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2021年07月19日20:24:43 历史 1428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与陈公博年轻时也曾有过壮志豪情。然而两位本已有着相当高层地位的人物,在外族入侵的时候,却选择了变节投敌、卖身叛国。甚至位列民国十大汉奸之首,为人所不齿,在青史上留下了永远的骂名。实在令人唏嘘,今天便来说说在民国十大汉奸中排行第二的——陈公博。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陈公博生于1892年10月19日,原籍广东乳源县,寄籍广东南海。他从小接受传统的汉学教育,然而老师是自命为“康梁传人”的梁雪涛,这位在讲解经义和历史的时候不免提及维新变法以及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令陈公博时不时接触到一些新思想,虽然因此不甚喜爱四书五经,对旧小说、史书却情有独钟。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为印证《三国演义》读《三国志》,为了印证《前后汉演义》《隋唐演义》读《汉书》《后汉书》等等。可以说,基本上中国古代史书都读了个遍,可惜的是史书与家学渊源并未教会他该有的民族节气。1917年,陈公博从广州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考入北大哲学系,校长正好是蔡元培。各方名师汇集,各种思想广泛传播,陈公博也深受影响。

但他当时的新思想极不定型,又急于施展才华抱负,早早便踏上了政治舞台。最早接触的是马克思主义,积极宣传以及成立支部,还曾在1921年参加过一大(游船上的未参加)。这一次会议之后,陈公博的热情急剧下降,起因是讨论现阶段目标和策略出现了分歧。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他却认为是两派互相倾轧,从而产生怀疑和困惑。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后来又公然支持陈炯明,1922年,陈公博与组织决裂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三年后回国,在廖仲恺的邀请下,再次登上政治舞台。陈公博一进入地位便不断提高,短短几月从一个新人跃进核心层,这与汪精卫的提携密切相关。这一选择,决定了他后来叛变之路,陈公博不能忍受与汪关系中断带来的痛苦和自己在蒋系受歧视的难堪境地。

于是,他追随汪精卫一同离开重庆,成为了十大汉奸中的第二人物。1938年到1945年,陈公博积极宣扬所谓的亲善、和平,对卖国行为毫无愧疚。哪怕他犯下的累累罪行残害了无数的同胞手足,提供情报助纣为虐。1945年8月25日还试图逃往日本京都,可他干的那些恶事,中国人民又如何会放过他。10月3日,陈公博被押解回国,投入苏州监狱。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洋洋洒洒的写下万言的告白书,为已死亡的汪精卫表白心迹,为自己辩解。1946年4月5日,中国传统的祭祀节,陈公博被押上法庭接受公开审判。辩无可辩,一路上围观群众的骂声不绝于耳,检察官韩焘花了五十分钟才读完对他的起诉书。列出十大罪状,任意一条都是无期徒刑或死刑,故4月12日判决陈公博死刑。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从法庭审判过后,他明白自己的人生没有指望了,或许此时的他有过悔恨。可那也不重要了,1946年6月3日,陈公博被送往苏州狮子口江苏第三监狱刑场,临刑前,按照规矩问他是否要有遗言留下。陈公博只摇了摇头,宣判后他曾计划给老蒋写一封绝笔信,不知为何到临刑这一天也没写完。

巨奸陈公博伏法全程:临死前与行刑士兵握手道谢,未留下任何遗书 - 天天要闻

法官打算给他一小时写完这封信,陈公博却拒绝了,只要求换一身衣服上路。等到了刑场,又问是谁执行枪决,他希望自己临死前不要受太大的痛苦。所以对着行刑的法警握手道谢:请多帮忙,麻烦你为我做得干净些。随着一声枪响,这个汪伪的第二号汉奸,结束了他可耻的一生。

前面所做后面所负,他该为自己的罪过做出偿还,而死亡则是他该有的下场。陈公博死后,他的妻子因为没有明显叛敌行为并未受到制裁,遂带着两个孩子远赴美国。与汪精卫的后人一样,陈公博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父亲的行为,感到抬不起头来。其长子陈干事业有所成就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捐助款项,希望以支持实业发展的方式弥补一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