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时期

2022年07月14日09:13:34 历史 1955

孙中山能够成功,第一个要感谢他的亲哥哥——孙眉

孙中山祖上并不富裕,标准的广东农民家庭。

赶上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生活更穷困。

哥哥孙眉年仅17岁,背井离乡跑到檀香山去打工。

这是广东地区当时的常态,在家乡吃不上饭了,只能远渡大洋,要么去南洋、要么去檀香山,甚至去南美洲等地讨口饭吃。

好在孙眉不仅能吃苦,头脑还灵活,在檀香山打下了一片江山,成了一方土豪。

孙中山一大家人的生活这才得到改善。

孙中山12岁时,便去檀香山投奔哥哥孙眉,依附孙眉生活、求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檀香山当时还不是漂亮国的土地,但也快了。

檀香山人民正在和漂亮国进行最后的斗争。

孙中山耳濡目染,知道了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奋斗的方向。

孙眉就惨了,从此只能一直用金钱支持这个“不务正业”的弟弟去实现理想。

漂亮国占领檀香山,孙眉破产,返回广东祖籍地。

孙中山却成了革命领袖,成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胡汉民等人推举孙眉任广东都督,被孙中山拒绝。

孙中山认为,胡汉民等人推荐孙眉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孙眉本人并无担任这一重要职务的能力。

孙中山有点太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

孙眉在檀香山尚能闯下一片天地,胡汉民等人的推举绝不仅仅因为孙眉是孙中山的哥哥。

1915年,年仅61岁的孙眉便郁郁而终。

1883年,17岁的孙中山从檀香山返回广东,继续学业。

1887年,21岁的孙中山转入香港西医学院(香港大学)学医。

1892年,26岁的孙中山获得医学硕士学位

在这期间,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救国行动,未曾停止过。

他写文呈请香山县令,要求在香山改革县政,特别是普及现代教育。

他经常在港澳粤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比如名篇《农工》。

不过,压根没人理他。

但孙中山在这时期遇到了三位志同道合的同乡:
杨鹤龄陈少白尢列,加上孙中山自己,成了一个小团伙。

这四个人整日泡在一起高谈阔论,主要内容只有一个:

造反、推翻满清政府!

这在当时是很不可思议的,所以这四人被称为“四大寇”

陆浩东郑士良等人后来也加入了这个团队。

孙中山表现了自己对洪秀全的敬仰,经常自诩“反清英雄第一人”!

要做第二个洪秀全!

可能觉得这几个文弱是书生只是吹吹牛,官府也没当真。

否则定其一个谋反的罪名,这几人可能就性命就不保了。

反清就好好反清、造反就好好造反,但当时的孙中山还是个改良主义者。

康有为出生在1858年,只比孙中山大8岁,但出名比较早。

当时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广收学徒,宣传西学,要“经世致用”。

孙中山想结交康有为,就去拜见。

康有为看不上尚且默默无闻的孙中山,只愿意收孙中山为学生。

以孙中山的志向和清高,怎么会拜在康有为门下,非常之气愤。

从此,这二人成为一生之敌。

孙中山甚至一度找关系,准备上书李鸿章,阐述自己的治国理想。

为了见李鸿章,孙中山不惜把李鸿章猛夸一通,并表示自己愿意到清廷做官,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孙中山本来是有机会见到李鸿章的,毕竟孙中山托的人是盛宣怀,盛宣怀可是李鸿章面前的红人。

可惜,恰逢甲午战争爆发,李鸿章忙的焦头烂额,压根没空接见孙中山。

孙中山和陆浩东既来之则安之,索性在天津和北京兜兜转转了好一大圈。

这是清朝的腹心之地、心脏地带。

转了这一圈,也让孙中山看透了清朝的没落和腐朽。

孙中山最后感叹一句:“和平之法,无可实施。”

从此,孙中山坚持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再无改变过。

孙中山称“四大寇”时期为“革命的言论时期。”

其实不然,那应该是孙中山“革命的迷茫时期。”

本文由寂寞火炉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

孙中山和“四大寇”——革命的迷茫时期 - 天天要闻

孙中山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