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中的中国输在哪里?

2022年07月07日15:11:04 历史 1724

七七事变”已经过去85周年,

我们今天再来回顾这段令国人痛彻心扉的历史,

分析“七七事变”中的中国输在哪里?

目的是警醒所有中国人:

勿忘国耻!

强我中华!

“七七事变”中的中国输在哪里?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油画)

“七七事变”是日本侵略者早有预谋而阴谋策划的,

早在1937年2月20日,

日本外务省就在《第三次处理华北问题纲要》中无耻声言要对南京政权采取措施;

到了4月中旬,

日本就在外务、大藏、陆军和海军四相会议上阴谋策划侵占华北;

6月,

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甚至公然扬言,

如武力许可,

我们应首先对南京政府加以一击。

此时,

日本骤增驻扎在华北的军队,

日军及其扶植下的伪军对北平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包围之势,

尤其是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卢沟桥形成了巨大的威胁,

如果日军攻占卢沟桥地区,

就可以随时截断平汉、平绥、北宁三条铁路之间的联系,

北平将失去任何屏障,

日军攻占北平将简单得如同探囊取物。

除了在军事上提前做好的精心部署,

日本侵略者在宣传上也多次释放要对中国使用武力的信号:

日本在华北的驻军曾宣称,

为了把国民党和蒋政权从华北排除出去而使用武力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1937年6月30日,

满铁派驻北平的一名特务曾嚣张地对人宣称,

一个星期以内,

如果不会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就把我的脑袋给您;

7月1日,

有记者对日本华北驻军参谋长桥本群表示,

近期北平将会发生不同寻常的事态,

桥本回答,

您的担心是对的,

但我认为29军方面是不会挑衅的,

学生骚动也闹不起大乱子来,

是日本人渴望着闹事。

事实上就是日军一直在挑衅、制造事端:

进驻丰台的日军常常以演习为名在卢沟桥附近挑衅,

周期从每半月一次发展为三五天一次,

不分昼夜、真枪实弹地挑衅,

有时甚至赤裸裸地逼近宛平县城,

模拟攻城。

事情已经严重地发展到了这个地步,

日本侵略者准备蓄意发动武力挑衅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

“七七事变”中的中国输在哪里? - 天天要闻

宋哲元

而此时的国民政府以及主政平津冀察的29军军长宋哲元对此没有采取任何防范措施,

既没有在军事上做好任何应对的筹划或准备,

也没有在外交或舆论上作出任何回应,

总而言之,

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宋哲元的29军,

对日本侵略者如此昭然若揭的挑衅视若不见,

似乎这一切紧张的局势压根与自己毫无关系,

毫无任何应对和防范的准备与筹划,

中国输在了麻木不仁与没心没肺。

当日军一切准备就绪后,

1937年7月7日夜,

日军开始行动了。

晚上10点40分,

在卢沟桥东北的大瓦窑和永定河之间进行军事演习的驻丰台日军中队长清水节郎宣称,

少了一名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

尽管日军没有任何确切证据,

他们就一口咬定说失踪士兵被中国军队胁迫进入宛平城

他们必须要进城搜寻。

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驻城的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的断然拒绝,

其实,

日军失踪士兵在20分钟后就已经平安归队,

但日军仍然一再无理要求进城搜查,

很显然,

这就是日军一次蓄意的、有预谋的军事行动。

7月8日凌晨1时左右,

日军就根据早就制定好的专门针对此次军事行动的《宣传计划》开始行动,

该《计划》规定要占领卢沟桥,

最迟于9日正午要占领宛平县城,

并做好了要监禁中国要人(指29军军长宋哲元)的准备。

实际上,

对于“七七事变”的真相,

不仅日本一般国民,

包括日本首相、海相、外相等诸多军政要人都明白这是日本陆军刻意制造的事端。

尤其是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七七事变”扩大为全面侵华战争后,

曾对一个日本前华北驻军参谋说“七七事变是陆军的年轻人的阴谋”。

事变发生第二天晚上,

天津特别机关长茂川秀和在天津一家日本餐馆与田中隆吉喝酒时承认,

卢沟桥事变就是他组织人干的。

日本战败后,

茂川秀和在被审讯时供认,

卢沟桥事变中第一枪是日本人打的,

事变责任应该由日军承担。

以上诸多证据表明,

日军蓄意挑起争端和冲突,

制造“七七卢沟桥事变”,

目的就是要伺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中的中国输在哪里? - 天天要闻

29军37师219团团长吉星文

事变发生后,

驻守北平的中国军队被迫采取了紧急的警戒措施并密切监视日军动向,

8日早5时,

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宛平县城并攻占了宛平东北方的沙岗,

中国守军吉星文团长忍无可忍奋起还击。

一大早,

日军一木清直大队长率第1联队第3大队主力分4路直扑龙王庙和铁路桥的中国守军,

中国守军不顾具有优势兵力和猛烈炮火的日军,

仍猛冲入敌群同日军展开肉搏战,

寡不敌众陷入重围而死伤180余名官兵。

几乎同时间,

日军另一部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宛平城东门。

第29军军部命令守军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双方激战至7月8日15时50分,

日军驻军混成第4旅团指挥官河边正三赶至丰台督战并增调重兵进关。

9日凌晨第29军收复铁路桥和龙王庙等失地,

冀察当局为防止事态扩大竟然同意与日方谈判交涉,

以致白白错过了继续进攻的最佳时机,

中国输在了仓促应对而拿不出成熟有远见的解决方案。

此时,

蒋介石虽然进行了军事上的调动和部署,

但他又表示愿意由冀察地方当局出面与日本谈判从而和平解决此次事变,

这就导致宋哲元在对日谈判中为谋求事变的和平解决而对日作了令人遗憾的让步。

实际上,

狡诈无耻的日本侵略者就是故意以谈判为名,

利用宋哲元的软弱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对和平的一厢情愿的幻想,

而让他们的缓兵之计得逞:

日军利用谈判的空档时间完成了包围平津的军事部署,

日军入关作战部队达到5个师团、超过10万人之众,

中国军队坐失军事进攻和歼敌的良机,

中日双方兵力对比,

日军已经完全占据绝对优势。

南京国民政府和冀察当局缺乏对“七七事变”事态严重性的认识,

单方面对和平抱有幻想,

企图通过单方面的让步来达到保存实力和地盘的目的。

等到宋哲元发现自己完全被日军玩弄于股掌之间时,

认识到中日之间的大战已经不能避免,

这才下定决心武装抵抗日军的侵略,

但为时已晚,

日军已经完成了作战部署,

集中了3万兵力,

对平津发起了总攻。

中国输在了短视、幼稚以及被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 天天要闻

硝烟玫瑰:女少校单枪匹马逆转战局的生死72小时

1944年湘西的雨像裹着铁锈,李洁攥着望远镜的手沁满冷汗。望远镜里,溃逃的士兵正像没头苍蝇般撞碎营区铁丝网,三八大盖的寒光已经刺破晨雾——日军追兵比预计的早到了整整两小时! "副营长!三连连长带着人要往南跑!"通信兵小顺子跌跌撞撞滚进战壕,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 天天要闻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张天蔚病逝,享年71岁

7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员、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原社长、总编辑、编委会主任、编审张天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6月29日21时19分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逝世,享年71周岁。张天蔚老师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潜心编审、躬耕出版工作,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出版事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出...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 天天要闻

中方决定,制裁托伦蒂诺!

据外交部网站7月1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中方对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裁。一段时间以来,菲律宾个别反华政客出于一己私利,在涉华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恶意言行,损害中国利益,破坏中菲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表现恶劣的菲律宾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制...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 天天要闻

香港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8周年,聚焦拼经济、惠民生

7月1日早上8时,香港湾仔金紫荆广场举行升旗仪式,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周霁、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及社会各界代表出席仪式。 在活动现场,香港警察管乐团奏乐,护旗方队用中式步操护送国旗和区旗入场。随后,现场全体肃立,国旗...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 天天要闻

中共一大纪念馆喜纳“镇馆之宝”——《周恩来手书李公朴、闻一多悼词》

今晨8时许,伴随着一大广场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步伐和整齐划一的动作,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人员肃立致敬。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的“颂歌献给党”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融合了庄严仪式、文艺汇演、文物见证与红色体验等多种形式,深情致敬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