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2021年07月21日17:53:42 历史 1070

2004年冬天,82岁的杨振宁迎娶了年仅28岁的年轻女子翁帆

得知消息,坊间一下子炸锅了!大街小巷的人们很不解:

翁帆的青春貌美,为何要嫁给白发苍苍的杨振宁?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01

1922年初冬,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数学教授杨武之

虎父无犬子,杨振宁从小天资过人,又勤奋克己。4岁时的他,一年就能跟着母亲认识3000个汉字。

15岁时,杨振宁就考入了当时很牛的西南联大,师从王竹溪教授。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1945年,23岁的杨振宁赴美深造,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9年,杨振宁进入了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正式开启了他的科研生涯。

1957年,年仅37岁的杨振宁研究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成为了第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华人。

之后,杨振宁又潜心钻研,得出了“杨米尔斯定理”得伟大成果,为物理界研究强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杨振宁一生的显著的,在世界上产生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不少于13项。有兴趣的同胞可以在头条,百度搜索拜读学习。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自然》杂志曾在2000年,列出了人类近100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前20位科学家。杨振宁与牛顿,爱因斯坦等一起名列其中。

所以说杨振宁是当今世界活着的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深受中外学子的崇拜!

另外杨振宁与他的原配妻子杜致礼还有着让大家羡慕的53年婚姻。

杜致礼是爱国将领杜律明的女儿,从小饱读诗书,精通琴棋书画,是妥妥的大家闺秀。

22岁的杨振宁有缘成为了17岁杜致礼的数学老师,后来杨先生去美国深造,杜致礼遭遇了家庭变故。虽是短短的相处,可是两人却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1949年,27岁的杨振宁与22岁的杜致礼在美国的一家中餐厅邂逅,久别重逢的他俩再也不愿分开,约定成为彼此的另一半。1950年,两人如愿举行了婚礼!

之后杨振宁和杜致礼恩爱53年,生养大了两儿一女。

02

1995年,75岁的杨先生携同夫人杜致礼一起回国参加汕头大学举办的物理大会,19岁的翁帆品学兼优,在一众学子里脱颖而出,被学校选中做了杨先生夫妇的向导。翁帆寸步不离的陪伴杨先生夫妇,为他们端茶送水,同时请教了杨先生很多的物理知识。杨先生夫妇很喜欢勤快好学的翁帆,分别时特意留下了地址,嘱咐她有事联系。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2003年11月,与杨先生相依相伴53年的妻子杜致礼不幸病逝,82岁的杨先生呆在清华园里,常睹物思人很伤心就去了香港的中山大学。

2004年4月,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翁帆给杨先生写信咨询她的就业情况,杨先生约她在中山大学见面。时隔9年再次相见,82岁的杨先生依旧是那么的学识渊博,只是没了妻子杜致礼的陪伴,翁帆看到了杨先生的眼里多了深深悲伤和孤单。

杨先生发现翁帆早已从当年那个稚嫩的小丫头长成了落落大方的大姑娘,举手投足散发着知性美。像极了妻子杜致礼年轻的时候,内心升腾起一丝丝的温暖。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那次分别之后,杨先生常会想念翁帆,往她的宿舍打电话。翁帆也很担心杨先生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常叮嘱他吃好穿暖。翁帆的同学打趣:杨先生不会是爱上你了吧?你们像极了热恋!

果真杨先生对翁帆表白了,翁帆说:

当一个女人崇拜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又恰好爱她时,她是很容易爱上他的。

恋爱后,翁帆说服了父母同意她嫁给杨先生,杨先生也给他美国的儿女发邮件通知了他和翁帆的婚事。

2004年12月23日,在父母儿女的祝福声里,28岁的翁帆和82岁的杨先生义无反顾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03

虽然相差54岁,可是杨先生和翁帆相知相惜,过着天下夫妻羡慕的小日子。

翁帆爱旅游爱拍照,杨先生就为她买了随身携带的高清索尼相机。夫妻两人一起去看青海湖畔的油菜花开,去登郁郁葱葱的安徽黄山。

杨先生爱废寝忘食的看书看报,翁帆担心他的眼睛。白天杨先生书看久了,翁帆会拉着他去屋外的长椅上看风景。晚上,为了监督陪伴杨先生早睡,翁帆坚持10点后不玩手机。

另外翁帆为了保护杨先生的牙齿和胃,经常给他熬软糯养生的药和汤。翁帆倘若有个头疼冷热,杨先生更是着急的了不得,给妻子又是喂药又是量体温。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尽管婚后的小日子过的温馨,可杨先生是不同凡响的大科学家,追求和奉献才是他的主旋律。

婚后的他依旧很自律很有追求,坚持带清华的基础物理课和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杨先生的课不多,每周只有两节。可是为了这两节课,他会查阅很多物理学资料,备写详细的讲义。也会三番五次和翁帆一起纠正他的英语口语,确保让清华的孩子们听的轻松好理解。难怪,据知情人说,杨振宁先生上课的时候,硕大的教室座无虚席。

多年来,无论严寒酷暑,杨先生都雷打不动的坚持给孩子们备课上课,他的精神感动鼓舞又激励着翁帆。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婚后的翁帆也并没有像嫁入豪门养尊处优的阔太太那样,而是坚持学习,终身学习。她不仅去清华读了博士,还继续自学英语,为广东运动会翻译了歌曲,又和杨先生一起合著了《晨曦集》。

近年来,杨先生反对“建造大型粒子对撞机”,为国家节省了1000多亿。可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诋毁他。翁帆看不过眼,亲笔写了一篇《杨振宁的“精”与“傻”》,言辞恳切,文笔也很上线。大家有兴趣了,可以搜着拜读。

正因了俗话说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杨先生多年的潜移默化下,翁帆也已成为了多才多艺又有上进心的女强人。

所以在《杨澜访谈录》上,翁帆说:杨先生给了我象牙塔里象牙塔的生活,他是我的领路人。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换句通俗易懂的话说,杨先生就是好丈夫,好老师!

结语

如今,杨先生和翁帆已经十指相扣度过了17年的婚姻长河!

今年5月份,翁帆陪同杨先生为清华大学捐赠了2000余件的图书和影像等资料,夫妻两人的状态都很好。

在翁帆的悉心守护下,99岁的杨先生仍在精神抖擞为祖国奉献。在杨先生的关爱带路里,45岁的翁帆成长为了多才多艺,气质非凡的女中豪杰!

翁帆:杨先生是好丈夫,又是好老师 - 天天要闻

时间是能验证人心,验证真情!历经17年的岁月长河,人们对“杨翁恋”的质疑变成了满满的祝福。希望杨先生身体健康,也祝愿他与翁帆的爱情绵延久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