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湿哒哒,自制一杯“养生茶”,祛湿、温脾、养胃

2025年05月07日12:52:04 健康 1016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_大医精诚】

春末夏初,天地间水气升腾,雨水渐增,广东的雨天仍将持续一两周,到处都湿哒哒的,此时人体易受外界湿邪困扰。加上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不管是外出游玩还是亲友聚会,都免不了饮食过量,吃多吃杂。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杯“粮食茶”,很适合湿哒哒的天气下养护脾胃,在家就能做。

雨天湿哒哒,自制一杯“养生茶”,祛湿、温脾、养胃 - 天天要闻

这段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湿气很重,很多人会感觉不舒服。加上假期吃多吃杂,零食不断,更是会加重脾胃负担,加重脾虚湿困的状态。

日常发现脾虚湿重的信号,就要积极健脾祛湿,以免进一步损害健康。如:

✔ 消化不良,吃完东西老觉得肚子胀;

✔ 总犯困,早晨睡不醒;

✔ 肚子上肉多,减肥难;

✔ 脸上、头发、皮肤油腻,还冒痘;

齿痕舌明显,多发季节性湿疹;

✔ 不想吃饭,浑身没劲儿;

✔ 大便粘厕所,有时候还会腹泻;

✔ 喉咙总是有痰,口气很重。

对孩子来说,脾虚湿困是易生病的主要诱因,如容易外感,一些跟湿浊有关的疾病如鼻炎、湿疹、咳嗽、腺样体肥大、腹泻等容易反复,缠绵不愈。

对成人来说,则是一切不美丽、不清爽、减不了肥的罪魁祸首!更是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和各种炎症的诱因。

今天推荐的“粮食茶”,就很适合脾虚湿困人群春夏季喝,尤其是雨天。此外,用于日常的脾胃养护也很合适,温和到2岁的孩子都能喝。

这个粮食,就是由我们一日三餐都要吃的大米制作而成,它就是炒米。

01

温和的“养脾茶”

养胃气、温脾阳、除湿

大米,学名为“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能够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壮气力、强肌肉[1]。《名医别录》记载:“主益气,止烦,止泻。”《滇南本草》中也记载:“(粳米)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大米我们天天吃,是主食,本身就是滋养人的,尤其是养胃气。炒米,是通过炒焦的炮制手法,把米炒到焦黄、炒出焦香,更能增强养脾胃的作用。

■ 炒米的消化吸收性更好

炒制后的米粒更易于消化吸收,能够有效补充胃气,改善胃气不足所引起的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等不适。饮用炒米茶有助于调节胃肠功能,尤其能改善消化不良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 炒米的焦香味能醒脾助运

传统医学讲“芳香化湿”,炒米的焦香,善入脾胃经,能够有效唤醒脾胃的运化功能,有增进食欲,醒脾燥湿的作用。此外,大米炒到焦黄,原本粘腻的质地被改变,变得蓬松干爽,有燥性。就好比一台脾胃烘干机,能把体内多余的水湿积、寒气、积滞都代谢出去。

■ 炒米能温暖脾阳

传统医学认为,脾阳不足会导致脾胃功能低下,进而引发寒湿内生。炒制后的大米,就像给脾胃增加了“火气”,有助于驱散脾胃中的寒湿,使得气血通畅,整体的精神状态也得到改善。

总结来说,炒米茶的好处很多,主要有以下3点:

✔ 养胃气:改善胃气不足,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情况;

✔ 温脾阳:通过温补脾阳,驱散体内的寒湿,促进脾胃运化,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 除湿气:通过焦香味唤醒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湿气,使身体更轻松舒适。

02

脾胃的“守护神”

自制3款炒米茶

炒米茶益处多多,可以说是现代人脾胃的“守护神”。今天分享3款炒米茶的制作和搭配方法给大家,不管是节假日,还是日常生活,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整运用,守护好我们的脾胃健康。

‖ 食疗方推荐

陈皮炒米茶

材料:大米100克,薏米30克,陈皮5克(切丝)。

做法:

1.炒锅无水无油,下陈皮丝,中小火翻炒2-3分钟盛出备用;

2.大米、薏米洗净沥干水分,干锅中小火炒至金黄焦香;

3.放入陈皮丝,小火继续翻炒2-3分钟,待自然冷却后密封保存;

4.每次取1-2勺沸水冲泡或煮10分钟即可。

功效:燥湿化痰

饮用时间:晨起空腹饮用祛湿效果更佳,或餐后1小时助消化。

适用人群:脾虚湿重、水肿腹胀、饮食油腻、有肚腩、痰湿重的人群。

‖ 食疗方推荐

红枣姜米茶

材料:大米100克,红枣(去核切片)30克,生姜适量切丝。

做法:

1.大米洗净沥干水分,干锅中小火炒至金黄焦香;

2.加入红枣,小火继续翻炒至食材干燥焦香,自然冷却后装入罐子密封保存;

3.取1-2勺炒制好的茶料,加入适量新鲜的生姜丝,沸水焖泡5-10分钟,温热饮用更佳。

功效:温养脾胃,温阳散寒。

饮用时间:建议晨起或上午饮用,避免夜间影响睡眠。

适用人群: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容易肚痛腹泻、手脚冰凉、痛经、气血虚的人群。

‖ 食疗方推荐

玫瑰姜米茶

材料:大米100克,玫瑰花20克,生姜及红糖适量。

做法:

1.大米洗净沥干水分,干锅中小火炒至金黄焦香;

2.关火后放入玫瑰,用余温翻炒,待自然冷却后密封保存;

3.取2勺茶料,加入适量生姜丝及红糖,85℃热水焖泡5分钟,可重复冲泡3次。

功效:健脾疏肝,养颜调经。

饮用时间:晨起或午后饮用,健脾疏肝;经期前一周连续喝可缓解痛经。

适用人群:肝气郁结、脸色蜡黄长斑、体寒怕冷、痛经的女性群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为了健康,饮用水源地将有首部国标 - 天天要闻

为了健康,饮用水源地将有首部国标

2024年10月12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洛口镇梅江灌区团结水库。朱海鹏/视觉中国/图饮水思源,2025年4月27日,《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截止。这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国家标准在编制说明中提到: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这也是我国第一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标准。沿着水龙头上溯,水源大...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雕”却适得其反 专家解读 - 天天要闻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雕”却适得其反 专家解读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说,也门胡塞武装同意停止威胁中东水域航行安全,在此基础上美国将停止对胡塞武装的轰炸。胡塞武装当天发表声明称,已通过阿曼收到美国的停火请求。美国此时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是出于什么考虑?而胡塞武装表示不会放弃对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的支持,这又意味着什么? 美欲借打击胡塞“一箭双...
切除子宫12年后,她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医生:保留了子宫颈 - 天天要闻

切除子宫12年后,她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医生:保留了子宫颈

“医生,我十几年前就切除子宫了,怎么还会得宫颈癌?”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的诊室里,62岁的刘阿姨攥着检查报告单的手微微发抖,脸上写满了困惑。半年前,刘阿姨发现阴道内总是莫名渗出液体,想着自己早就把子宫切除了,便没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近日症状加重,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就医,最终被确诊为宫颈癌中期。接诊的福建省...
家门口的守护,终结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新技术精准诊疗惠民生 - 天天要闻

家门口的守护,终结消化道疾病患者奔波之苦——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新技术精准诊疗惠民生

【来源:衡阳新闻网_热点关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管思淇报道 “不用跑长沙就能做这么专业的检查,真是解决了大难题!”近日,被反酸、烧心症状折磨两个月的谢先生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通过先进的消化道动力检测系统明确病因并完成治疗。出院时,他感慨长期的病痛终于得到了缓解。 △患者为胡杨主任团队送来锦...
头发变中药?老祖宗的智慧绝了!揭秘血余炭的治病妙用 - 天天要闻

头发变中药?老祖宗的智慧绝了!揭秘血余炭的治病妙用

生活中你可能听过“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但你知道吗?连掉下来的头发都能变废为宝!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个中药材,名字听起来怪吓人的——血余炭。别慌,它其实就是咱们的头发经过特殊加工后的产物。老祖宗用这玩意儿治病救人上千年,效果还特别神奇,快跟我
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回应 - 天天要闻

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回应

央广网福州5月7日消息(记者张子剑)5月7日,针对网友反映的“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两位妇科医生论文中出现多位男性妇科病患者”一事,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发布“情况说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情况说明”(截图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网站)福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