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2024年01月05日14:30:48 健康 5769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作者 | 苗晓霞

2023年初,《中国奇谭:小妖怪的夏天》中那只追逐梦想、背井离乡的小猪妖戳中了无数打工人的心窝子;年末,热播剧《故乡,别来无恙》中关于返乡的讨论再次引起广泛共鸣。

在生存压力日渐增强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或发展副业,或返乡创业,他们不再沉迷于远大理想,而是思考996和无休止工作之外更多的可能性,追求实际而稳定的幸福。

01

回到家乡“浪浪山”

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老家安稳度日?这是许多中国人一生求解的问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近两年,“逃离北上广”正在从一句口号变成事实。

麦可思研究发现,近五届在外地求学的应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返乡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8年,本科生返乡就业的比例为43%,到了2022年,这一比例提升到了47%,宏观数据背后,是社会中千千万万的个体。

军哥是一位老北漂,在北京的13年间,做过网管、送过外卖,拮据时甚至在天桥下过夜,亲身体验过大城市的繁华,更感受到了其背后的艰辛。

在大城市打拼的每一个年轻人,都曾怀揣着满腔热血,梦想着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这片繁华的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人深感无奈,高昂的生活成本使年轻人的收入仅仅只能勉强维持生计;沉重的职场压力则使他们身心俱疲,难以为继;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如同一个无情的鞭策者,时刻给人压力和焦虑。

当北漂之旅以失败告终,军哥返回了家乡,着手进行老屋改造。虽然日子变得平淡,但他终于不用再承受紧张与焦虑的煎熬,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家庭的温暖,生活因此变得健康和充实,这是留在大城市很难拥有的体验。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与军哥不同,达达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家人的身边,不仅有时间照料年迈的母亲,还用自媒体的收益为先天聋哑的父亲安装了人工耳蜗。尽管他的生活并未像在大城市闯荡的同学那般充满激情与繁华,但拥有了许多陪伴家人的温馨时光。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在追求梦想的同时,如何平衡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困扰每一个打工人的问题。对于像军哥和达达一样的人来说,回到家乡或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02

故乡不是乌托邦

小县城的慢生活让人心生向往,但返乡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故乡,别来无恙》中,主角团的四个女孩从天南地北回到故乡成都,原本在大城市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似乎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人际关系也同样复杂,老家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有着自己的一套交往规则,这对习惯高效社交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回到家乡,意味着面对另一种鸡零狗碎,这一点,回乡开养殖场的向前深有同感。

2019年,30岁的向前回到了四川老家,此前的30年里,他当过兵,在工地上搬过砖,还在餐厅后厨打过工。而立之年,他转换生活轨迹,决心不再漂泊,回到家乡开个养殖场。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在人们的印象中,养殖场是人间理想圣地,有青山绿水,有可爱的小动物,每天不用挤地铁上班打卡,不用在领导和甲方面前唯唯诺诺,悠哉悠哉自给自足。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些许落差。在创业过程中,向前遭遇了蚊虫的侵扰,黄蜂、蚊子、蜘蛛、蚂蚁无孔不入,让人苦不堪言;夏天山上天气闷热,遇上去年四川大停电,人们热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干农活听着简单,但修缮房屋、耕种土地同样辛劳,经常需要冒着日晒雨淋,弄得满身泥泞;为了生计,向前投身自媒体行业,没有了996、007的束缚,却要自己卷自己,否则视频数据不好收入堪忧......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同样的困境发生在阿园身上。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走过大半个中国,捕捉着各地人物身上的光芒。然而,在镜头背后,阿园也有不少隐忧,他担心在旅途中突然生病,担心错过那些期待已久的光景和瞬间,担心无法捕捉到约定的人物和场景,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遗憾。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故乡不是乌托邦,返乡创业和自由职业也并不能让人“躺平”。其实,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只是一个容器而已,热爱生活的心才是绽放生命之花的肥沃土壤。就像戴锦华教授在谈到“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时提出的观点:逃回小城市生活不一定会变好。唯有找到内心真正在意的和无法舍弃的东西,才能促使自己做出不后悔的决定。

03

短逃离,邂逅精神桃花源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面对这一矛盾,最近流行的“短逃离”成为一种可能的缓冲方式。

短逃离,是现代人在“卷”与“躺平”之间所做的一种折中选择,逃离既定的日复一日,给自己一个浓缩的、尽兴的、只属于自己的放松瞬间。逃离的目的地近到所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远到跨城跨省的某个郊区,只要与日常的机械重复完全分离,就有可能在短暂的出逃中重拾生活的热情。

2023年末,家伟买下了朋友闲置的庄园,成为一名农场主,专为正在经历生活压力的年轻人提供短逃离的精神桃花源。而就在一年前,他还和千千万万打工人一样,为生计奔波。一切改变源于年初一次生病的经历。

家伟曾是一名设计师,常年的熬夜加班让身体形成病灶,不得不经历手术。住院的那段日子里,他意外地发现,居然只有在病床上,他才能静下心来,去做那些平日里忽视的小事——安安静静地翻阅一本书、认真地洗漱、吃饭时不再分心看手机、按时作息。他思考了一个从来没注意到的问题: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答案一定不是为了碎银几两而疲于奔命,而是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拥有强健体魄和健康的精神状态。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自己经历过风雨,更愿意为大家撑把伞。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之后,家伟决心为更多年轻人提供一隅治愈心灵的地方,让那些向往桃花源却暂时无法逃离大城市的人们,也能体验慢生活,从大自然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04

卷什么都不如卷健康

如今,军哥的老屋已经改造完成,迎接他的是崭新的生活篇章;达达的父亲逐渐适应了人工耳蜗,慢慢地可以和大家一样聆听这个世界的美妙声音;向前的农场里来了一位叫马蜂哥的大叔,总是乐呵呵的,爽朗的笑声给农场注入了勃勃生机;阿园开始学着接纳旅途的种种遗憾,只要尽力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就好,遗憾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家伟的庄园还在修缮中,待到明年春暖花开,定会成为大家放牧心灵的绝佳去处......

通过他们,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当代年轻人的缩影。

在过去的三年中,全球范围内的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重新审视生活、健康和价值观的转折点。

曾几何时,过度劳累和透支健康的状况成为了一种“流行病”,年轻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首当其冲。

而回顾2023年,“脆皮大学生反脆皮”“防猝死套餐”等话题爆火;山野露营、gap year成为大家向往的生活方式;“松弛感”“反精神内耗”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热词;同时,《2023抖音健康生活新范式白皮书》也显示,最近几年,中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有大幅增长,“养生”“健康科普”“健身运动”等话题被更多人广泛关注。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以前,最让人羡慕的朋友圈是某某又买了新车,某某又乔迁新居,而如今,甩出一张没有异常指标的体检报告单,足以秒杀任何炫耀。

种种趋势都反映了年轻人生活态度的转变:卷什么都不如卷健康。当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时,不难发现,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并非金银财宝,而是内心的自洽和身体的健康,正如中国劲酒所倡导的那样,始终将健康放在生活的首位。

曾经,那句深入人心的“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广告词,让中国劲酒在中年人群中一炮而红。而今年,“劲酒好不好,先看配料表”在年轻人的社交圈兴起。含有当归、山药、枸杞子的中医药配方,让劲酒在当今热衷朋克养生的年轻人中找到了精神共鸣。凭借着一首魔性《武家坡》bgm,搭配上一句“中国人自己的威士忌”,劲酒迅速吸引年轻人注意,甚至成为一种社交新方式。

如今,“中国人自己的威士忌”不仅在营销话题上抢占了营销声量,还通过搭配可乐、雪碧、旺仔等花式调饮方式,丰富混饮口感。从心智到味道,都吊足“朋克养生”的年轻人的胃口。因此,劲酒顺理成章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荣登新一代养生佳品之列。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年关将近,春节的氛围逐渐浓厚,又到了礼尚往来的高频时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一堂,举杯畅饮,将健康幸福传递给大家,便是当下最美好的祝愿。

生活变化无常,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无论生活在哪里,做什么工作,健康的身心都是我们可以掌控的“确定性”,更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新的一年,与中国劲酒一起,守护身心健康,迎接稳稳的幸福。

2024:从努力向上到祈愿健康 - 天天要闻

- end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作者 | 苗晓霞

编辑 | 邹迪阳

统筹 | 孙   梅

排版 | 静   山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第一批混进老年徒步团的人,已经进骨科了 - 天天要闻

第一批混进老年徒步团的人,已经进骨科了

文/格子编辑/凯斯作为一个今年刚爱上徒步的新人,办公室的小K最常被劝诫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不要轻易尝试老年徒步团。”一开始,小K以为是大爷大妈的徒步团,碍于年龄而过于养生,血气方刚的自己若是参与其中,根本就“拉不开栓”。然而,在真的和一群比自己大三四十岁的长辈去了一趟京郊后,小K才惊恐地意识到,事...
23年,32岁女士长期吃逍遥丸,养肝疏肝淡斑,3个月后咋样了 - 天天要闻

23年,32岁女士长期吃逍遥丸,养肝疏肝淡斑,3个月后咋样了

32岁的艾女士平时在一家小型的服装店里当店员,她性格开朗,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平时很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毕竟一个服装店的店员如果有点邋遢的话,肯定是不大好的,所以在出门上班前,在家的时候艾女士就会先化好妆,然后搭配一下自己的衣服。
立夏要吃“立夏蛋”,连吃15天,把肾气补回来! - 天天要闻

立夏要吃“立夏蛋”,连吃15天,把肾气补回来!

前天提醒宝子们立夏了要开始喝姜枣茶 ,有位粉丝留言“除了姜枣茶,立夏蛋也要吃起来”。是的!立夏蛋(也就是核桃煮鸡蛋)可以帮助我们固摄肾气,正适合这个节气所需要。很多人一到夏天身体就感觉特别虚,为什么?就是因为身体损耗的阳气,跟不上“夏长”的
常宁市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 天天要闻

常宁市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来源:衡阳新闻网_热点关注】 衡阳新闻网讯 通讯员吕荣婷 徐琼玉 魏东东报道 为进一步规范医药供应企业营销行为,强化重点岗位人员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文明的医药购销环境,推动“清廉医院”建设,近日,常宁市人民医院组织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 强化纪律红线 共筑廉洁购销“防...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 天天要闻

为何人最终都会死亡呢?医生从血管的角度来讲,答案很简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不时会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们中,有些正经历着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与身体的“不听话”作斗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带来了心理上的沉重负担。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 天天要闻

大便是肠胃的镜子,出现这3种大便,赶紧调调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变的生活节奏中,许多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肠胃不适的困扰。或是经常腹泻,影响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缠身,让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胀、消化不良,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活质量。有时候,我们会去医院做个检查,医生说“注意饮食,调整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 天天要闻

让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举办

2025年5月6日是第27个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题为“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为提升公众对哮喘防治的认知水平,由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岛实验室指导,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护肺健康 畅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动,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院士、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