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牟平区王格庄镇南的一个小山村,处于胶东半岛中间,典型的丘陵地带,王格庄镇,一镇两河,南北各入海,这是生我养我的老家,每次回家,感触颇深,今天把老家的故事典故与大家分享。
军屯。位于王格庄镇上庄沟村南约500米处,地势较为平坦,内有马道、庙前等地名。传200多年前,登州府在此屯过官兵而得名。时上庄沟村东500米处有一村名柳家庄,庄中有柳姓200余户。庄主姓柳,勇猛过人,喜结交江湖好汉。时上庄沟村南寺庙中的和尚,村西邓家庵的尼姑都喜好武术,庙中和尚乃少林寺出身,武艺超群。柳庄主常与其往来,切磋武艺。
一年春天,柳家庄百姓不堪官府聚敛,抗交捐税。宁海州衙派兵弹压。柳庄主带领村民,在和尚尼姑协助下,将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宁海州官无奈,禀报登州府求助。登州知府闻报后,立即调兵讨伐,数万官兵屯于上庄沟村南,采取各个击破战术,将南庙和尚、邓家庵尼姑杀死,放火烧了庙庵。经一昼夜激战,柳家庄被攻破,官兵冲进村子,将1000余村民悉数杀掉,并放火将村庄夷为平地。至今在遗址处仍可见到水井、碾盘等遗迹。周围村民耕作时,时常挖出箭头、匕首等武器残骸。南庙建筑基础尚存。
垛山石门开。王格庄镇南部与乳山交界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叫垛山,主峰玉皇顶海拔612.6米。相传很久以前,东山脚下一户人家,家中有人在京城做小生意。一年冬天,商人收拾好铺面准备回乡过年。在启程前一天晚上,有位自称老乡的人找到他说:"我家就住在垛山五丈崖下,多年没有回乡,拜托为老母捎封书信,家人必有酬谢。"商人疑惑:我家世代居住垛山脚下,从没听说五丈崖下还有人家。那人又说:到了五丈崖,对着石棚高喊"石门开,石门开,京里大哥捎信来"。连喊三遍,自会有人出来相见。
远望垛山
商人到家翌日,来到五丈崖下,只见到处灌木杂草,便按"老乡"的话喊过三遍,果然石壁慢慢裂开一条缝隙。正在惊疑之际,里面走出一位家人打扮的人,抱拳问道:"贵客辛苦,可有我家公子信来?"商人惊愕不已,跟着家人走进了石门。外面正值数九寒天,石门里却是另外景象。亭台楼阁,金碧辉煌,奇花异草,宛若仙境,商人目不暇接。豪华客厅内,端坐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商人递上书信,老妇吩咐设宴款待。宴罢,商人起身告辞。老妇再表示谢意,吩咐家人呈上谢礼。商人接过,见是一捧豆芽,便随手放进兜里,心中忿忿。出了大厅,趁人不意,掏出豆芽,随手扔掉。回到家中,商人无意间发现兜中还有几粒豆芽,握在手中却有异样的感觉,仔细一看,原来是金豆子,于是后悔莫及,便返回五丈崖下,虽高喊暗语,但石壁丝毫未动。商人异常恼火,便弄来干草,在石壁下方的小洞口点起火来,口中恨恨:"呕死你们!"无意间一回头,见山下自家房子升起了滚滚浓烟,心中一惊,赶紧扑灭石洞口烈火,回到自家门口,眼前一幕让他目瞪口呆。房子已烧成了瓦砾,家中老少已变成七具尸体。至今,垛山脚下还有一个大土堆,俗称"七人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