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2025年05月09日18:13:04 历史 1565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20 年左右的动荡岁月。那时候的中原大地残破不堪,由于西晋八王之乱,导致胡人南下、战乱频仍,他们大肆屠戮汉人,致使北方汉族人口从约2000万锐减至400万以下,中原地区出现"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的惨象。

洛阳长安等核心城市沦为废墟,史载关中汉族仅存三分之一,十室九空成为常态。甚至,很多胡人将汉人直接当成食物,羯族政权将汉人女性称为"两脚羊",细分"不羡羊"(少女)、"和骨烂"(儿童)等类别,鲜卑慕容部更是一次就烹杀数万少女致易水断流。

这样的乱世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冉闵刀头舔血的一生,他本为汉族冉氏家族之后,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其祖父冉隆曾任汉朝黎阳骑都督。然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冉氏家族惨遭后赵羯族人的攻击而落败。

年幼的冉闵不幸被后赵皇帝石勒俘获,那时候作为俘虏,基本上就被判了死刑,要么被强制要求每天加班干到死,要么可能成为食物。可是冉闵却不一样,他天生高大魁梧、体格健硕,石勒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鹤立鸡群的人,便将他交予侄子石虎收养,冉闵从此改姓石,名闵,在羯族营帐中开启了别样的人生轨迹。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在石虎的养育下,冉闵接受了羯族的军事训练与文化熏陶。他天赋异禀,勇力惊人,骑射技艺更是精湛娴熟。在羯族军队的环境中,冉闵迅速崭露头角,凭借着自身的英勇与智谋,逐渐赢得了石虎的喜爱与重视,成为羯族军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公元 338 年,后赵与前燕在昌黎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战争。这场战役中,后赵军队遭遇重创,各路兵马纷纷溃逃。然而,冉闵所率之军却宛如一股清流,纪律严明,在败退过程中井然有序,成功抵挡住了前燕军队的猛烈追击,使后赵军队免遭更大的损失。经此一役,冉闵一战成名,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石虎心中的地位也愈发举足轻重。

此后,冉闵频繁参与后赵对外的征伐战争,屡立赫赫战功。无论是与东晋的边境冲突,还是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争雄,冉闵都能凭借出色的战术和无畏的勇气,带领军队取得胜利,逐渐成为后赵军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将领之一,在当时的军事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公元 349 年,后赵皇帝石虎溘然长逝,后赵宫廷瞬间陷入了权力争夺的血腥漩涡。石虎的儿子们为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展开了残酷至极的争斗。先是太子石世即位,然而仅仅 33 天,便被兄长石遵发动政变推翻。

石遵为了拉拢冉闵为其所用,曾许下让冉闵成为太子的诱人诺言。但当他登上皇位后,却背信弃义,改立石衍为太子。这一失信之举,深深刺痛了冉闵,也为两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

冉闵凭借自身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在军中树立的崇高威望,逐渐掌握了后赵的实际军事大权。他在朝中广布亲信,不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一行为引起了石遵的深深忌惮。石遵与亲信密谋,企图除掉冉闵以绝后患。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然而,消息不慎泄露,冉闵先发制人。同年十一月,冉闵联合右卫将军王鸾等人,率领数千甲士如猛虎般冲入皇宫,一举杀死石遵,随后改立石鉴为帝。

石鉴即位后,同样对冉闵的权势深感恐惧,暗中策划着谋害冉闵的阴谋。他先是派遣石苞、李松、张才等人趁夜袭击冉闵和李农的府邸,行动却以失败告终。接着,又指使乐平王石苞、中书令李松、殿中将军张才等人在夜里再次攻打冉闵和李农,结果依旧功亏一篑,反而引发了都城的混乱与恐慌。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冉闵凭借着过人的智慧与果敢,一次次巧妙化解危机,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后赵的实际控制权逐渐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随着冉闵与羯族皇室矛盾的不断激化,加之当时胡汉之间积累已久的尖锐矛盾,公元 350 年,冉闵做出了一个震惊天下的重大决定——颁布“杀胡令”!其最初内容为“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随后又补充道:“与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

汉人因长期受胡人压迫,普遍选择涌入城内支持冉闵政权,而胡人却“逃亡者不可胜数”,城门口被逃离的胡人堵塞。胡人群体的大规模逃离使冉闵认定其“皆不可信”。于是,授权军民无差别屠杀胡人。并规定,所有汉人,凡是斩一个胡人,凭人头加官晋爵!

很多汉人因为受胡人欺压已久,心中早已被仇恨填满,汉民族的血性在这一政策颁布下被彻底激发。所有汉人,包括文弱书生和妇女,都拿起刀去屠杀胡人,上到耄耋的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儿,一个胡人都不放过,仅三天内便诛杀了二十万胡人,最终导致羯族近乎灭绝。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也因此被认为是拯救汉族于生死边缘的英雄。然而,也有人认为冉闵的“杀胡令”,仅仅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统治地位,和民族大义无关。同时,杀胡令进一步加剧了民族之间的仇恨与对立情绪,使民族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也让大量的无辜人死于非命,冉闵是不折不扣的杀人恶魔。

至于颁布“杀胡令”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想只有冉闵自己心里清楚。但是,不管如何,杀胡令这一举措在短期内极大地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民族力量对比,胡人在中原的嚣张气焰被强力打压,从此,再也没有胡人敢蔑视汉人、小瞧汉人,汉族百姓的生存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在颁布“杀胡令”后,冉闵与羯族的矛盾彻底激化,再无缓和余地。公元 350 年,冉闵果断废掉石鉴,自立为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冉闵终于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政权,实现了从羯族养子到汉族皇帝的惊人转变。

然而,冉魏政权自诞生之日起,便陷入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由于“杀胡令”的深远影响,冉闵不仅遭到了羯族等胡人的刻骨仇恨,周边的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如前燕、前秦等,也将冉魏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面对如此绝境,冉闵并未选择退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亲自披挂上阵,率军与各方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与后赵残余势力的战斗中,冉闵多次取得辉煌胜利,歼灭了大量敌军,为巩固冉魏政权的统治根基立下了汗马功劳。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为了寻求外援,冉闵向东晋朝廷发出求救信,希望东晋能出兵相助,共同对抗胡人。但东晋朝廷却以冉闵称帝为由,冷漠地拒绝了他的请求。冉闵孤立无援,只能独自承受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在困境中苦苦支撑着冉魏政权。

公元 352 年,前燕慕容儁派遣名将慕容恪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进攻冉魏。慕容恪深知冉闵的勇猛,不敢有丝毫轻敌之心。为了对付冉闵,他精心策划,采用了“连环马”战术,将五千骑兵用铁链紧密相连,组成坚不可摧的密集方阵,向冉闵的军队发起猛烈进攻。

冉闵亲自率领军队奋勇迎战,他骑着心爱的宝马“朱龙”,手持双刃矛,如战神下凡般冲入敌阵。冉闵左冲右突,无人能挡,单枪匹马便斩杀了数百名燕军。然而,燕军人数众多,“连环马”方阵又极为紧密,冉闵的军队逐渐陷入困境。激战中,冉闵的战马“朱龙”因过度疲劳而轰然倒地,冉闵不幸被燕军俘虏。

那一天,月光阴利如剑,那一天,北风腥臭如血!冉闵被押解到蓟城(今北京),前燕皇帝慕容儁见到冉闵后,对他进行了羞辱,问道:“你不过是一个奴仆下人,怎敢妄自称帝?”冉闵将腰杆挺的笔直,怒目而视,大声说道:“如今天下纷争动荡,你们这些外族蛮夷如同禽兽一般都能称帝,而我作为中原正统的英雄豪杰,为何不能称帝!”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 天天要闻

金陵四十八景之三十四:‌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代吴称帝建国,国号为齐。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李昪即是南唐烈祖。941年,李昪驾崩,子李景继位,改名李璟(916~961),即南唐元宗。南唐最盛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 天天要闻

车圈流传的“三大限制”是真的吗?

“房地产行业的‘三道红线’影响深远,但类比到车圈,不免有些‘望文生义’之嫌。” 文 / 巴九灵 汽车行业似乎正走向一场前所未有的收紧。 带动这种氛围的,是一则寻不见来源....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闻

德国建欧洲最大军队,历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据媒体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显示,德国政府计划加快国防采购,以便使军队做好战斗准备。该文件称,德国军事实力的快速提升“绝不能因过于复杂的采购程序或冗长的授权流程而失败”,同时警告称,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可能不仅仅是乌克兰。此前德国总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项预算框架,预计德国的军事总开支将从2025年的950...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特朗普该看到什么?

无论特朗普是否会出现在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就全世界来看,正义必胜!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计划邀请特朗普参加九三阅兵仪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如此问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上周国新办介绍了关于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邀请外国领导人的情况和安排。你的具体问题,我目前没...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 天天要闻

和中国分庭抗礼?日本要开采海底稀土

在中国收紧稀土产品对外出口的背景下,作为资源贫国的日本决定“出道成为稀土生产国”,而他们的目光则聚焦于海底资源。据日经亚洲7月1日报道,日本计划于明年1月正式启动首个从近海矿床开采稀土矿物的试点项目。但不知是无意还是有心,在日本的相关报道中,似乎连篇累牍地都在强调有望解决“有无”,却无人在意“成本”。...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 天天要闻

我们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从党安排!”

今年11月,曾经的八路军女战士付瑞芝将迎来百岁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战斗中的烽火硝烟,抗战岁月无疑是浓墨重彩且令人铭记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东临沂苍山县(今兰陵县)涌泉村。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闻

原来它与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说长安的荔枝,我大吴越的杨梅表示不服。 当真不服。明朝的李东阳称杨梅“价比隋珠”,因为在京城想吃到它实在不易——荔枝运到京城,不过是“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