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山中一小村竟然与浙江杭州的于谦有血脉渊源

2022年11月01日18:24:16 历史 1578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留给后世人慨叹的。当我走进河北省井陉县城微水镇于家石头村里,看到这个深藏在巍巍太行怀抱中的小村庄不禁发出了这样的问答。因为,我想不到,这个小小村落竟然与青史留名“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大英雄于谦有直接的关联。

先说说这个石头村,这个小村落完全置身于石头的世界里。当你走进这个村落,石巷石街,石院石房,石栏石桥,石阁石楼,村路也是石头铺就的,映入你眼帘的全部是石头。房屋大多是四合院,建筑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街巷全是青石铺就。这里完全是一片石头的天地,村里人95%以上姓于。于是于谦的于,这里的人大多是于谦的后代。

大家都知道于谦(1398—1457)是明代民族英雄,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他的后人怎么从秀丽的江南到这通行无路,消息闭塞,仿佛在尘世之外的北方大山中了呢?

河北大山中一小村竟然与浙江杭州的于谦有血脉渊源 - 天天要闻

这件事还得从于谦讲起。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奸臣王振出卖明英宗发生“土木之变”,导致明朝50万大军全军覆没。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得以复辟,编织罪名,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将于谦斩首,弃尸街头。

于家被抄,家人被充军边疆。他的一个儿子为了活下去,一路向北隐居这大山之中,从此隐逸在太行深山的石头村。生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于家这哥仨“与木石居,与鹿逐游”,以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用石头搭房垒屋,开荒种田,繁衍生息,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村落。

河北大山中一小村竟然与浙江杭州的于谦有血脉渊源 - 天天要闻

于谦后裔至今繁衍24代。他们用天然石头在深山抒写顽强的生存史。这个小村庄穿越岁月沧桑走到到今天,这是于家后裔坚韧不拔,代代相传的奋争精神的写照,也是生命顽强不息薪火相传的伟大价值。

这个村中现存四合楼院、于氏宗祠、清凉阁、观音阁、真武庙、古戏台及风格多样的民居建筑,是北方保存完整的精华古村落。

河北大山中一小村竟然与浙江杭州的于谦有血脉渊源 - 天天要闻

村中的三层楼阁清凉阁是于谦后人于喜春个人所建,他用了25年时光。整个楼阁旱地拔起,建筑物不打根基,石料也不进行雕琢,注重自然,根据形状垒砌而成,建筑物显得古拙质朴。经500多年风吹雨打,依然岿然不动,愈发显得沧桑厚重,是于家石头村的标志性建筑。

行走在石头街巷,抚摸着厚厚石墙,感悟着于家后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血脉在人间”的顽强生命力。历史虽如过往烟云,但留下了让人思索、回味、借鉴、叹息太多的故事,总有故事能触动你内心深处,与你共鸣。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 天天要闻

平顶山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古墓群重见天日,两处古代遗址“露真容”

今夏白龟湖水位持续下降,不仅让一处清代墓葬群重见天日,更意外揭开了两处古代遗址的神秘面纱。7月2日,平顶山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了全面调查:原有墓葬已于水库修建初迁移,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广旅局文物保护中心已组织人员开始对现有墓碑进行转移保护。7月2日,记者随文物保护人员深入白龟湖西北...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 天天要闻

哈尔滨怎么从清朝一个村镇,成为黑龙江省会的?

哈尔滨是古肃慎人的地盘,在女真崛起前,只有小型聚落,清朝初期也不过是小镇,如何成为黑龙江省会的呢?【哈尔滨】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南与吉林省接壤,地处松嫩平原东南缘,松花江中游,面积5.31万平方千米,居中国省会城市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