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2021年01月01日01:10:05 科学 1447

有人说,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发展程度如何,那么不妨看看他们的科学家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科学奖。

常言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技的发展,几乎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科技发展计划,比如日本疯狂的诺贝尔奖科学计划:“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如何呢?

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 天天要闻

诺贝尔奖章

日本口出狂言:50年内要拿下30个诺贝达奖

19年前的2001年,日本政府为了振兴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强国梦想,提出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其中确定了一项疯狂的目标:“今后50年内拿下30个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1901年开始每年颁发的,包含了五个奖项,分别是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奖。

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 天天要闻

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

然而从1901年到2001年的百年历史中,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也只有9位诺贝尔奖得主。

当时对于这个计划不光是其他国家觉得不可思议,就连日本人都觉得疯狂,不可理喻。更有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也批评这个计划没脑子。结果讽刺的是他刚骂完,当年就获得诺贝尔学奖,这是不是打自己脸了。

从日本口出狂言之后,也就是从2001年开始至今,结果日本已有19人获得诺贝尔奖,对于需要50年完成的计划,日本人用了19年就完成了一半多。而我国只有屠呦呦和莫言两人获奖,这个效率是不是太惭愧了?

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 天天要闻

我国科学技屠呦呦

日本能获诺贝尔奖的几个因素

日本能获得这么多诺贝尔奖也是有原因的,目前看来,他们成功的关键是对科技方面的巨大投资、对科学家的态度以及对知识的严谨。

1、科研投资大。我们知道美国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到GDP的2.8%,而日本2015年前的十年间占到了GDP的3%,连续10年居于发达国家第一位。

2、尊重人才。日本对科学家的尊重态度也让别人汗颜,日本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令人艳羡。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确立了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良好氛围。比如,在日本的钱币上印的是科学家、作家和教育家,而不是政治家,不是天皇。还有对知识分子的称谓也可见一斑,比如大学教授可称之为先生,而一般人就不能这么称谓,以至于日本天皇都是一名著名的鱼类科学家。

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 天天要闻

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

3、学术严谨,以造假为耻。日本女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在《自然》杂志发表两篇论文,但后来论文被认定造假,遭《自然》杂志撤稿,成为继2005年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事件之后,国际科学界最大的丑闻。这导致通讯作者,日本52岁的著名科学家笹井芳树自缢身亡,他用生命捍卫了学术尊严。同时,小保方晴子此前任职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现任主席、“诺奖”得主野依良治将引咎辞职。

另外还有日本教育比较先进,普及教育时间早等。比如日本在1898年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7%。到1910年以后,日本已完全普及了国民教育,那时候我们国家只有富人才能上学堂。

口出狂言,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结果呢? - 天天要闻

日本学生

结论

我认为对于日本2001年提出的诺贝尔奖计划非常有可能实现,也就2051年取得30个诺贝尔奖。以现在的进度来看,在过去的19年间就有19人获奖,几乎是每年一个,可见日本科技创新发展不但没有落下,而且有加速之势。

虽然诺奖有西方国家操作嫌疑,但是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我们中国从建国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人获得诺贝尔奖,而日本第一个诺奖得主汤川秀树也是1949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71年过去了,结果日本有28位诺奖得主,我们是不是感觉到惭愧?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千字短文白话叙述,望大家指正]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 天天要闻

“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现身府河

近日,鱼类科研工作者王新越进行鱼类资源调查时,在府河孝感段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发现“长江三剑客”之一的极危物种——鳤。王新越 摄这尾鳤体长36厘米,体重290克。“这已经是长江十年禁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