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喝点粥养养;
天冷了,喝点粥暖和暖和;
养病期,吃软烂的粥好消化;
懒得做饭,煮点粥对付一顿……
总之,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各种各样的粥在大家的日常膳食中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那么,哪些粥建议吃,哪些粥不能吃,大家也得心中有数。像是以下2种粥,千万别多吃!
打死都不能多吃的2种粥,1种易伤胃、1种招惹癌细胞!01白粥白粥给人的印象,无外乎清淡、温软熟烂、好消化,因此常被冠以“养胃”的标签。

图源:壹图网
诚然,白粥尤其是稀粥,为流质食物,淀粉糊化充分,因此并不需要通过咀嚼和胃部蠕动,就能快速进入小肠,为人体所吸收利用,对肠胃的负担比较小。再加上白粥的碳水含量很高,能明显促进胃酸分泌,因此对于胃酸分泌不足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喝粥确实能“养胃”。但是,对于胃酸分泌过多者(如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说,喝粥导致的胃酸分泌增多,会加重病情。

图源:壹图网
更麻烦的是,经常吃白粥这种过于软烂、无需胃部蠕动帮助消化的食物,会让胃变懒,久而久之,人体的消化功能也会减退。此外,白粥还是一种高GI食物,一碗下肚,很容易引起血糖迅速飙升,长久下去糖尿病、肥胖等也容易找上门。值得一提的是,白粥营养成分比较单一,吃着也寡淡,因此不少人吃白粥时喜欢配上各种开胃小菜。其中最常见的,为各种腌制菜(比如酸豆角、酸萝卜、腌黄瓜等)、腐乳、咸鸭蛋等等。这类食物普遍盐含量超高,且含有大量亚酸硝盐。

图源:壹图网
盐分渗透压高,长期过量食用会直接伤害胃黏膜,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若还不节制,甚至可能会诱发癌变。而亚硝酸盐,本身不致癌,但它与蛋白质分解物反应后,可结合产生亚硝胺类物质。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具有较明确的诱发胃癌的作用。所以综合来看,想靠白粥养胃,很可能养胃不成反伤胃。02烫粥冬天天寒地冻,对很多人来说,喝碗热乎乎、滚烫烫的粥,暖胃又暖心。

图源:壹图网
但有健康常识的读者们都知道,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早就发布过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热饮有致癌风险。”原来,我们的口腔和食管黏膜娇嫩又脆弱,其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能耐受的最高温只在50℃~60℃,超过65℃便会被烫伤。其实,偶尔被烫伤,这些黏膜尚可自行修复。但如果经常吃烫食喝烫饮,黏膜在反复“刺激—损伤—修复”的过程中,会产生越来越多不正常的“异型性”细胞。久而久之,这些细胞很可能会逐渐恶变成癌细胞。

图源:壹图网
研究发现,潮汕地区食管癌高发,就和当地人喜欢喝热茶、吃热粥等习惯有关。因此,建议大家改掉“趁热吃喝”的习惯,等食物、饮品不烫口了再吃喝。说完不能多吃的2种粥,养生君给大家推荐一些适合冬季吃的粥。
冬日粥养正当时,吃这4种最合适如果只喝普普通通的米粥,既寡淡无味,又营养单一。美味不够、营养不足?加些配料来凑!例如,煮粥时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粗粮、杂粮,做成杂粮粥,粗细搭配,营养更互补,养生保健作用翻倍。另外,煮粥时还可以加一些瘦猪肉、瘦牛肉、鸡肉、鱼肉等低脂高蛋白的肉类,以弥补清粥中蛋白质不足的缺陷。

图源:壹图网
①粗粮类白米+燕麦:促排便,调血糖白米+小米:健脾和胃,补虚安眠白米+玉米:健脾开胃,平肝利胆白米+糙米:降低胆固醇,促进胃肠蠕动白米+黑米:滋阴补肾,健脾暖胃,降血脂,调血糖提醒:粗细搭配最好遵循“2/3白米+1/3粗粮”的比例,否则容易造成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反而导致便秘、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

图源:壹图网
②豆类白米+黄豆:补脾胃,益气血白米+黑豆:益肝补肾,滋阴补血白米+绿豆:增进食欲,降血脂白米+红豆:理气养血,清热,抗疲劳提醒:首选蛋白质含量高、质量也高的黄豆和黑豆;绿豆和红豆含淀粉较多、蛋白质较少,搭配时应控制好量。此外,豆类大多有益气的特点,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腹部感觉胀,所以一次不能吃太多。

图源:壹图网
③薯类白米+山药:补肾,补肺,兼补脾胃白米+红薯:助排便,补虚乏,健脾胃提醒:薯类吃多了容易胀气、打嗝、吐酸水、爱放屁,因此要控制食用量。
④肉类白米+瘦猪肉/瘦牛肉:补铁,改善缺铁性贫血白米+鸡肉: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填精白米+鱼肉:补虚劳,健脾胃,益气力提醒:粥快煮熟时,还可以加点绿叶菜碎,如芹菜叶、枸杞叶、菠菜等,这样既能为粥增色增味,又能刺激食欲,补充维生素。
据健康全说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