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2022年11月02日21:03:47 历史 1708

前言:

接上一篇文章,关于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桐油买办商人的真实案例,许多人好奇后续发展如何,小编连夜整理资料,才有了本文精彩内容。其实,资本发展不外乎积累、竞争、垄断等过程,义瑞商行也是如此;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支持下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接下来用不到十年时间,垄断了长江中上游一带的桐油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义瑞采用的竞争手段非常高明,即使放到现在仍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正文:

义瑞商行在取得美国施美洋行资金支持后,迅速在川、鄂、湘等桐油产地大肆扩张,建立桐油收购、提炼、运输、储存集一体的分号,每年向美国运输约2万吨的桐油,占据美国市场的50%左右。由于义瑞商行率先提出了“代购取佣”的经营方式,采购资金全部由洋行负责,避免了大宗商品交易占用资金的弊端。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此后几年,有了资金的支持,义瑞凭借灵活的管理,先后吞并了长江流域许多私营油行,挤走了美国其来洋行设在四川的分行,搞垮了以军阀王陵基为背景的中原公司,桐油业务遍布长江中上游;义瑞的资产也从最初的八千元涨到二百多万,翻近300倍,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看一下义瑞商行在桐油行业的地位。

外国势力为了便于掠夺中国经济资源,成立了一个进出口商会,里面有许多洋行负责人和为其服务的中国买办,义瑞的老板李锐也是圈里人。当时美国安利洋行在四川购买了一批桐油,由于长江水位太低,无法运出来,如果从武汉采购,价格太贵会赔钱,最重要的是会违期造成失信。安利的负责人马克请义瑞商行帮忙,李锐当即调拨三百吨,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桐油支持,义瑞立即把手伸向了内贸,如棉纱、洋油、运输等。据义瑞统计,当时内贸的营业额已经不输桐油业务,每月头寸调拨上,桐油出口与内贸采购这一进一出几乎可以对抵,商行无需经过钱庄,便可自行调剂汇价,使得出口和内贸相互刺激(桐油利润高,汇率便可调低,从而在价格和交易方面降低门槛,换句话说用出口带动内贸)。到1932年左右(义瑞商行于1928年左右正式运营)仅棉纱一项,三年内便盈利了五十万,利润相当的可观,为此棉纱厂特意向义瑞提供一千包作为周转底存(即随时使用,不用等待)。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义瑞商行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美国官方的注意,驻华大使馆为了保护美商即得的利益还专门给行驶在长江上的军舰下令,适当的时候要保护义瑞的货船和沿岸的分号,并在特殊时期提供军用通讯设施保证义瑞与美国市场的联系,使其桐油等大宗商品的交易在情报方面走到了最前面。

当时西方各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日渐深入,驻华的领事馆为了掌握中国经济状况定期召集本国商人汇报情况,而桐油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起初桐油方面的汇报都是由美国其来银行负责,后来义瑞商行挤走,美国大使馆便请义瑞来负责汇报。

义瑞商行为了获取更多的信任和庇护,积极向美国使馆汇报行业数据,甚至不惜把机密资料都交出去,如“月底汉口存货表”、“每月出口统计表”。前者是行业机密,关系到未来市场走向,而后者的报表来得更加诡异,报表包括出口日期、商品名称、出口企业、数量、货船编号、目的地等,很明显这是一份官方数据,至于怎么来的就耐人寻味了。(有读者反应,上篇文章看不出义瑞商行哪方面体现了买办资产阶级的特点,相信这些足以说明了吧)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随着资本逐步增长,义瑞商行逐步形成垄断态势,作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并没有因此放慢前进的脚步,更没有忽视潜在生存危险,为了长久地发展他们采取以下手段,巩固桐油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第一,降低成本,当时大宗商品交易需要向银行贷款,利息三分左右。义瑞贷款主要有两项,一是靠施美银行信用证,可以无息贷款,这份款项专用于桐油采购;另外一项,是银行给予的打包贷款(用出口所得外汇换取本国法币贷款),用于商行的日常经营。按三分利息算,如向银行贷款一百万,需要支付三十六万利息(可能是按月计算,不算复利),直接拉高了成本。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义瑞就找花旗银行谈判,以施美银行光票信用证为保证、以每月稳定的出口外汇为代价,让他们把利息降到了五厘。当时美国银行信用证含金量非常高,而美元外汇又是各大银行争夺的热点(上海的银行都以本币换外汇,以增加竞争优势),花旗银行见义瑞每月都有近二万吨桐油出口,外汇交易量几十万,便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义瑞银行的这一举动引起上海银行的注意(眼红外汇),董事长陈光甫亲自找义瑞的老板,要求把一部分外汇转到上海银行,好处是贷款利息可以降到七厘五,这在当时中国的银行中算是最低得了。义瑞为了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便把部分业务转到了上海银行。这样算下来,如果向两家银行各贷款一百万,义瑞商行每年要节省近六十万的利息。

第二,在各地设分号,义瑞先后在川、湘、鄂三省桐油主要集散地建立油行、在重庆、常德设分行、在长沙设钱庄;拿到低息贷款后立即提高收购价格,以争取客户、扩大货源,保证美国的施美洋行有充足的现货销售,源头有货源、终端有客户,生意才能源源不断。截止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前,义瑞已经把分行设到了香港,开始开辟其他国际市场了。

第三,扩大储油量、代客存储,当时一艘油船可以装载三五百吨,而义瑞在万县的储油池可以存放三千吨。这样的地方在各桐油产地都有,因此义瑞除了自己提炼还可以代客存货、加工,除了可以收取一部分费用外,作为大宗商品的持有者,可以随时向市场提供货源,控制价格,加速桐油流转(只要事后再补上客户的即可),对业务开展非常有利。

第四,杀价屯油,桐油产量高峰期便是价格最便宜的时候,另外,长江枯水期油船进出不便,也是价格低谷期,义瑞可以趁机以低价囤货,不用承担占用资金的风险(由施美银行开据信用证,无息贷款),等到来年再以高价卖出。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第五,优先装船的权力,长江航运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帝国主义有优先航行的特权,义瑞通过施美银行的关系,可以悬挂美国国旗,使桐油以最快的速度运出去。这种特权配合义瑞货到结账的操作(当时其他商行都是按年或重要节日结算)吸引了不少运输公司的眼球,即使舱位再紧张,义瑞也不存在找不到船的问题,有的运输公司甚至还愿意与义瑞签订秘密协议,自降运输费。

另外,当时美国美孚公司有一条专线,向四川运输煤油,为了提高效率他们一般都是空舱回程;义瑞发现后立即通过施美银行关系,说服他们回程时拉上义瑞的桐油,并且价格比普通运输便宜三成,每年近3万吨的出口量,光运输就能节约不少。

义瑞不断压缩成本,筑起高墙,别人根本越不过他的成本线,因此牢牢掌控了市场。截止到1938年,总资产方面迅速增长300倍,连带着他的“主子”施美银行都跟着疯涨,股票价格翻了20倍。当时,一般的买办企业在业务关系上只负责向产地采购,另一端由外商负责,而义瑞虽然名义上用施美银行的信用证采购,看似像代理服务,但实际上采购、生产、运输一直到报关出口都负责,再加上以美元结账和独立核算,说义瑞是一家民营企业也不为过。

近代桐油商人如何垄断行业?五条措施不断压缩成本,堵住竞争之路 - 天天要闻

义瑞商行近十年的发展成果被施美银行看在眼里,施美银行的负责人史密斯为自己当年扶持义瑞深感高兴,每年的股东会议,义瑞的业绩让他出尽风头;义瑞的负责人去美国时他都全程陪同,一方面出于私人关系,另一方面也怕美国其他银行趁虚而入。

如果中国的大环境能一直稳定下来,义瑞商行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一定能走出中国;然而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内贸一落千丈,接着上海失陷,出口业务也跟着急剧下滑,后来希望通过航运转陆运,走长沙出广州,最终也没成功。1938年武汉失守,义瑞业务陷入停产状态,储存在重庆的近三千吨油运不出来,后来在美国人的交涉下,运出一半,但途中遇到战火,被烧掉了大部分;所剩转入长沙,结果又被国民党以战略物资受国家管控为由征收,留在重庆等地的桐油最终也未逃过这个命运。

抗战胜利后,义瑞商行虽然得以短暂的复工,但当时官僚资本主义盛行,他们勾结帝国主义财团,强行垄断桐油行业,排挤地方产业,四川桐油公司作为地方企业的代表也没逃过破产命运。

内战爆发后,货币贬值太快,前期的积蓄全部化为白纸。不过义瑞商行仍没有停止经营,转而采用以物结算的办法,即桐油卖出后所得法币立即换成货物,结算时以货物多少为准,这样勉强坚持了一段时间;好在信用好,银行监管方面给予一定的宽松,使其渡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全国解放后,义瑞商行的创始人选择留下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以公私合营的方式逐步恢复了生产经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