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分》(152)1983年到重庆“储奇门羊子坝”中药材市场

2022年07月01日05:47:21 历史 1305

1983年深秋,我和彩云被骗到贵州省罗甸县,坐一辆拉香蕉的大货车跑了出来。有惊无险,当天晚上在贵阳坐上火车,火车上的人太多了,天气炎热,有的人光着膀子,有的人光着脚丫子,有的人抽烟,车厢里面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儿。这是一列从贵阳发往重庆的火车,车上面都是南方人,我和彩云在车厢连接处,实在太累了就坐在地上。车厢门口有一个外国人,拿着照相机对着车厢里面拥挤的人群拍照,我和彩云可能也在镜头里。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这个人从穿衣打扮上看着不像是农民,他的两只眼睛看着彩云,用很蹩脚的普通话,和彩云聊天儿。他说自己是遵义的,但是他把“遵义”这两个字说成“真姨”,这个人也是做药材生意的,他说重庆市也有一个中药材市场。我在日记本上记下那个地址“重庆市储奇门羊子坝”,我和彩云准备去那里看一看。

从贵阳到重庆这一路,在火车上,我和彩云也没有找到座位。天气炎热,我俩带的东西也多,衣服放在背包里,主要的是还有4万元钱现金,我背着钱,也不敢放松警惕。火车到了重庆市临江码头,我俩随着人流下了火车,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有联系住宿的接待人员。我俩住在了火车站附近,旅店是一座四层楼,住的房间在顶楼,走进屋里往凳子上一坐,凳子烫屁股。

坐在凳子上,就像是坐在火炉子上一样,屋子里面太热了,这一路坐的火车十分拥挤,身上都是臭汗。我俩到顶楼冲凉,然后躺下来休息了一会儿,天渐渐地黑下来了,也凉爽了一些。关好了房门,我俩走出去吃饭,重庆市的夜景太美了,抬头望去,高楼大厦里面的灯光和天上的星星连在一起。夜幕降临,华灯齐放,层层叠叠的灯光,天上的星光和城市的灯光,倒映在长江的江面上,星星点点,荧光闪闪,把长江点缀的十分美丽迷人。

长江的江面上轮船来来往往,汽笛长鸣,马路两边的店铺人来人往,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像一条条彩带。重庆是一座山城,很多楼房都建在山顶上,重庆的夜晚就是灯的海洋,五颜六色洒落在人间。旅店门外的一条小巷子里,是一个市场,有很多摆摊卖东西的小贩儿,有卖服装的,卖小电器产品的,人来人往也很热闹。

重庆的小吃多种多样,虽然有点儿辣,吃起来也很可口,我和彩云吃完了饭,又买了一些水果。从家里出来快半个月了,除了坐火车,就是住旅店,有彩云陪在我的身边,我也不感到寂寞。这一年我和彩云都是30岁,我俩是小学同班同桌同学,彩云结婚以后还没有生孩子就成了寡妇。看起来人这一生的命运自己很难把握,我俩出门做生意半年多了,正应了那句话“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第二天早晨起来,天气雾蒙蒙的,我俩背着背包到市里去,沿着一条带台阶的路向上走,这条路的两边都是卖东西的。当时朝天门正在修建上山的电梯,听别人说,电梯修建好了以后,上山去市里就不用走着去了。看到路边卖橘子的,橘子的颜色通红,个头很大,买了几个橘子,这里的橘子非常好吃,非常的甜。我背着背包走在台阶上,步步登高,累得我两腿发软,我看到一些人挑着担子上山,还有抬滑竿的人,抬着别人上山。

重庆市里非常热闹,路边的一家发廊吸引了我,门口的音响里放着流行歌曲,屋子里面的理发师,一边给客人理发,一边还随着舞曲扭动屁股。我和彩云到渣子洞去参观,渣滓洞在重庆的郊外,三面环山,一面是深沟,位置十分隐秘。在渣滓洞的牢房里面,我看到了生锈的铁钉子,尖尖的竹签子,还有老虎凳等等刑具。从渣滓洞又来到白公馆,我想起来读书的时候,学过的烈士陈然的诗篇。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在这里看到了当年烈士的遗迹,我在心里有很多感触。我和彩云吃了重庆火锅,这一路走来,我随身携带的日记本上记录了很多信息。出门在外做生意,路过的地方有市场的都要去看一看,有公园的也要去玩一玩。我和彩云看到有什么好吃的,就买点儿尝一尝,一路走一路吃,溜溜达达的看热闹。在重庆市里玩了两天,我俩去重庆市的中药菜市场,边走边打听,走了不到一个小时,大约有六七里路,来到了储奇门羊子坝中药材市场,这个市场在一条街上。马路中间是一趟棚子,里面摆着桌子和凳子,我看到有些人坐在里面喝茶,聊天儿,谈生意,马路两边的临街门市房,都是药材货站。

我俩走到马路中间的棚子里面,刚刚坐下来,就有人来给倒茶水,我感觉到挺奇怪的,我没有喝茶的习惯,我也没有要茶水。我向他摆了摆手,表示我不喝茶,那个人连说带比划,意思是说不用我拿钱。原来这里的规矩是,棚子里面的桌子对着哪一家货站,外地来的客人喝茶水的钱,就有这个药材货站的老板支付。我到货站里面打听了一下,也没有找到“广角”,很多人都不知道“广角”是什么,大多数的货站里面经营的是黄连

当年的黄连刚刚采摘下来,我和彩云看了一下,都是道地药材鸡爪黄连”,质量非常好。我打听了一下价格,一市斤17元钱,我记得安国县中药材市场上黄连的价格是24元。一斤有七元钱的差价,虽然利润不算大,但是既然来到了这里,我也不想空着手回去。我又打听了一下,重庆市石柱县黄水乡是黄连的主产地,我和彩云商量了一下,决定去黄连产地看一看。

在重庆市又住了一夜,我俩要去石柱县黄水乡买黄连,考虑到那是一个小地方,身上带着太多的现金不安全。我就把随身携带的4万元钱现金,存到了储蓄所里面3万元钱,随身携带着1万元钱现金,把存折放在皮鞋的鞋垫儿下面。我俩坐上了去石柱县黄水乡的汽车,当时也没有到那里的直达车。从重庆坐汽车到了忠县,然后在忠县转车,这一路的行程沿着长江两岸,沿途一面是高山峻岭,一面是涛涛的江水。

汽车到了忠县,然后横过了长江,到了长江的东岸,汽车一路向山顶上开去。石柱县黄水乡在高山顶上,沿途都是盘山路,在山下还是一个大晴天,汽车走到半山腰就雾气蒙蒙的了。读书的时候,学过“云雾山中”这个词儿,那时候我还不理解,云雾都是在山顶上,在天上,怎么会在半山腰呢?现在我身临其境,体验了云雾山中的感觉,我才相信了这是事实。

沿着盘山路,汽车开到了半山腰,雾气蒙蒙的,汽车前面的玻璃都看不清楚外面的道路了。这时候司机师傅手中拿着一把扫帚,用一只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在扫玻璃上的雾气。汽车越走越慢了,全都是盘山路,我透过车窗往外面看,在汽车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我和彩云坐在汽车上,看着外面的风景,提心吊胆的,非常害怕,到了黄水乡那个地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下面是(百度)图片,图文无关。

《缘分》(152)1983年到重庆“储奇门羊子坝”中药材市场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