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2021年09月14日20:59:03 历史 1587

1911年的一天,在外读书的郭沫若收到了一封家信。信上说,母亲已经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名叫张琼华,是苏溪镇张家的女儿,两家不但门当户对,而且女方人品好,在读书,且是天足。

这些似乎都符合郭沫若的要求,所以未经他同意,母亲就做主把婚事定下来了。在那个年代,哪怕在外读书男子,也摆脱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于是郭沫若就答应了。

郭沫若对未婚妻是有期待的,尤其是容貌上,希望她貌美如花,恬静淡雅,但现实终究让他失望了。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新婚之夜,郭沫若满怀期待,他屏住呼吸掀开了张琼华头上的盖头,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对翘天的猩猩鼻孔”

那一刻,郭沫若的心都碎了,他在极度的失望中,返身走出了洞房,在厢房里独自喝酒,最后在母亲的再三劝慰下,他才回到新房,可压根不看新娘一眼,倒头便睡。

失落的何止是郭沫若,还有张琼华。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张琼华和婆婆

自知不被新婚丈夫喜欢,她只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这一生都没了盼头,听着丈夫传来的鼾声,她却彻夜未眠,那股悲凉感一直萦绕在心头。

从入门的第一天起,张琼华就尝到了“无夫即无主”的难处。婚后第5天,郁郁寡欢的郭沫若便以求学为由,坐船去了成都。

那日,张琼华和公婆一起送丈夫到渡口,人来人往中张琼华含泪和丈夫话别,她的眼泪没有唤起郭沫若丝毫的心疼,他走得很决绝。

此后郭沫若又以“奋斗”之名去了日本,他就像断线的风筝一样,越走越远,甚至脱离了张琼华的视线。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封建婚姻就是这般残酷,男子婚后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远走他乡,女子却只能留在家中,独守空房,甚至耗上一生的时光。

自从郭沫若远走高飞后,张琼华的生活就只剩下孤独和寂寞了。虽然心中有万般苦,但她依然恪守“嫁鸡随鸡”的古训,在郭家尽一个儿媳妇的本分,照顾公婆,操持家务。

张琼华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但她却以德报怨。平日里她言语不多,与人为善,和婆家人相处及其融洽,并用自己的劳动和孝道获得了郭家人的尊重和喜爱。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起初,张琼华和郭沫若也通过几次书信,然而面对张琼华的思念和要他回家的恳求,郭沫若的回应却是冷漠的。

到了后来,郭沫若干脆和张琼华断了书信来往,只是在给家人的书信中,才会问上一句。之后让弟弟转告张琼华,自己平日繁忙,无暇写信,希望她能替我好好照顾父母。

一个人若不爱你,你的担心、挂念都是多余的,张琼华心里苦,结婚既守活寡,这样的人生 犹如吞咽了黄连,苦到了骨子里。

虽然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但张琼华有着中国女性最本真的善良,她没有辜负郭沫若的嘱托,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且在闲暇时光里,不停地思念远方的丈夫。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然而,就在张琼华不辞劳苦地为郭家付出时,远在日本的郭沫若却已有了新欢,对方是一名日本女子,名叫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皮肤白皙,体态丰盈,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医院,彼时的郭沫若心情并不明朗, 但当佐藤富子出现在他眼前时,他顿时觉得满心欢喜。

郭沫若对佐藤富子是一见钟情,虽然已是有妇之夫,但郭沫若并没有压抑自己的情感,主动写信向佐藤富子表白。

文人浪漫,有几个女子能抵挡得住,最终他成功地俘获了佐藤富子的芳心,多年来心中无限大的缺陷,终于得到弥补,郭沫若还给她取了个圣洁的名字:郭安娜。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安娜

但当郭沫若写信告知父母,自己在日本和一女子自由恋爱并同居时,却遭到了思想保守的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向他细数张琼华为郭家所做的一切,但郭沫若却已做了决定,并和佐藤富子完婚。

为此,父母极其愤怒,甚至一度中断了和他的通信。后来父亲强烈要求他写信跟张琼华说句“对不起”,但郭沫若始终没有提笔,只因他觉得张琼华固然可怜,但自己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

1923年,辞别故土六年之的郭沫若就要回国了,但和其他衣锦还乡的人不同,他没有回到老家,其最大原因就是,他不想面对张琼华,所以决定和这个家庭疏远。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张琼华日夜思念丈夫,却不曾想自己在对方心中半点位置都没有。平日里无人时,她做得最多的就是拿出郭沫若读过的书、用过的笔,小心翼翼地擦拭着。

苦命的张琼华,终究成了弃妇,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睹物思人”,并将自己对丈夫的想念统统融到了那一个个细微的动作里。

这边张琼华独守空房,寂寞度日,那边郭沫若在和安娜生了五个孩子后,再次移情别恋,这次他爱上的是小自己20多岁的于立群,也是她生命中最后一任夫人。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全家福

1938年,郭沫若和于立群完婚,又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次年,郭沫若收到家信,信中直言其父亲身患重病,希望他回家探望,这一次郭沫若没有拒绝。

此时,距离郭沫若离家已过去整整26年,他已经从学生升任为了重庆任第三厅厅长期,次此一行可谓是荣回故里。

那日,得知郭沫若要回来,族人列队欢迎,张琼华也站在人群中,此时她已经年过四十,从当年的新婚媳妇变成了岁月之下的妇女。

紧张、激动….几种复杂的情绪蔓延在张琼华的心头。然而,当西装革履的郭沫若走进人群时,给与她的却是一个很陌生的念头。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那一刻,张琼华的心沉落到了谷底。虽然拜过天地,虽然等了26年,她终究是他的局外人而已。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郭沫若从父亲以及家人口中得知,这26年来张琼华为郭家所做的一切时,他的心里还是有了一丝波澜。

给她一段正常的婚姻是不可能了,最后为了表示对张琼华二十六年来侍奉父母的劳绩和谢罪之情,她对张琼华行了家乡最大的跪拜之礼。

但这一跪,也无法弥补张琼华的付出和悲凉的命运,但对于自己的经历和郭沫若的选择,张琼华没有过怨言,她只说:“这一切都是命!”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时年7月,郭沫若父亲病逝,他带着于立群和儿子回家奔丧,对于“于立群”的到来,张琼华是欢迎的。

非但如此,张琼华还让出了自己和郭沫若结婚时的“新房”,让郭沫若和于立群居住,自己则搬到了另外一间小屋子里。

当时,于立群刚生产不久,张琼华对她照顾得体贴入微,她按照郭沫若和于立群的生活习惯买菜做饭,,还专门去购买制作于立群喜欢吃的鲜鱼。

对于立群生的儿子,张琼华也是视如己出,非常之喜欢,她这一生见到孩子就喜欢,眼神都会流露出无限的怜爱,只可惜她却没有自己的孩子。

张琼华的善心,总是让人心疼,自从22岁嫁进郭家,她就没有了自我,完全成了替郭沫若尽孝的“媳妇”,这一点和朱安是何其的相似。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某若和于立群

奔丧结束后,郭沫若和于立群带着孩子回到了重庆,郭家也回归了往日的冷清,以前公婆在自己还有事情做,如今公婆相继去世,张琼华的人生满城满载的都是孤独。

乡村里的同龄人,到了张琼华这个年纪,早就过上了儿孙绕膝的日子,尽享天伦之乐,只有张琼华,从年轻到妇人,都是一个人。

很多时候,她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日出日落,看人来人往,偶尔回忆会将她拉回到和郭沫若成亲的那天。

那日,她穿着嫁衣,坐在花轿里,满心的紧张和欢喜,只是她怎么也想不到,这段婚姻没有给她半点惊喜,结婚五日丈夫就离家了。

之后他有了日本妻子,后来又有了于立群,他的世界很大,却容不下她,甚至吝啬到不给她一个孩子。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1963年,行至暮年的张琼华来到北京探望郭沫若。对于这次北京之行,有两种说法,一说她郭沫若待她如大姐,还请四川保姆照顾她,让于立群陪她逛街、买了一些纪念品。

但也有同志说,她这次来京,并没有见到郭沫若,也没有得到于立群的陪伴,只是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寂寥寥地 回去了。

虽然郭沫若没有给过她半点温存,但张琼华却一直惦念着“丈夫”,总是给他邮寄一些家乡的特产,譬如他爱吃的萝卜干和咸菜。

郭沫若从未给过张琼华半点温存和幸福,但她却将“丈夫”的喜好都记在心里,这段婚姻虽然无爱、无实,但却是张琼华生命的全部。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此外,张琼华的卧室内一直悬挂着郭沫若的照片,郭沫若从日本邮寄的信件,少年时读过的书,用过的笔墨纸砚等等,她都珍藏在自己身边,这些老物件从来没有沾染半点灰尘。

那些旧物,寄托了张琼华全部的思念,虽然郭沫若不承认她是自己的妻子,但在张琼华心中,他永远都是自己的丈夫。

一生一世,永不改变。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在婚姻上,张琼华恪守了旧式女子的品德,在生活上,她也活得很有骨气,到了晚年有人劝她向郭沫若要生活费,但她坚持自给自足,靠卖一些小食品和手工品过活。

那时,有很多人从她的小摊位上经过,没有人会觉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有什么特别,更不会想到她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的结发之妻。

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她无法出摊,这才接受郭沫若的生活费和当地政府的照顾,但也从未提过半点苛刻的要求。

郭沫若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无性无爱,一生只见过丈夫4次 - 天天要闻

郭沫若

1978年,郭沫若病逝,家人考虑张琼华年岁已高,就向她隐瞒了这个噩耗。次年,首届郭沫若学术研讨会在乐山城举行,郭沫若的两个女儿郭庶英和郭平英应邀赴会。

活动结束后,两姐妹特意去探望了张琼华,见面之后她们亲切地叫她:“妈妈,妈妈!”时,一生无儿无女的张琼华,听到这句称呼后,感动到老泪纵横。

1980年6月14日,张琼华因病去世,终年90岁。

不知在临终前,回望自己这一生,张琼华是何种心情,她大概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明明这么善,为何却不被丈夫喜欢吧!

这年,距离她和郭沫若结婚,整整过去了六十八年,她也独守空房六十八年,那个有出息、青史留名的丈夫,终究只给了她一段凄凄惨惨的婚姻生活。

张琼华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她,为了一段“名义”上身份,牺牲了自己一生婚姻和幸福。

可悲,可叹!!!


(本文原创首发,抄袭者必究!!!)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