一句话让全日本集体破防:这是宣战

“琉球不该属于日本!”中国将领一句随口抛出的话,瞬间让日本上下炸开了锅。这话听着平淡,可威力不亚于扔了颗舆论炸弹。日本急了,网友怒了,连官员都坐不住了。琉球这块小岛,背后藏着什么秘密?将领的惊人发言一名中国退役将领在某次东亚安全会议上,淡淡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 天天要闻

刚宣布要加入我国,并升起五星红旗,却在3小时后消失的国家

“锡金国王下令升起五星红旗,宣布加入中国!”——1975年4月10日,这条消息短暂传出,震惊周边国家。然而,仅三小时后,印度军队开进锡金首都甘托克,这场“中国梦”瞬间破灭。锡金,这个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小国,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做出如此决定?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 天天要闻

库页岛的老百姓,日子有点难,对中国人严防死守,是行不通的

“中国人的钱,我们想要,可又怕他们把岛‘吞’了。”库页岛一位渔民的话,透着点无奈。曾经的中国东北宝地,如今成了俄罗斯的“后院”,岛上资源多得能闪瞎眼,可老百姓日子却紧巴巴。面对中国伸来的橄榄枝,他们既眼馋又犯怵。严防死守,真能守住啥?富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