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2021年06月07日22:52:47 历史 1429

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到抗美援朝,彭老总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是我国著名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然而,战场上无往不胜的彭老总,在婚姻上却是命途多舛,历经坎坷。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

贫苦出身,一心为民请命

彭老总的原名叫彭得华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湘潭。他自幼家中贫寒,母亲在其8岁时便因病离世,父亲身患重病丧失劳力,彭得华作为家中长子,年幼之时便默默承担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但生活的贫苦,却从未让他为此而屈服和堕落。在其15岁时,因参与饥民请愿活动而被官府通缉,彭得华只能只身逃至洞庭湖充当堤工。

当时的中国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而目睹和经历了这一切的彭得华对此深表痛心,从而也在心底里充满了对外国侵略者和黑暗军阀的痛恨之情。从这时起,彭得华的心中便默默种下了为民请命,为中国人民开辟新篇章的革命种子。

1916年,正值18岁的彭得华,在机缘之下参军入伍,并凭借出色表现升任排长。而后,他在连队中秘密组织了“救贫会”,旨在帮助广大贫苦农民。

后来因为民除害派人杀死了一名恶霸而被捕,幸运地是在押解途中顺利逃脱。之后,为躲避军阀势力的通缉和追捕,1922年,他由彭得华改名彭德怀,并且成功的考入了湖南军官讲武堂,毕业之后他又成功的返回至了湘军,并相继担任排长、连长、营长。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2

1926年,他跟随部队被编入国民革命军,并参加北伐战争,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共产党人段德昌同志,并逐渐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1928年,彭德怀在其介绍下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此开启了他为中国人民开辟新征程的革命人生。

青梅竹马,难成眷属

在彭德怀参军之前,他也曾有一段凄凉的初恋——周瑞莲。周瑞莲是彭德怀的舅舅所收养的一个孤儿,瑞莲聪明可爱、勤劳善良,与彭德怀是同岁。当时的彭德怀家中十分贫苦,舅舅在农忙时节经常带瑞莲一起来彭家帮忙。

彭德怀年少时十分寡言,被村里人称为“木头脑壳”,但他每每见到表妹到来,却十分欣喜,同表妹有说有笑,而且干活劲头十足。这样的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着实让人羡慕,后来在父亲和舅舅的撮合下,彭德怀和周瑞莲的娃娃亲也就正式确定了下来。

1921年新春,此时的彭德怀已经23岁,参军之后的彭德怀也打算回家与瑞莲喜结连理。然而,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还未抵达家中的彭德怀就听到噩耗,舅舅因被财主逼债而身亡,财主为索要钱财要将瑞莲卖掉而进行抵债,但瑞莲宁死不从,趁机逃跑,在众人追赶之下,瑞莲被逼至悬崖,无奈之下她纵深一跃跳至悬崖之下。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3

当人们赶到之时,她已气绝身亡。彭德怀听到这个消息,痛心不已,气得两眼发直。令人羡慕的青梅竹马,儿时的初恋就这样离自己远去,彭德怀在悲愤中暗暗发誓:这个万恶不平的社会,总有一天要砸烂它。

初恋虽已离世,但对彭德怀的影响却是深重的。1921年,他结识了一位青楼歌女月月红,本名张素娥,因为坚持卖艺不卖身而惨遭他人毒打。此女与其已故的表妹在样貌上颇为相似,彭德怀对其心生怜悯之情,便当即寻找朋友筹措了170块大洋为其赎身,但青楼主人却在他人蛊惑之下向彭德怀坐地起价,彭德怀一起之下便带士兵砸了青楼,为月月红进行了赎身。

在这之后,月月红也曾表达过愿意跟随彭德怀,并且情愿服侍其一辈子。但彭德怀却不愿意她为报答恩情而跟随于他,于是就给素娥买了一张回家的船票。

结发之妻,终成陌路

1922年,彭德怀因杀了做尽恶事的地主而被遭军阀逮捕,万幸的是在押送途中彭德怀趁机逃跑,并由此返回家乡。彭德怀的突然归来,令全家人十分欣喜。当时的彭德怀已经24岁,早已到了该成家的年纪。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4

之后,在家人的催促和亲戚的介绍之下,彭德怀认识了刘细妹。此女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勤劳能干。后来在亲戚的说媒之下,彭德怀于1922年农历三月初七迎娶了他的细妹子。

彭德怀与细妹子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是一对在苦水中泡大的苦伢子。由于此时的刘细妹年仅12岁,刚好比彭德怀小一轮,所以彭德怀对这个小妹妹是十分关心和爱护。

晚年的刘坤模也曾在《和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的书中写到:“婚后的他一直像老大哥那样关怀我,照顾我,我在他身边感到十分温暖。”

成亲之后的二人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夫妻,彭德怀成了她的“大哥哥”。某天晚上,彭德怀好奇地问起细妹子的大名是什么,细妹子不解地摇头说:‘我就叫细妹子呀!’彭德怀听后笑着说道:

“那只是你的小名,就像我一样,我的小名叫钟伢子,而我的大名叫彭德怀!”彭德怀笑着说“那我就给你取个大名吧!”。

于是,彭德怀细细思索了一番,便说: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5

“男者为干,女者为坤,日后你要立志做女中的模范,要不你就叫刘坤模吧”

细妹子听后欣然答应。之后,彭德怀还教起了刘坤模读书识字,为了给坤模买到识字课本,彭德怀曾一口气徒步走到距家20里的石滩街,买了一本小学习字课本,并在封面上认真地书写上了刘坤模三个大字,然后翻开课本认真地教她识字。

之后一段时间,彭德怀还给她的细妹子讲了许多好听的故事,花木兰、秋瑾等,还告诉她广州那边的女子都不用再裹脚了,她们什么事情都能干,这让长期处于小山村的刘坤模眼界大开,懂得了许多的道理,并且也放开了她的双脚。

1922年6月,也就是他们成婚的3个多月后,彭德怀便离开了家去往了长沙,他打算去报考湖南陆军讲武堂在其离家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坤模。

由于当时的村里并没有学校,为了让坤模能够继续学习,彭德怀特意拜托姨父收下坤模做其学生。彭德怀临行前一再叮嘱坤模,让她的学习一定不要耽误,平时的家务可以放在早上和晚上,白天则去姨夫那里学习。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6

同时,彭德怀还讲述了自己取名“石穿”的缘由,并且希望坤模能够发扬水滴石穿的精神,好好学习文化知识。

1924年,随着祖母和父亲的先后离世,家中不再需要刘坤模进行侍奉,所以彭德怀就带坤模来到了湘潭县城,第一次从偏僻的小山村来到县城的坤模心里非常兴奋。他们在一间租来的小房子里第一次共度了春节。

不久后,伴随着彭德怀所在部队的调防,刘坤模来到了湘潭女子职业学校,在学校里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她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学习缝纫等专业技术。

不到半年时间,她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还学会了缝纫、绣花、刺字等手艺。之后,刘坤模便在彭德怀在部队驻防时与其团聚,而部队开拔时,便回到乌石。

就这样,她先后跟随彭德怀去过很多地方,比如:靖港、宜昌、岳阳、湘潭、华容等地。而每到一个地方,彭德怀都会找机会送坤模去当地学校读书。新中国成立之后,刘坤模回忆起此事,仍然深情地说:

“彭德怀为了我的学习上进,操碎了心。”

1928年1月,30岁的彭德怀担任了湘军团长。后来,经段德昌的介绍,彭德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该团的中共党委书记。6月,彭德怀率全团移驻平江。由于此时的革命形势较为复杂,彭德怀所在团也正在酝酿起义。

为避免不测,在部队移驻平江之前,彭德怀将刘坤模送回了湘潭老家。而这次的分别也成为二人的生离死别,再见已是十年之后。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率其麾下的士兵举行平江起义,并由此组建了工农红军第五军,7月30日,红五军撤出平江,彭德怀从此开始了南北征战的岁月。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7

在此期间,他和自己的两个弟弟还有妻子刘坤模都失去了音信。但是彭德怀一直没有忘记刘坤模,1930年7月,彭德怀曾在指挥红五军进攻长沙之前给刘坤模写过一封信,大意是,等我们胜利了,待到和你见面之时,一定要扬眉吐气的同你说个够。

而从此以后,彭德怀和刘坤模也就彻底失去了联系。在将近10年的征战过程中,彭德怀始终没有再恋爱,而在这期间看上彭德怀的女青年也很多,但彭德怀心中却始终惦记着刘坤模。而这10年,对于刘坤模来说则是在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平江起义后,她作为“共产党人”彭德怀的妻子,自然被四处追捕,因此她也被迫离家漂泊。

她曾四处寻找起义队伍,但始终没有获得成功。为了生存,她只能到处流浪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为此她还曾远赴上海投友谋生,但始终没有找到栖身之地。在逃难过程中,刘坤模在从上海至武昌的船上认识了陈铸的母亲。

后来,因无法在家乡立足,刘坤模又只身一人到了武汉,此时的她身无分文,走投无路之时她曾想过投江而死,后来被陶家的朋友徐某相救。后来,不知是为了生存下来,还是为了感激徐某的救命之恩,她便与徐某共同组建了新家庭,后来他们共同养育着一个孩子。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8

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奔赴抗战前线,并于1937年9月进行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平型关大捷的消息在全国广为流传,时任八路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也登陆各大报纸的头条,远在湖北武汉的刘坤模也得知了此消息,它使得刘坤模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随即提笔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但由于不知道他的准确地址,就只在上面写了“山西平型关,彭德怀收”。

而幸运的是这封信真的被彭老总收到了,他马上回复了坤模的来信,并在信中提到让她找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并且通过林老到延安来。随后,刘坤模同家人交代过之后,便随同彭德怀的弟弟彭金华一道奔赴至了延安。

11月底,刘坤模来到延安,但直至12月,彭德怀从前线回到延安,刘坤模才见到与其分别将近10年的丈夫当时的刘坤模泣不成声,并向彭德怀诉说了离别日子里的酸辛苦楚,希望能得到他的谅解。

但是由于刘坤模已经有了家室,并且还有一个刚满一周岁的孩子,彭德怀建议刘坤模还是回到自己的家庭,回到孩子的身边,并且勉励刘坤模要好好学习,追求进步。彭德怀的第一段婚姻就这样在时间流转中默默消逝了。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9

虽然彭德怀与刘坤模的婚姻至此结束了,但是彭德怀对刘坤模仍然十分关心。在他的影响下,刘坤模也积极参加了革命事业,并于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与任楚轩结婚成立了新的家庭,再婚之后的刘坤模养育着2子2女。

新中国成立后,刘坤模曾担任过哈尔滨市政协委员。庐山会议之后,因为与彭德怀的关系,刘坤模也受到了冲击,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得到了平反。1980年,彭德怀的侄女彭钢曾在哈尔滨拜访过刘坤模老人,刘坤模表达了自己对彭德怀的深切怀念,并感叹与彭德怀在一起的那段时光。

在她眼中,彭德怀不仅是她曾经的丈夫,更是她的老师和亲人。多年之后,刘坤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纪念他们二人在一起的日子,并且前往彭德怀的墓前进行探望。

延安相遇,喜结连理

结束了与刘坤模的感情纠葛,年近40岁的彭老总仍然是孤身一人,彭德怀的感情生活成为了许多人一直关心的问题。后来在彭德怀的老部下陈赓的介绍下,利用“计谋”使得彭老总“就范”,并成全了他和浦安修的婚姻。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0

浦安修生于1918年,祖籍江苏嘉定,比彭德怀年轻20岁。浦安修出身名门,原是北平师范大学的学生,她17岁时就来到延安,隔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春节前夕,浦安修与彭德怀在延安一所普通的窑洞中成婚,婚礼朴实无华,但却十分热闹。两人之间虽然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但是在他们结婚之后,夫妻间的生活和爱情也一直十分和谐与幸福。

1939年,彭德怀从延安来到太行山革命根据地,浦安修也跟其一同来到这里,此时的彭德怀依旧担任八路军副总司令,负责指挥华北的八路军与侵华日军作战,此时的浦安修在中共北方局工作,担任妇女联合会专职委员。

全国解放以后,彭德怀担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此时的浦安修离开了部队,担任一家国营企业的党委副书记。常年的征战奔波,此刻的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家。

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彭德怀受命于危难之际,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前往朝鲜,负责同侵略朝鲜帝国主义联军进行作战。

1952年,为了慰问朝鲜前线英勇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国家曾组织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组织上决定让彭老总的妻子浦安修也一同前往。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1

但是当其到达朝鲜见到自己的丈夫时,彭德怀却冷冰冰地对她说:

“你来这儿干什么?

冰冷的话语使得浦安修伤心地掉下了眼泪,但她能够理解丈夫那无私宽大的胸怀。浦安修晚年回忆起他们的生活时,也曾说,“结婚多年,虽然我们夫妻之间聚少离多。但是,我深深地爱着他。”

抗美援朝胜利后,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班师回国。不久,他便担任了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等军政要职。

然而,这样一位戎马生涯的开国元帅,却仍然心系广大人民群众,当其发现经济建设出现的问题,农村刮起了严重的“共产风”时,便大胆无畏的为人民直言。

1957年7月,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结果被错误批判。庐山会议结束后,彭德怀夫妇回到北京,对彭德怀的批判继续升温,随后他也被免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等职。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2

政治风雨里的动荡,也对他们之间的夫妻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夫妻的周末团聚越来越少,战火年代的温馨场面也逐渐演变成了“斗争”时代的冷漠。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党内批判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斗争仍在继续,浦安修在此期间回家的日子也逐渐减少,但她始终坚信丈夫没有做过对不起党的事情,北师大党委不止一次地找过浦安修谈话,让她彻底与彭德怀划清界限,揭露彭德怀的错误路线。

然而,浦安修始终未曾多说过一句话。在考虑许久之后,浦安修最终还是决定提交离婚报告,然而却没有哪一级党组织批准他们的报告。后来,浦安修再次见到了彭德怀,彭德怀并没有因为她的决定而心生怨愤,只是说他能够理解她的压力并同意离婚。

随后便拿出了一个被分成两半的梨,分梨意味着“分离”,他们二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彭德怀告诉浦安修,如果愿意相信他就不要吃梨,但浦安修犹豫再三还是将梨吃下,她告诉彭德怀,自己对不起他,但是实再无法忍受现状了。

1974年11月29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彭德怀,因患癌症而痛苦的含冤离世,享年76岁。时隔4年之后,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为彭德怀同志平冤昭雪,浦安修以彭德怀妻子的身份出席了追悼会。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3

中央为彭德怀平反以后,浦安修心中一直十分内疚,她觉得在彭德怀最需要她的时候,她却无情地选择了离开,她辜负了丈夫的深情厚谊,即使后来彭老总家人和其战友都选择了理解和原谅她,但那份深深的愧疚却一直深埋在她的心底。

后来,她拒绝了组织给她元帅妻子的特殊待遇,她用自己的余生来整理彭老总在含冤时期交代的材料,每天在一盏台灯之下细心整理着彭总留下来的文稿,每每读到深情之处她都会泪水涟涟,历时多年,她终于整理出了《彭德怀自述》和《彭德怀传》两部手稿。

虽然眼睛都接近熬坏,但是她却说,‘即使我成了双眼瞎,也要把彭总留下来的东西整理完,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心愿。’晚年的浦安修患上了癌症,即使病魔缠身,她依然坚持整理书稿。

1991年5月,浦安修因病逝世,享年73岁。

情路虽坎坷,初心从未变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戎马一生的彭大将军,却始终不能享受婚姻里的持久幸福与甜蜜。

彭总平反后,浦安修过得如何,为何不以彭夫人自居宁愿孤独终老? - 天天要闻

图14

青梅竹马的两情相悦,却终于被乱世的强横欺压;结发之妻的相知相爱,却终消逝于兵荒马乱之中;战争年代的爱情故事,却始终无法抵挡住碎语的摧残。

纵观彭老总的一生,他始终坚守着为民请命,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他自己虽然未曾获得圆满的婚姻幸福,但却为了维护更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持续奋斗。这就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胸怀,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永远不变的初心。谨以此文向一心为民的彭元帅致敬!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