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2024年11月01日11:53:03 科学 1389

在空间技术的不断提升下,人类的视野也不断开拓,从近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到月球,再到太阳系各大行星,都被人类进行了详细的探索。然而,随着探索范围的扩大,人类也意识到哪怕是在太阳系这个小圈子内,一个星球到另一个星球的距离,想要跨越也是极难的。

例如,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离我们就有4.22光年,而目前人类飞得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一号,47年前发射如今已经远离地球235亿公里,然而即使照它的速度,要飞往比邻星也要花费7万年,何况它还不是载人航天器,只是个小型探测器。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因为航天器随着载荷的质量增加,燃料的质量会以指数增加,最终会导致燃料产生的推力无法推动燃料本身,燃料的做功时间和推力无法兼得,做功时间长的必然推力低,其实旅行者和先锋等探测器的速度已经由于太阳引力原因在持续减速了,在恒星之间的空旷空间中也没有能够利用的助推轨道,加速降速唯有使用自身携带的燃料。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所以,首先解决离开太阳系,首先要考虑解决燃料循环问题。如果单靠燃料,我们就需要背着千万吨的燃料来飞行,这连起飞都成问题。哪怕是星际漫游,也要考虑活着回来,不能解决燃料的有效循环,即使有本事飞出太阳系,也是有去无回。

现有物理体系下,化学火箭可以胜任近行星航行(第一宇宙速度到第三宇宙速度),勉强进行行星际航行;聚变火箭可以胜任行星际航行(百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光速),勉强进行恒星际航行。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若可控核聚变得以掌握,不考虑技术细节的话,核聚变引擎理论上最多能把飞船加速到和光速仅相差一个数量级,核聚变发动机理论喷气速度是15000公里每秒,如果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十,即30000公里每秒,质量比大约为7—8。裂变发动机喷气速度为十几公里每秒,离子发动机为几十公里每秒,聚变发动机是两三个数量级的质变。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但是获得的动量随速度一次方增加,消耗的动能随速度二次方增加。相同功率的情况下,喷气速度越高推力越小。所以聚变发动机还要在喷气速度与推力之间要做一个权衡。当然仅仅是做到这样还不够,对于星际间的飞行来说,人毕竟是肉体凡胎,太脆弱了。星际飞行对于人类,很可能就跟环球航行相对只在某个极小、极特殊环境下生存的海洋生物一样。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联想到现在人类进行星际探索,很多人觉得需要超高速宇宙飞行器,事实上速度固然重要,但参考人类探索海洋,船只并不是要求速度最快,坚固耐用才是最重要的,船员也需要足够的物资来维持漫长的航行。将来对于星际间的航行,首要解决的或许是,资源的循环利用,航天器的耐久性,以及由于时间跨度太久,甚至要考虑船员的繁衍和教育成长。

如何才能前往4.22光年外的比邻星?科学家:掌握可控核聚变还不够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闻

进口原木里竟爬出4只毒蜘蛛!海关紧急拦截,其中一种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关员在对2批进口原木进行查验时,发现集装箱内壁附着不少蜘蛛网。经进一步检查,现场关员在集装箱内截获4只活体蜘蛛。经送技术机构鉴定,确认上述蜘蛛为1只阿根廷啡黄蜘蛛和3只库拉卡维寇蛛,均属于外来物种。其中库拉卡维寇蛛属于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经毒素,被咬伤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红肿和全...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 天天要闻

中国芯片设备进口狂潮背后:买得越多,卡得越紧?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产业,有个数字让我惊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设备卖了1171.4亿美元,光咱们中国就买走了495.5亿,占比超过四成!这相当于全球每卖出三台造芯片的机器,就有一台是运往中国内地的。但细想之下,这个数字既让人振奋,又让人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卡式炉爆炸,多人被严重烫伤!紧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营卡式炉成了必备品但千万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炉爆炸事故7人受伤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北京的陈先生与邻居两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烧烤时,刚购入一个月、仅使用过两次的卡式炉突然爆炸,导致7人不同程度受伤,部分伤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 天天要闻

颜宁再次打假:科学家不需要“完美人设” | 新京报快评

▲颜宁在其微博发布声明,辟谣网传简历。图/颜宁微博截图知名科学家颜宁再次公开打假,打假的对象仍是假简历。据报道,5月4日,颜宁在其微博上发帖辟谣,“一份不知道谁缺乏常识造出来的真真假假的简历从前年就开始流传,哪怕也许出于好心,也是不对的,已被我投诉掉了,不知道为啥现在又被翻出来”。并请微博节后尽快清理...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 天天要闻

人工智能还将带来多少可能?

原创 黄鑫 经济日报与大模型对话,生成一件大师风格画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规划路线,具身智能机器人可精准识别和抓取零部件……日前举办的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集中展示了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生动展现了数字经济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 天天要闻

Wi-Fi 6的MU-MIMO 技术: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

【ZOL中关村在线原创技术解析】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无线通信技术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家庭、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区域,Wi-Fi 连接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急剧增长和应用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无线网络技术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制约了无线通信的效率与性能。值得庆幸的是,Wi-Fi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