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丨从“被种草”到“求合作” 中国肝脏微创培训如何征服多国外科精英

2025年04月10日21:53:07 健康 1842

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魏冯 韦维 摄影报道

4月9日,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简称“华西医院”)承办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肝脏微创技术培训项目学员参访成都前沿医学中心,深入其公共科研平台及多学科交叉实验室。该中心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材料等前沿技术,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肝脏疾病诊疗提供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

C视频丨从“被种草”到“求合作” 中国肝脏微创培训如何征服多国外科精英 - 天天要闻

本次培训班汇聚8国20位外科精英

不少外国学员点赞该中心跨学科协作能力。埃及学员Dr. Elgendi表示:“华西医院对科研资源的整合能力令人震撼,无论是技术研发效率还是临床转化路径,都为我们优化本国医疗创新生态提供重要参考。”英国学员Dr. Faiza说:“中国在医学数智化领域的突破,不仅加速精准诊疗的普及,更启发了我们以技术普惠破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

当日也是培训项目有序推进的第10天,此前华西医院普外科团队连续9天开展高难度肝脏微创手术直播,项目特邀新加坡国立大学Dr. Alfred Kow Wei Chieh教授及利物浦大学医院Dr. Rafael Díaz-Nieto在手术直播后为学员开设专题课程,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东西方微创技术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引发学员热烈讨论。华西医院肝脏数智转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张霆告诉记者,培训既是同行的业务交流和前沿探讨,也为推进国家及区域间医疗领域合作提供了平台,“新加坡专家就希望在肝胆菌群对疾病影响方面与中方开展合作。”

C视频丨从“被种草”到“求合作” 中国肝脏微创培训如何征服多国外科精英 - 天天要闻

学员们进行讨论

培训项目特设的腹腔镜模拟训练中心与机器人手术操作舱成为学员实践热点。通过“手把手”教学与个性化指导,学员在仿真环境中快速掌握关键操作技巧。9日,项目学员、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医疗中心主治医师Lee Yeong Sing被培训班腹腔镜模拟器训练环节中的一款手术机器 “种草”,其精准性和操作便捷性远超预期,她计划回国后向马来西亚医疗界推荐引进,以提升当地肝胆手术的微创化水平。

C视频丨从“被种草”到“求合作” 中国肝脏微创培训如何征服多国外科精英 - 天天要闻

Lee Yeong Sing接受采访

智利学员Dr. Fawaz则对术中实时超声导航技术印象深刻:“中国团队将影像技术与微创手术完美结合的经验,为我们突破临床瓶颈提供新思路。”泰国学员Krit Rattanarak表示,中国医生提出的手术方案、对相关疾病的看法让他耳目一新,回国后会通过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推动医院技术更新。

C视频丨从“被种草”到“求合作” 中国肝脏微创培训如何征服多国外科精英 - 天天要闻

学员们正在听课

本次培训班汇聚智利、埃及、马来西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英国、泰国、匈牙利8个国家20位外科精英,邀请英国、意大利、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五国顶尖外科教授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与手术示范,通过前沿技术培训、多学科研讨与中国文化体验,搭建起国际医学合作的桥梁,助力全球肝脏外科微创技术发展。

项目负责人、华西医院副院长吴泓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标准化培训体系,将中国微创技术的规范化流程推广至更多国家,助力医疗水平均质化发展。项目结束后,华西医院将与马来西亚、泰国、智利等国家医疗机构签署长期合作备忘录,在远程会诊、科研攻关与人才联合培养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 天天要闻

24款!4月首家过评品种大盘点

医药圈的4月,迎来一波首家过评药品的“小高潮”,这些药品不仅突破技术壁垒,更有望改写市场格局。根据摩熵医药数据库,本月倍特药业、福元医药、立方制药等22家企业的24款药品(按批文号计)首家过评,共23个品种。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 天天要闻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学家发现,修复失衡肠道菌群,比起粪菌移植,多吃膳食纤维或更关键丨科学大发现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肠道微生物已经成为我们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肠菌对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的参与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此也有很多针对肠菌的干预疗法出现,例如粪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过粪菌移植来恢复平衡的肠菌组成,首先需要目标菌群能够定植,而这又受到饮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在《自然》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