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2025年07月08日23:00:46 科学 9259

据新闻报道,7月4日凌晨,在新疆阿勒泰,多网友拍到了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热议。目击者称:是凌晨三点钟看到的,该物体中间有亮点,周围自带光环,在空中快速飞行,大概两三分钟,就飞远了。关于拍到不明飞行物的新闻,最近报道不少。也引起了很多猜测,有人认为是气球、无人机或者卫星反射的人为物体,也有人觉得是自然光学现象,还有人怀疑会不会是外星人。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结合视频和最近的新闻来做个简单分析。

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新闻截图

不明飞行物,是指那些在空中观察到的无法立即识别其身份或来源的物体,英文缩写为:ufo,以前提到ufo首先就会联想到外星飞船,其实绝大多数ufo事件最终被解释为自然现象、人为物体或观察误判。只有极少数因缺乏足够证据而保持未解状态。

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

这次目击事件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3点钟的新疆阿勒泰,平均海拔在1千到2千米之间,地形以高山、草原和峡谷为主,风景优美,一直是旅游热门地,这几年因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变得更火,夏季也正是新疆的旅游黄金期。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的西北部,北边与俄罗斯交界,西边挨着哈萨克斯坦,美丽的喀纳斯湖就在其境内。

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

从视频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不明飞行物,中间有亮点,周围自带光环,第一眼的感觉是不是很像火箭或者导弹发射?中间亮点是火箭金属外壳反射,周围光环也就是尾部推进器喷出的火焰。飞行速度极快,也符合火箭的特点。那么我们查一下,那个时间段附近有没有火箭发射呢?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

据报道,俄罗斯使用“联盟-2.1a”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了一艘“进步ms-31”货运飞船前往空间站。发射时间为莫斯科时间22点32分,也就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32分,基本上符合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时间。联盟2.1a火箭在点火后大约3分钟进行二级分离,这时的速度可以达到8千公里每小时,飞离地面大约100公里。再飞行2分钟左右,时速超过1万5千公里,距离地面160公里。

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

虽然拜科努尔发射场距离阿勒泰距离大约2千公里,但考虑到是在晚上发射,肉眼可见度可达上千公里甚至更远,加上阿勒泰地势较高,夜空晴朗,能见度极高。该发射场的发射轨迹通常为51.6度倾斜角,也就是说火箭向东北方向飞行,在部分阶段完全可能进入阿勒泰上空的可见范围。综合以上分析,这次不明飞行物目击事件,极大可能跟俄罗斯的这次发射任务有关,而且就是二级分离后的两分多钟。不知道你觉得有没有道理呢?欢迎留言交流。

新疆不明飞行物跟俄罗斯火箭有关?相隔一千多公里有可能看到吗?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 天天要闻

【微科普】莫要一谈辐射就“色变”,正确看待这把“双刃剑”!

Q辐射具有两面性!“快把WiFi关了,有辐射!”“电脑前面放盆仙人掌,防辐射!”“孕妇必须穿防辐射服!”这些十分耳熟的忠告,折射出公众对辐射普遍存在的心理恐惧。然而,科学真相往往颠覆认知。恐惧:混淆与误解公众对辐射的深度误解和过度恐慌,常因混淆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辐射类型: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等高能辐...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 天天要闻

宁德时代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

近日,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等主体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已由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定于8月12日开庭审理。这场纠纷因两家企业在587Ah储能电池标准领域的竞争引发行业关注,而案件走向恰逢海辰储能港股IPO关键期,其上市进程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 天天要闻

发力太空计算!千亿巨头大动作

【导读】中科曙光拟与中科星图共同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太空计算正成为新的战略新兴技术高地。中科曙光、中科星图7月8日晚公告称,双方当日签署了《太空计算领域的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将共同推动“太空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构建中国太空计算产业新生态,打造面向世界的中国太空算力服务...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 天天要闻

专家分析台风“丹娜丝”三个特点 登陆后影响时间或拉长

中国蓝新闻 浙江之声记者 徐欣悦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热带风暴级),今天13时中心位于温州偏东方向约118公里的海面上,预计将于今天傍晚到夜间在台州到宁德一带沿海登陆。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胡尧文介绍,目前看,尽管台风强度不强,但有三个特点要特别关注:一是路径罕见,作为第一个从南海穿过台湾海峡再可能登陆浙...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 天天要闻

“泰山奖”得主卢煜明,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卢煜明被认为是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下一个中国科学家”。撰文丨凌 骏责编丨汪 航近日,欧洲科学院官网在线更新院士名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在列。卢煜明院士是全球无创产检技术的奠基人,他耗时22年开发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技术自2011年推向全球,在超90个国家落地应用,每年为全球孕妇...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 天天要闻

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院士相聚上海,预测未来50年科学发展

今天,施一公、薛其坤、潘建伟等众多科学家和青年科研人员相聚上海黄浦江畔,参加“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这场峰会聚焦科学未来发展趋势,在对话环节请科学家预测未来、寄语青年。西湖大学校长、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获得者施一公院士认为,AlphaFold(阿尔法折叠)人工智能系统的问世,改变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