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充日报】

李仕果为古树补刷伤口修补剂。
●唐艺娟文/图
近日,笔者来到高坪区都京街道永兴村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两株历经130年风雨的黄葛树,树冠如伞,枝繁叶茂。村民围坐树下聊着家常,孩童树下嬉戏奔跑,留下一串串欢快的笑声。
“这两株树最近的状况不错,长得很好。”高坪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苗木培育站工作人员对这两株黄葛树进行例行“体检”后,点头微笑。
黄葛树是我国西南地区一种常见树种,树冠广展,树根延伸至数十米外,树干胸径可达3至5米。永兴村的这两株黄葛树,树干粗壮,3人难以合抱;虬枝盘曲,呈现出古朴的美。它们如此粗壮健康,得益于之前古树修复员对其进行的“诊治”。
“我们在对古树进行修复时,发现这两棵树的木质部分暴露在外,应该是受到了雨水、病菌等侵害,出现了腐烂和空洞。”古树修复员李仕果一边为古树补刷伤口修补剂,一边介绍道。
据李仕果介绍,这两株古树的主干腐朽严重,加之过去村民对古树保护的意识相对淡薄,不仅频繁攀爬,还搭设电线、网线等,人为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
为挽救这两棵树,李仕果和他的团队对树木进行了清腐、碳化、消毒、内层防腐等修补作业,并辅以蕨类清理和施肥复壮等措施,历时一个多星期,终于完成了整个修复工程。为减轻古树的负担,他们还锯掉部分枝干,保持树木的平衡性,防止在恶劣天气下发生倾覆。
笔者注意到,这两株黄葛树上刷有伤口修补剂的地方已经出现明显隆起。李仕果解释道:“这种伤口修补剂凝固后会形成一层保护膜,可有效防止树干被雨水侵蚀,同时还具有杀虫功能。我们再用环氧树脂进行定形。目前这个环氧层修补处已经拱起,正是树干不断生长、挤压形成的,说明这棵树如今长势非常好。”
作为“植物医生”,成功抢救并复壮了这两株古树,李仕果备感欣慰。如今,这两株黄葛树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古树名木“身份证”,正逐步恢复生机,焕发出新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保护古树的行列中。他们纷纷表示,这些古树是活着的“文物”,承载着村庄的历史与记忆,应该得到更好的保护。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