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营养状况
为了评估居民碘营养状况,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 和全球碘营养联盟 (IGN) 推荐 4 种碘营养评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4种方法均为地区碘营养的评估方法,而不适用于个人。
1、尿碘浓度 是目前常用的人群碘营养的评估指标,采用平均尿碘中位数。2018年《中国居民补碘指南》给出了基于尿碘中位数的人群碘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儿童、普通人群尿碘中位数在100~199μg/L为适宜碘营养状态。
2、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 甲状腺球蛋白是被认为是评价儿童和成人群体碘营养的敏感指标,尤其是碘缺乏,但不太适用于个体碘营养状态的评价。在轻度碘缺乏下,Tg 是比TSH、T4和T3 更敏感的指标。相对于一次性随机尿碘而言,Tg则更稳定。此外,甲状腺球蛋白是反映 6~24月婴儿碘摄入的敏感指标,其与碘摄入量呈U型关系。
3、甲状腺体积 通过触诊和甲状腺超声方法检测,是反映碘营养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经典指标,反映长期碘营养的指标,存在主观性。
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反映碘营养对甲状腺功能影响的指标,碘营养的不敏感指标,新生儿的应用存在争议。
碘营养检测方法
近年来,基于对个体碘营养的精准评价的高要求,对个体碘营养评价的指标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更新了不同指标对碘营养评价的应用情况,旨在找到个体碘营养评价的最佳指标组合。
5、唾液碘 唾液碘浓度是近年来个体碘营养评价的良好指标,其变异性明显低于尿碘浓度和尿碘排泄量。研究发现利用晚饭后的唾液碘评价个体碘营养效能优于随机尿碘和24 h尿碘排泄,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中,推荐采集下午两点以后的唾液碘样本。
6、血清碘 血清碘浓度作为碘营养评价的指标,可用于诊断甲状腺疾病,并被认为是评估甲状腺生物可利用碘的最准确和可靠的生物标志,血清碘浓度过低时,碘缺乏和甲减的患病风险增加;血清碘浓度过高时,碘过量和甲状腺毒症的患病风险增加,血清碘高于100μg/L被认为是甲状腺疾病的危险因素。
7、膳食碘摄入量 膳食碘摄入量是评价个体碘摄入量的最直接指标。目前很多研究采用了碘专用膳食频率问卷来评估个体膳食碘摄入量水平。然而,由于食物碘的分布特征、个体饮食习惯以及膳食摄入频率和估计膳食摄入量都是影响碘专用膳食频率问卷调查信效度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膳食碘摄入量评价的准确性,不同地区需要根据当地居民饮食习惯和食物碘含量来设计地区特异性碘膳食频率问卷,同时不同人群也需要根据各自的饮食特点和习惯对问卷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1、陈雯,郭文星,张万起. 膳食碘参考摄入量修订进展[J].营养学报,2022,(4):316-320 2、单忠艳.中国居民补碘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39( 4) : 347-350.