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6175-轨道保持

2025年04月09日22:52:09 科学 1025

轨道保持 orbit keeping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读书笔记16175-轨道保持 - 天天要闻

利用航天器上的动力装置调整航天器的速度,修正轨道参数,使航天器运行轨道与标准轨道的偏离量限制在给定范围内(常以星下点的偏离位来表征)。对不同高度的航天器,轨道保持的方法也不相同。

1. 近地观测卫星的轨道保持

近地观测卫星常采用太阳同步轨道和回归轨道。通常用星下点轨迹在赤道上相对于标准轨迹的横向偏离量表示轨道的漂移,这一横向偏离量与轨道半长轴的偏差和轨道倾角的偏差有关。

影响轨道半长轴变化的主要摄动因素是大气阻力,它使卫星轨道的半长轴逐渐减小,轨道周期逐渐缩短。因此实际星下点轨迹比标准轨道的星下点轨迹提前穿过赤道。如果在赤道上观测,实际轨道的星下点则相对于标准星下点向东漂移。

当星下点轨迹在赤道上向东漂移到允许边界时,控制系统使卫星上的某个特定的喷管喷气,产生速度增量,使卫星加速。所获得的速度增量必须足够大,使修正后的轨道半长轴和相应的轨道周期大于标准值。这样,在赤道上的星下点轨迹将离开东边界而向西漂移。

为了节省推进剂,必须对修正轨道的速度增量值进行优选,使得当赤道上的星下点轨迹漂移到西边界时,不再继续向西漂移,而开始向东漂移。当到达东边界时再次喷气,调整卫星的速度。

地球非球形所引起的摄动使轨道平面绕地轴转动。只要保证卫星入轨点的精度,使轨道平面绕地轴转动的速度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相等,就可获得太阳同步轨道。

2. 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保持

地球静止卫星的标准星下点在赤道上某个指定的位置(定点位置)上。因此,又称位置保持,位置保持的好坏用定点精度衡量。

地球非球形摄动使地球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的漂移运动有4个平衡点。其中两个是稳定的,另外两个是不稳定的。卫星受到的切向摄动力指向离卫星较近的稳定平衡点,卫星在稳定平衡点的两侧作长周期漂移运动。在狭小的位置保持范围内,地球静止卫星受到的切向摄动力是单方向的。如果切向摄动力向西,轨道半长轴便不断减小,轨道周期比同步(轨道)周期短,卫星就向东漂移。当漂移到东边界时,卫星就应产生速度增量,使卫星向西漂移。这样反复调整,使卫星处于平衡点附近的允许值内。

在太阳辐射压力的作用下,卫星在地球静止轨道上每运行一圈中,就有半圈受到加速作用,而在另外半圈中受到减速作用。轨道周期仍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在这一摄动下轨道变成椭圆形,导致卫星每天在东西方向上来回漂移一次,漂移的范围等于偏心率的两倍。太阳引力和月球引力对地球静止卫星的摄动使卫星的轨道偏离地球赤道面,导致卫星每天在南北方向上来回漂移一次,漂移的范围等于轨道倾角。

位置保持有自主保持和非自主保持两类。大多数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采用非自主方式。轨道保持所消耗的推进剂与轨道修正所需的速度增量成正比。在摄动力作用下,卫星的漂移特性与实际轨道参数有关。轨道修正的控制效率与修正时刻卫星的位置有关。

因此,轨道保持的最优策略问题为:选择修正的时刻和设置修正后初始轨道的参数,使卫星在摄动力作用下停留在给定漂移范围内的时间最长;或者根据给定的停留时间使推进剂消耗最少。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8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点赞!东大2名学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单东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2022级本科生田昱锟、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段升顺光荣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 天天要闻

国际上首次,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试验在白天成功实施

5月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4月29日,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中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4月27日白天...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 天天要闻

中国攻克光刻机光源,技术有别于阿斯麦

“中国突破了自主生产先进芯片的障碍!”,最近,《南华早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公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在西方拼命“卡脖子”的光刻机领域,取得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光....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 天天要闻

走在开放前沿,它们靠什么成为全球资源“强磁场”?

每经编辑:杨欢图片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供图从地面到天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机场正悄然改写城市命运。全球化加速推进,越来越多城市加码入局枢纽机场竞争,期待在加速联通世界中重塑经济地理与城市竞争力。一个普遍共识是,更高效便利的航空运输会成为带动贸易发展、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全新动力源,进而创造面向未来发展的...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 天天要闻

联想“稀土外壳”争议:美国能否靠回收提炼打破中国稀土封锁?

背景:稀土出口管制下的“变相出口”疑云近期,联想推出的“稀土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引发舆论争议。据网友爆料,其外壳中使用的钇元素属于中国严格管控的7类中重稀土之一。尽管中国已对稀土出口实施限制,但联想通过将稀土加工成合金材料并嵌入笔记本电脑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 天天要闻

欧盟砸5亿欧元“抢人”,马克龙:欧洲要做科学家的避风港

当地时间5月5日,一场名为“为了科学 选择欧洲”的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法国与欧盟委员会在会上宣布,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减少对科研领域的资助之际,欧盟将设立一项总值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外国的科研人员,特别是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前来工作。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 天天要闻

木星发现巨型熔岩湖?朱诺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发现

木星北极的气旋群像一群诡异的舞者,以超过160公里的时速相互碰撞;木卫一的熔岩湖在冰冷外壳下暗流涌动,炽热岩浆随时可能喷薄而出——这些堪比科幻大片的场景,正是NASA朱诺号探测器最新传回的太阳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