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2021年08月16日23:54:02 历史 1475

汉朝实行的明明是郡县制,为何常能在史书上看到州、郡、县呢?而且,为什么南方的州的疆域远比北方的州要大?如果不了解历史,确实会对这些问题感到很疑惑,今天我们就仔细来谈谈汉朝的“州”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汉武帝设十四部

汉朝建立的时候,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实行郡县制度。郡的长官为太守,和中央的九卿是相同地位。

公元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部州。分别是凉州部、益州部、冀州部兖州部青州部幽州 交趾部荆州部扬州部徐州部并州部豫州部、朔方部,外加一个司隶部。司隶部包括着京师以及京师附近的七个郡。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汉武帝在每个部州,设置一名刺史,负责监察所辖部州的郡,没有固定治所,也没有行政权。而司隶部,设一名司隶校尉,负责监察。

此时的此时,行政级别只相当于一个县令,其俸禄只有六百石,远低于太守的两千石。这么设置的目的就是,防止刺史滥用职权,干涉太守日常的行政工作。西汉汉成帝时期,将“刺史”改为“牧”,但其职能并没有变化。

东汉的十三州

光武帝建立东汉时,依照旧制,将州牧改为刺史。与此同时,光武帝做出了一些调整,他将“交趾”改为“交州”,并将朔方部并入并州部,同时还在每个州设置了治所。刺史平时巡视郡国,不仅可以弹劾、监察郡国官吏,而且还能直接黜免,这是不同于西汉的地方。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正因为光武帝授予了刺史升迁、黜免官吏的权力,东汉的刺史逐渐开始成为太守实际上的顶头上司。

东汉末年,改刺史为州牧

汉灵帝在位时期,黄巾之乱爆发,大臣刘焉建议将刺史改为州牧,理由是天下大乱,需要资深望重的人震慑四方。汉灵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将刺史改为州牧,位在刺史之上,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而刘焉则被灵帝任命为益州牧,他的儿子便是后来的益州牧刘璋。

关于刺史还是州牧的争论,自西汉时期就有。主张将刺史改为州牧的人认为,刺史的职责是监察太守,但是他们的级别却比太守低,用小官治大官不合理。所以应该将刺史改为州牧,用资历深的人去做州牧。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但其实,用小官治大官,用资历浅的官监察资历深的官是合理的。行政官员需要相当的能力和经验,因此资历是很重要的。但是监察官员,并不需要多少技术,只要能铁面无私就可以胜任。而资历深的人,则过于圆滑,肯定是无法做好这个得罪人的工作的。

而且西汉时期,刺史通常一年一换,就算有人想要报复他,也不大可能。由此可见,刺史制度是十分合理的,之所以被改为州牧,完全是因为东汉末年的特殊环境。

为什么汉朝的州,面积差异极大?

如果大家有看过汉朝的行政地图,就会发现北方、特别是华北一带的州,十分密集。而偌大的南方,只有四个荆、扬、交、益四州,这又是为什么呢?

就拿北方的兖州举例子,兖州的面积大概只有扬州的七分之一、益州的九分之一,汉朝皇帝就不怕南方的这些大州发生叛乱吗?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答,其实就是因为南方那会还没有被很好地开发,经济重心还在北方。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看三国时期的地图,就会发现占据着荆、扬、交三州的东吴在面积上不比魏国差多少,就连只占据着益州一州的蜀汉,面积大致也有魏国的五分之四,但是蜀汉、吴国国力却远远不如曹魏。

为了论证这一说法,我特意找来了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兖州、荆州、益州、扬州的人口数据:兖州共有人口404万,扬州人口433万,益州人口568万。除此之外,北方的司隶部有人口307万,幽州人口247万,冀州人口580万,豫州人口516万,青州人口299万,徐州人口279万。

浅谈汉朝十三州:为什么南方的几个州,各个都是“巨无霸”?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中原地区虽然面积远小于南方,但是人口数量却远超于南方。北方最小的两个州兖州、青州虽然面积不足南方大州的九分之一,但是人口却能达到南方大州的三分之二以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孙飞还在死扛,李人骏包庇柳韵,王彧被灭口

虽然孙飞被捕,郑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龙集团和万海案的关系,但专案组的调查却没什么实质性进展。首先,想敲开孙飞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难得多。因为孙飞只收美金,赃款都转移出去了不像姜红军他们都藏在家里,所以他笃定洪亮他们暂时查不出证据,就有恃无恐。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 天天要闻

美媒感叹:让台湾干这件事,代价巨大!

当地时间 7 月 7 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关于台湾能否与大陆在经济上脱钩的文章。该文章认为,尽管台湾的民进党当局想推进这件事,但这对台湾意味着巨大的代价。 《纽约时报》的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 天天要闻

北京第一大厂翻盘路:2年前亏损近10亿,现在年入150亿

文/王丹&秋秋现在聊《无尽冬日》有多成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单中,《无尽冬日》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王者荣耀》;点点互动(下称点点)因此实现了约150亿元的年收入,成为全球收入前十的游戏厂商——放眼整个北京圈来看,2024年收入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估计也就点点一家。不止如此...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