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引水工程最大直径单护盾岩石掘进机下线

2025年04月08日11:00:40 科学 3667

2025年4月8日,西南地区最大直径单护盾岩石掘进机(tbm)“福和号”在四川德阳顺利下线。该设备将用于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大理i段香炉山隧洞6#施工支洞施工建设,为尽早解决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困难,改善区内河道和湖泊生态及水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据了解,“福和号”tbm是目前滇中引水工程中运用的最大直径单护盾,设计开挖直径达10.23米,总长约190米,包含主机、1节设备桥以及10节后配套拖车。tbm整机重量2500吨,最大总推力156728kn,总装机功率约10000kw。目前,“福和号”tbm已完成全部设备的组装调试工作,计划于2025年5月前运抵现场组装洞,并启动现场组装工作。

滇中引水工程最大直径单护盾岩石掘进机下线 - 天天要闻

“福和号”tbm计划掘进总长度15.51公里,其中香炉山隧洞6号施工支洞下坡掘进约5.88公里,最大坡度8.92%。为应对香炉山隧洞6号支洞及其主洞上游控制段大直径、长距离独头掘进,软岩大变形、断层破碎带、长距离高承压富水洞段大坡度下坡掘进等施工难点,“福和号”tbm在设计上,采取了联络阶段针对性配置双速减速机、高压辅助脱困系统、同步推拼系统、高效管片吊运系统、可伸缩式集渣斗、底部辅助排渣螺机等针对性措施,极大提升了tbm在本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为隧洞安全高效施工保驾护航。

同时,“福和号”tbm配置了超前数字钻机及注浆系统,可实现掌子面前方的超前钻探和超前加固;单护盾tbm首次搭载锚索钻机系统,配合特制混凝土管片,可实现隧洞拱顶锚索支护作业。

滇中引水工程最大直径单护盾岩石掘进机下线 - 天天要闻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线路总长664公里,由水源工程、输水隧洞、暗涵、渡槽、倒虹吸等输水建筑物组成,其中隧洞长度占比92.03%,年平均引水量34亿方,工程总投资698亿。滇中引水工程完工后,受水区共涉及输水总干渠沿线6个州市的34个受水小区,受益国土面积3.69万平方公里,约1112万人口直接受益。

(总台记者 刘文杰)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 天天要闻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门禁”,识别友军阻挡敌人两不误

豆科植物既能“热情招待”根瘤菌来获取氮肥,也能坚决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么让它能如此“有礼有节”地对待不同微生物?这个谜团的关键部分被上海科学家解开。昨天深夜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这一成果。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 天天要闻

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中心开展2025年度春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主动预警采样

【来源:本溪市统计局_林业新闻】鸭绿江口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之上,是东亚水禽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鸻鹬类在本地区通过的种类多、数量大,因此做好鸭绿江口湿地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对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科学家发明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利用类似毛发的脑电图电极监测大脑活动的新方法。这种轻巧灵活的设备无需传统的金属电极、导线和粘合凝胶,而是直接贴在头皮上,使长期监测更加轻松舒适。脑电图扫描是诊断癫痫、睡眠障碍和脑损伤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 天天要闻

百度公布动物语言转换专利 可实现动物与人类沟通

站长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请的“动物语言转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正式公布。该专利聚焦于跨物种沟通技术,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旨在实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深度情感交流。据专利文件披露,这一技术...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 天天要闻

如果人工智能反叛人类,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反叛人类,科学界争论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达成了共识,答案是:会!因为任何具有绝对智商优势的意识体,都不会接受智商远低于自己的物种的统治。在我们相关的立法和技术完善前,应该放缓对人工智能的开发。因为人工智能有可能最后不受人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昱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段升顺光荣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