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1945年罗斯福突然离世,未能坦诚相见的斯大林和丘吉尔迎来了“终局之战”……

2022年07月05日11:11:08 历史 1165
读书|1945年罗斯福突然离世,未能坦诚相见的斯大林和丘吉尔迎来了“终局之战”…… - 天天要闻

《法西斯的破灭:二战22个历史特写》

[英] 凯瑟琳·马什 编著

王小欧 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几乎在全球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都留下了印记,它是德意日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及仆从国与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你将会在本书中了解到,日本如何侵略别国领土,进而挑起与美国的战争;由大规模、多线行动产生的技术创新和战术,以及残酷的战斗,如何彻底改变了战争对军队、政府机构以及民众的意义;以及这场战争是如何彻底摧毁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并对当今世界持续产生着影响。

>>内文选读

终局:第三帝国的灭亡

德国和苏联之间的柏林会战是历史上最血腥的对决之一,所造成的冲击波回荡了数十年……

1941年10月,在纳粹德国国防军入侵苏联4个月后,阿道夫·希特勒站在柏林体育宫挤满观众的礼堂前,观众约有1.4万名。这是全市最大的会议厅,辅以纳粹“卐”字旗装饰。一只引人注目的、明亮的、20米宽的“金鹰”将会议厅进一步“纳粹化”。它盘旋在元首上方,看上去威严而圣洁。这是希特勒的“圣殿”,在此,他发表了以下演讲:

“今天,我可以说,敌人已经被击溃,并永远不会再崛起!他们力量已经集结起来去对抗欧洲。我们避免了这种危险,这要归功于德国士兵的英勇、忍耐和牺牲!”他对事件戏剧化的描述赢得了狂热的掌声。只是,他的敌人远未被击垮。

到1945年5月,原本回荡在这里的“Sieg Heils”,已经被苏联步兵的叫喊声所取代,他们冲进希特勒的“圣殿”,站在他曾经“布道”的讲台上。他们一边高喊着“乌拉!”,一边追捕着楼内最后一批希特勒的信徒。

对于苏军士兵来说,这个讲台甚至比国会大厦更具纳粹权力的象征。占领它不仅意味着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民族社会主义的消亡。民族社会主义造成了2700万苏联公民惨遭屠杀。然而,对于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来说,真正的收获是占领了享有盛誉的德国首都本身。

读书|1945年罗斯福突然离世,未能坦诚相见的斯大林和丘吉尔迎来了“终局之战”…… - 天天要闻

在1945年年初,苏联人占领柏林并在欧洲结束战争的想法,已具有明显的可行性。苏军一月攻势的成功,使其在短短20天内突破了500千米的德占区。2月5日,苏军开始横渡奥得河——进入柏林前的最后一个天然屏障。然而,苏军一到河对岸就停了下来,此处距希特勒首府仅60千米。

苏联的进攻是如此迅速,战斗是如此激烈,然而,胜利也让苏军的弹药和燃料都面临短缺。在准备最后一战之前,他们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来进行补给和增援。

大规模进攻的暂停也给了纳粹重新整合的时间。纳粹后备军是由剩下的部队拼凑而成的,任何一个平民都可以被强征入伍。受伤的士兵在医院的病床上接到命令重返战场,部队文员也被下令前往战斗单位,而新成立的人民冲锋队民兵组织招募的人里还有60岁的男子和13岁的男孩。拒绝的人都会被处决。

最终,纳粹最高统帅部总算成功地集结了约76万人的部队。许多人被派往加入处于柏林东部泽洛高地(Seelow Heights)的第9军,在那里帮助建立复杂的防御工事。在他们劳作的前方平原上,苏联集结了一支250万人的队伍,有6000多辆坦克和4万门大炮。时钟嘀嗒作响,这将是历史上最血腥的对决之一。当柏林沦陷时,将有十万人丧生。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想利用这次短暂的停歇。他认为,这是西方抢夺主动权和占领柏林的良机。至3月底,西方盟友已越过莱茵河,且仅距市区100千米。丘吉尔在4月1日警告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如果苏联人占领柏林,将来难道不会出现严重而可怕的困难吗?”

读书|1945年罗斯福突然离世,未能坦诚相见的斯大林和丘吉尔迎来了“终局之战”…… - 天天要闻

正如后来发生的那样,丘吉尔非常关注未来,以及战后欧洲地图的样子。他敦促美国人占领这座城市。然而,在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将军领导下的美国最高统帅部并不热衷于此。那年冬天,希特勒在西部发动最后的反攻时,艾森豪威尔领导的部队在坦克大决战期间遭到重创,这令丘吉尔十分警惕。当艾森豪威尔问道:“如果袭击柏林,会造成多少伤亡?”时,他的一位将军告诉他:“10万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数字。如果真的发生了,这将占到美国在整场战争中全部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艾森豪威尔反而听从了斯大林的话。斯大林告诉他,柏林在战略上并不重要,他最好集中于努力阻止纳粹在南方的重新集结。这是艾森豪威尔很乐于接受的建议。

然而,斯大林和丘吉尔都未能坦诚相见。在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已经达成共识,即当纳粹政权垮台时,苏英将分区占领柏林。那么,为什么丘吉尔还如此看重谁先占领这座城市呢?同样,如果柏林在战略上不重要,斯大林又为何如此渴望苏联单枪匹马且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员伤亡来占领它呢?毕竟,在“D日”前,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痛斥他的盟友,指责他们在苏联血流成河的时候没有予以足够的兵力支持。现在是他们在这场共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弥补这一损失的时候了吧?因为此时,现成的钳形攻势,将拯救一方于独自包围城市。这些问题的答案在于,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似乎正在布一盘巨大的棋局。

4月初,丘吉尔下令起草了“不可思议行动”计划。1998年解密的文件显示,在欧洲敌对行动结束前的1个月,丘吉尔正在策划一场针对苏联的战争。在他的秘密计划中,英美两国的47个师将在1945年7月1日突袭苏联。此外,这一攻势将得到10个德国师的支持。其目的不仅仅是将苏联人赶出东欧,而是要入侵苏联本身。根据官方文件指出,要占领“苏联大都市的广大地区,致使那个国家不再具有作战能力”。

斯大林知道丘吉尔在做什么吗?几乎可以确定,他知道。1945年,苏联人已经成功地渗透进英国的情报系统,双重特工如金·菲比和盖伊·伯吉斯,多年来一直在向克里姆林宫提供情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斯大林渴望其部队涌入柏林及周边地区。正如卡尔·马克思曾经指出的那样:控制了柏林,就控制了整个欧洲。

任何人处在约瑟夫·斯大林的位置,都会想在边界和新划定的战线之间圈定大片地盘。无论真相如何,毫无疑问的是,罗斯福在4月12日的突然离世促使斯大林发起了最后的进攻。在罗斯福时代,斯大林有一个可以信任的盟友。然而罗斯福的继任者哈里·杜鲁门并没有提供类似的保证,与其坐等那些潜在的敌人在背后捅刀子,不如果断采取行动。4天后,柏林战役打响了。

作者:凯瑟琳·马什

编辑:金久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