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2025年04月11日09:42:05 健康 1081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胃病并非一蹴而就,不是一顿饭吃出来的,同样,其康复也非一日之功。

它是“混出来”的,日积月累,生活里一个个不起眼的动作,饭前、饭后、半夜、清早,总有那么几个小细节在悄悄给胃添堵。

吃错东西大家都能想到,但有些人折腾了半辈子胃药都吃了,结果胃还没好,就是因为饭前这几个坏习惯一直没改。

特别是本来就肠胃不好的人,饭吃得再讲究,要是饭前老踩雷,胃也不会真给好脸色看。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有一件极易被忽视之事,那便是饭前空腹饮浓茶。

很多人觉得早上来杯茶,清口、提神、通肠道,喝了十几年也没出啥事。可真说胃病找上门来,这事就成了导火索。

浓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多,空腹饮用时,它们就如同径直冲向胃黏膜“战场”的“士兵”。

本来就没啥防护的胃壁,忽然来了强刺激,胃酸马上就得响应,泌一波酸来“中和”。

结果是,胃酸浓度一下升高,胃黏膜受到腐蚀,刺激性增强,胃炎、胃溃疡的几率就跟着上来了。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北京协和医院的一项临床追踪发现,早上空腹喝浓茶者中,胃炎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出34%。

特别是那些喜欢喝绿茶、普洱的人,茶性偏寒,加上空腹时胃已经“空转”,喝下去就跟冰水泼火一样,胃火一下灭了,人是清醒了,胃却受了伤。

那种没胃口、恶心、反酸,其实很多时候就是茶“闹的”。

还有一种常见但特别坑人的是饭前抽烟。抽烟对身体有害这个人人知道,但很多人就是改不掉早上起来抽一根,饭前抽一根的习惯。

有些人还自我安慰,说抽烟能提神、帮助排便。问题在于,烟中的尼古丁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并且致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正常情况下胃酸应安分地待在胃里,如此一来却能反流而上,灼烧食管。

就算你吃饭之前不觉得难受,一两小时后你会发现自己开始泛酸、烧心,这就是胃酸反流的典型表现。

更夸张的是,烟还会降低胃黏膜的自我修复能力。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做过一个实验,发现长期饭前抽烟的人群,胃上皮细胞修复速度比不抽烟者慢了接近48%。

这意味着,即使胃黏膜被伤了,也很难快速恢复,一直处在“修不好”的状态,最后就是慢性胃病甚至癌前病变。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这种慢性伤害是很多人忽视的,不是抽一根就出事,但抽十年,一定有账。

还有人爱饭前运动,特别是早上不吃早餐就跑步、跳操,想着减肥、提高代谢,这种做法对肠胃是特别不友好的。

空腹状态下运动,体内血糖水平较低,运动时肌肉对血液的需求会增加,大量血液被调配到四肢,肠胃这一块的血流量会减少。

胃要工作,是需要充足血液支持的,结果被“断供”了,胃黏膜得不到营养,胃液分泌也会紊乱。

特别是那些中老年人,空腹剧烈运动还容易造成胃肠道缺血性损伤,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不畅。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研究曾指出,空腹高强度运动和胃功能紊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你以为是在健身,实际上是在“挖胃的坑”。轻度运动可以有,比如散步,但一旦是快走、慢跑甚至力量训练,这些都不适合饭前空腹搞。

更冷门但更危险的一个坏习惯,是饭前情绪波动。这事很多人不信,觉得情绪和吃饭没关系。

实际上,情绪是能“关掉”胃功能的。人在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系统活跃,副交感神经被压制。

而恰恰是副交感神经主导着消化过程。也就是说,你要是刚刚跟人吵完架、心烦意乱、情绪失控,这时候去吃饭,胃根本不打算“干活”。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食物下去了,胃动力不足,蠕动差,胃酸分泌也不匹配,最终就是吃了反胃、消化不良、胀气。

更有甚者,这种状态还容易引发胃痉挛、胃痛,很多人以为是吃坏了,其实是“心情吃坏了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发表过一篇报告,指出70%的功能性胃病患者在发作前都有较大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紧张是胃病的隐性杀手。

有人会问,那情绪这个东西怎么管?说白了,吃饭前10分钟保持安静,别讨论工作、别吵架、别看手机新闻、别刷剧,给大脑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就是胃的“启动按钮”。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你安静了,胃才愿意工作。不少老中医讲“静气养胃”,讲的就是这个理。

可惜现代人没耐心,连吃饭都想“边看边吃”,结果不是嘴巴喂得快,胃也接得快,胃不想接就出问题了。

肠胃病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拖出来,一口口被吃坏了,一天天被忽视积累的。

大多数人到了胃痛、反酸、腹胀,才想着看医生,但其实早在饭前的每一个动作里,身体就已经被埋下了“病根”。

不是你吃错饭,是你吃饭前做错了事。胃不是用来硬扛的,它是最怕忽视、最怕刺激、最怕情绪波动的器官。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为什么有些人饭前做这些事没感觉,而另一些人胃就特别容易“闹情绪”?是体质差异,还是另有原因?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陈曦,张迎泉.泰安市胃病患者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25

肠胃病患者警惕!饭前要禁止的4个坏习惯,改掉了受益终生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 天天要闻

【有医说医】第27个世界哮喘日:我国患者超4500万人,有病还能运动吗?

“每次发作时,感觉我就像是一条被捞出水的鱼,又像被吸进外太空,空气稀薄,控制不了一点。”这是哮喘患者在网络分享的自嘲留言,诙谐中透着无奈,也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哮喘并非小病,而是一种随时可能打乱生活节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国各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加之气候温差频繁变化,通常被视为哮喘急性发作...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闻

《黄帝内经》空腹睡觉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现代人睡前刷手机、吃夜宵已成习惯,但2300年前的《黄帝内经》却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张"空腹而眠"。古人这种反常识的养生法,如今被科学证实:适当饥饿感能让睡眠质量翻倍!今天我们就来破解这个"饿着睡更香"的千古谜题。 一、《黄帝内经》到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 天天要闻

刚睡醒还累?身体在给你发“信号”啦!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觉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后还是感觉浑身疲惫,就像没睡过一样。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来唠唠,为啥刚睡醒身体却还是很累。 在古代,人们就很重视睡眠,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强调了合理作息对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 天天要闻

带状疱疹引发“世界第一痛”,甘肃老人坐飞机来汉接受微创除痛

极目新闻通讯员 张梦石 谯玲玲 钟亚春76岁的吴奶奶近日从甘肃兰州坐飞机来到湖北武汉,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经痛的治疗。5月6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疼痛科病房内,老人术后疼痛大为缓解,即将出院的她拉着医护的手道别。老人拉着医护的手表示感谢 通讯员 代雨朦 摄吴奶奶家住甘肃省兰州市,育有一儿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 天天要闻

手脚一旦出现这4种异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尽早检查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生活习惯对血管的毁灭性伤害,不知不觉中,血管就悄悄“报废”了。那么,哪些习惯会加速血管的“报废”?出现哪些异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来看 年轻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报废 ■高糖饮食每天奶茶甜点不离口,熬夜还要吃夜宵,这些习惯会不断腐蚀血管内皮,让血管壁“坑坑洼洼”。■高...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 天天要闻

《中国医药指南》:深表歉意,辞退涉事编辑

【来源:新闻晨报】此前被媒体报道的 多篇妇科论文及文献中出现“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两篇涉及文献均发表在《中国医药指南》期刊,如宫颈癌、高危产妇等论文中出现多个男性病例。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 天天要闻

立夏后,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养心”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代谢变快,负担加重的心脏更需要保护。中医五行学说里,夏季对应“火”,而人体五脏的心也属“火”,因此,传统医学提倡夏季“养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立夏要“养心”的原因,并推荐几个日常方法。受访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为什么要“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