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很少与患者‘面对面’接触,但在显微镜下,我们看到了太多家庭的悲欢离合,见证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当子女拿到父母的病理报告,得知是恶性肿瘤,失声痛哭;当妻子得知丈夫是良性肿瘤,喜极而泣……
形形色色的病理报告,让我们深深体会到病魔的无情,也更加明白自己工作意义。这是病理科医生的自述。他们是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医学的福尔摩斯”的一群神秘的人。
但是病理结果往往需要等较长时间。等病理!等病理!一份病理报告要3-5个工作日,为什么病理结果这么慢?!
很多人并不了解病理科医生是怎么工作的,他们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今天让岳阳县人民医院带我们一起走进病理科,看看病理科医生是如何以取材刀、切片机、显微镜为“基础武器”工作的。
核对、编号、录入系统
1、标本
当我们接收到样本时,会逐一核对样本大小、送检部位和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检查检验结果等信息,并为样本编上独立的病理号一一录入病理质量控制与信息管理系统。
2、录入系统
剖开固定
接着,需要在福尔马林等“固定液”里面浸泡,小标本1-6小时,大标本6-12小时左右。如果固定不充分,细胞就会自溶。就会十分影响后续病理医师做诊断。我们就老老实实花时间固定吧!
取材、记录
标本固定好后,开始取材,原则上有2人参加,其中1名为记录者。记录者应详细记录取材者的口头描述,同时承担申请单编码、病人姓名、主要病史、术中所见、送检标本的件数等的宣读任务,并把临床对病检的特殊要求告知取材者,对取材者放置小号码进行监督。
脱水、包埋、切片、烤片、染色、封片
病理科医生规范取材后,标本还要经过脱水14小时,包埋、切片(4um厚),烤片,染色(he染色)及最终的病理诊断等多个环节。
制片环节需要经过40余道技术步骤,耗时十几个小时,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切片的清晰度,导致病理医生对细胞的形态观察不清,影响病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我们随时都会更换试剂,调节烤片时间、染色时间及染液温度,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
1、脱水
2、包埋
3、烤片
4、封片
诊断
在显微镜下的诊断过程,完全依赖病理医生的专业经验,任何机器不能取代,对于一些疑难病例,还需要会诊、加做免疫化学、基因检测等,在加做这些检测时,大约还需要3~5个工作日的时间。
病理检查的意义
一、 对于疾病的明确诊断,就是明确“疾病是什么”;
二、 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对病情预后的判断,也就是“该怎么办”。
每一份病理报告绝不是打印出来的轻飘飘的一张纸,每一个环节的一丝不苟,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如果病理诊断出现错误,治疗方向就会发生根本改变。它影响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承载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希望,因此,病理医师们必须慎之又慎。”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岳阳县人民医院 病理科 李海瑛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